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椰子油有毒嗎?這種//毒//,母乳裡也有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隻做資訊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本文編輯時間10個小時,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

最近,在YouTube上有一個影片火了,自7月10日上傳以來,累積點擊量已高達100萬之多,而且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瘋狂傳播。

這是一段長達50分鐘的演講,主講人名叫Karin Michels,是哈佛大學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Karin Michels演講影片截圖,來自YouTube

不過,我打開影片後,我想看看大家的態度和真實反饋,拉到底部找評論,卻發現評論區被關閉,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在影片中,她大肆抨擊椰子油,並警告說:椰子油是毒藥,它是可以吃的最糟糕的食物之一。

她如此詆毀椰子油的原因竟然是:椰子油含有太多的飽和脂肪,和豬油、黃油是一樣一樣滴。

相關閱讀BBC:豬油是10大最營養的食物之一

她聲稱椰子油有毒,就是說飽和脂肪是毒,其實這種『毒』,人類的母乳中就非常豐富,在母乳中,除了水,還有4.4%的脂肪,這些脂肪中,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飽和脂肪。

如果她說椰子油有毒,那麼母乳也是有毒的,不知道這個教授從小有沒有喝毒?

我知道,在傳統的教科書上,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有緊密聯繫,然而,最新的很多研究發現,這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係。

飽和脂肪真是慘,背了這麼多年鍋,到了21世紀的今天,即便有大量科學研究(文後半段有海量相關鏈接)已經發現它不是導致心臟病的「真兇」,沒想到,今天依然有「專家」堅持不懈的把鍋甩給它。

如果你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跟著一起來回顧一下歷史,我把時間推回到20世紀50-60年代吧,沒錯,故事正是在那時候開始的……

糖業協會:誓死保護糖的名聲

上個世紀的50-60年代,科學家們還在進行著一些辯論,對於到底是糖,還是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誘發心血管堵塞,導致心臟病,這個一直沒有定論,甚至有科學家在研究低糖飲食對人的好處。

這對於成立於1943年的糖研究基金會(SRF)(後稱糖業協會)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

畢竟,如果糖被發現不好的話,就意味著海量的鈔票要從他們口袋裡溜走了,這可不行,錢必須要賺!

於是,糖業協會開始在內部探討: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得,打消大家對糖的顧慮?他們想了一個絕招,也是這一招,害死了無數人。

當時爭議的焦點是:糖有害,還是脂肪有害?

他們的絕招就是:


想盡一切辦法,讓脂肪背黑鍋

跟著這個思路,糖業協會真是煞費苦心,想出了各種對策:

對策一:給哈佛科學家塞錢,用「假科學」誣陷脂肪

這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哈佛科學家收了糖業協會的5萬美金,騙了人類幾十年。

糖業協會很聰明,想要為糖「正名」,那首先得擁抱「科學」啊,如果讓科學家站在自己這一邊,寫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文章,必定事半功倍。

那找什麼樣的科學家合適呢?當然是名校裡的,比如哈佛大學,文章發在哪裡更權威呢?當然是最負盛名的頂級科學雜誌上,比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1965年,糖業協會的高管John Hickson寫信聯繫了哈佛研究人員,想要讓他們幫忙寫一篇高級「科學」軟文,證明糖是安全且健康的,而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才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糖業協會給這些科學家支付了6500美元(相當於2016年的5萬美金)

於是,在1967年8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由哈佛著名營養學教授Dr. Hegsted(後來擔任美國農業部的營養負責人,並與1977年,參與起草了美國聯邦政府膳食指南)主導的評論文章,文中一再弱化糖的危害性,把矛頭引向了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由於當時的研究並不用標明資助人,所以幾乎沒人知道這篇科學文章是由糖業協會參與「炮製」的。

直到50多年後的2016年,著名雜誌JAMA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糖業與冠心病研究-內部產業文獻的歷史分析》的文章,才公布了糖業協會「賄賂」科學家的驚天大秘密。

文章作者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的CristinKearns博士,是在整理哈佛圖書館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與此相關的秘密信件。

其實,不止此篇文章,糖業協會當時還要求這些科學家,隻審核通過那些有利於製糖業的研究論文。

也就是說,有海量的真實的科研成果,公眾根本沒機會看到,細思極恐有沒有?!

這個報導一出,全球嘩然,各大媒體都在報導這個醜聞,紐約時報說:

1960年,製糖業賄賂哈佛科學家,弱化糖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讓飽和脂肪背黑鍋。

The sugar industry paid scientists in the 1960s to play down the link between sugar and heart disease and promote saturated fat as the culprit instead

而今天,已經2018年了,還有人在如法炮製,繼續攻擊飽和脂肪,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不過,我這裡要給糖業協會的人一個建議,下回記得換一個高校啊,不要找哈佛的人了。

畢竟,總抓著一隻羊薅羊毛,很容易被發現

對策二:詆毀說糖不好的科學家,讓他們沒活路

為了讓脂肪是「兇手」這個概念深入人心,糖業協會還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擊或者清除異己」,於是,就有人遭殃了。

前面提到,在20世紀50、60年代,關於糖和脂肪誰有問題這件事,科學界是一直在辯論。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名叫John Yudkin,他一再指出: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可能不是造成心臟病、肥胖和糖尿病增加的原因,真正有問題的是糖。

而且他還為此,寫了一本名叫《純凈、白色,且致命》(Pure, White and Deadly)的書,警告世人不要過多攝入糖類。

John Yudkin和他的著作《純凈、白色和致命》

顯然,他的觀點觸到了糖業協會敏感的神經,隨之而來的便是瘋狂的報復和打壓,他的名聲被摧毀,職業生涯甚至毀於一旦,而且,他的書也差點絕版。

值得一提的是,這期間攻擊JohnYudkin最兇猛的人,正是進行著名的「七國研究」,提出脂肪是導致心臟病元兇的研究人員Ancel Keyes(糖業協會也沒少給他錢)

強行科普Ancel Keyes的「七國研究」

他於2014年去世,現在已經臭名昭著,當年進行的所謂「七國研究」,不過是從22個國家的飲食數據裡面,挑選出了符合自己假想的7個國家(其他國家的數據莫名被他隱藏,玩得好一手瞞天過海)。

本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堅定想法,他隨後告訴世人:這場大型研究顯示糖無害,脂肪是心臟病的元兇,讓全世界自此恐懼脂肪。

對策三:打廣告,告訴大家糖是好東西

找到科學家為自己發聲,打壓說糖不好的科學家,接下來,就要極力打廣告,粉飾自己咯。

分享幾個20世紀70年代,關於糖的廣告海報給大家(前方高能預警,可能會毀你三觀)

此海報告訴閱聽人:糖會抑製你的食慾,增加飽腹感,Really??????

這個海報說:糖可以讓人精力充沛,還能減退食慾,are you kidding me?!

不止對成人,孩子也是主要消費群體,所以廣告也必須努力營造一種氛圍,即「糖是孩子們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糖是良好的天然甜味劑,糖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健康益處(你們的良心不會痛麽?)

腐敗的研究人員、歪曲的科學文獻、信口雌黃的各類廣告,成功幫助糖業協會,把糖「洗白白」,將大家的攻擊力轉向了脂肪。

於是,營養學界就這樣,被帶跑偏了50年之久,而遭受到負面影響最大的,也是人類自己。


超市3/4的食物都是高糖低脂

隨著脂肪被誣陷,那標榜著「健康」的低脂飲食,開始大行其道。

首先是,低脂高碳水的膳食指南被發布,並且成為指導人們飲食結構的金規玉律。

低脂膳食指南,圖片來自health

緊接著,食品生產商也開始生產大量符合「標準」的食物,直到今天,當你走進超市,也會發現,高達3/4的食物,都是高糖低脂的。

可是,50多年過去了,人們的健康狀況怎麼樣呢?給大家看看美國一路飆升的肥胖率。

伴隨著肥胖率的飛漲,同樣急劇增長的還有糖尿病、心臟病等各種慢性疾病。

很多人開始思考了,為什麼這麼多年的所謂「健康」飲食,不但沒有把人類吃得更健康,反而導致的疾病越來越多了?

直到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研究,才逐漸顯示糖的危害,也同時,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給飽和脂肪洗刷冤屈。

關於糖的危害請閱讀這種毒品,90%的食品都有,為什麼沒人敢禁……


飽和脂肪是被冤枉的

一個認知上改變的標誌事情就是,美國《時代》TIME 雜誌,從1961年在封面上印上Ancel Keyes,表示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會堵塞動脈並導致心臟病。

到後來為膽固醇「平反」,再到後來的2014年,強調大家對飽和脂肪的看法一直以來都在被誤導。

真相終於被公之於眾,而真相的來源,是由扎紮實實的科學數據做支撐的,舉2個例子:

2017年柳葉刀上發布的研究發現,飽和脂肪和中風是反相關的

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和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總脂肪和部分脂肪,能降低總因死亡率,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沒有關係,飽和脂肪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最後最重要的一句話,考慮到這些研究結果,全球的膳食指南,恐怕需要重新考慮定製標準了。

護士健康研究

「護士健康研究」是有史以來,運行時間最長,而且規模最大的健康研究之一,研究人員隨訪了8萬名護士,數據跟蹤達20年之久。

結果發現:

飽和脂肪攝入量,和心臟病風險之間,沒有關聯。

而當人們吃大量澱粉,或者含糖食物時,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一倍.

There is no correlationwhatsoeverbetweenconsumption of saturated fat and risk of heart disease.

When individuals eat lots of starchyorsugary foods it doubl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就在2018年,BBC做了一個健康飲食調查,發現豬油是最健康是食物之一,而豬油等動物脂肪,是一直被傳統營養學誣陷,打擊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飽和脂肪含量高。

總體而言,沒有明確的證據直接表明:飽和脂肪會導致心臟病,或者減少飽和脂肪會導致心臟病減少,更有其他已經發表的研究,對此觀點,提出了壓倒性的異議。

當然,不只是這兩個研究,還有太多太多的研究,有關飽和脂肪的文章,我寫過太多太多,我都不想寫了。


關鍵的瘦龍說

了解完這段歷史,再回到文章初始,哈佛教授Karin Michels對椰子油(飽和脂肪為主)的炮轟,其背後的原因,我們可以想像啦。

這樣的言論,其實在國外也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國外網友說:這教授是不是想紅想瘋了?

去年,美國心臟病協會(AHA)也詆毀椰子油,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揭了AHA的老底,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其實,關於椰子油,它不止是飽和脂肪,更含有易於被人體代謝的中鏈脂肪酸,還有能抗擊病菌,提高免疫力對的月桂酸。

椰子油不僅僅是好的脂肪,還可以幫助減肥,MCT能快速消化,進入生酮狀態,還可以護膚,護髮,消炎。

椰子油的好處,我這裡就不多說了,我之前也專門寫過椰子油的科普文章。

看完之後,你還相信椰子油有毒嗎?如果飽和脂肪有毒,那些隻吃肉的動物,早就被毒死了,我們人類的祖先,也會被毒死,因為他們吃大量的動物脂肪。

如果非要說椰子有什麼危害的話,那就是那你走路的時候,要盡量避開掛著椰子的椰子樹,因為萬一不小心掉下來,可能會砸到頭,造成中樞神經損傷。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