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於治療小兒腹瀉的十種中成藥,辯證使用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小兒腹瀉又稱小兒腸炎或消化不良,以腹瀉為主要表現。小兒腹瀉病為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患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小兒腹瀉病如能確定其病因為某種特異性細菌或病毒感染,可稱之為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如不能確定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由其他原因引起者,統稱小兒腹瀉,本病多見於夏秋季節。

中醫證型主要分為傷食、寒濕、濕熱、脾虛、脾腎陽虛型等證。實證為感受外邪,主要有傷食、寒濕、濕熱腹瀉,虛證主要為脾虛和脾腎陽虛。治療小兒腹瀉的中成藥很多,可辯證選用健脾、解表散寒、化積消食、清濕熱、固腸的中藥,以下逸仙藥師介紹十種用於小兒腹瀉的中成藥,供大家參考。

傷食腹瀉:證見腹痛腹瀉、腸鳴,大便臭穢,瀉後痛減,噯腐酸臭,不思飲食;或瀉而不暢,大便常雜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悶,噯腐惡食,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治宜消食化積,和中止瀉。可選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小兒復方雞內金咀嚼片、小兒消食顆粒、大山楂顆粒、山楂麥曲顆粒、四磨湯口服液等。

1、保和丸:由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麥芽組成。消食,導滯,和胃。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2、山楂麥曲顆粒:由山楂、麥芽、黔曲組成。開胃消食。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

寒濕腹瀉:證見瀉下清稀,如水樣,色淡臭氣輕,腹痛腸鳴,脘悶納少,畏寒,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苔白或白膩,脈浮緩,治宜解表散寒,芳化濕濁,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保濟口服液、六合定中丸等。

3、藿香正氣口服液:由蒼朮、陳皮、厚樸(薑製)、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組成。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4、保濟口服液:由鉤藤、薄荷、蒺藜、白芷、木香、廣東神曲、菊花、廣藿香、蒼朮、茯苓、厚樸、化橘紅、天花粉、薏苡仁、葛根、稻芽組成。解表,祛濕,和中。用於腹痛吐瀉,噎食噯酸,噁心嘔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舟車暈浪,四時感冒,發熱頭痛。

濕熱腹瀉:證見腹痛即瀉,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治宜清熱利濕,可選用腸炎寧片、葛根芩連口服液、五味香連丸、香連片等。

5、腸炎寧片:由地錦草、金毛耳草、樟樹根、香薷、楓香樹葉組成。清熱利濕,行氣。用於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症見大便泄瀉、腹痛腹脹;急慢性胃腸炎、腹瀉,小兒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6、葛根芩連口服液:由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組成。解肌,清熱,止瀉。用於泄瀉腹痛,便黃而粘,肛門灼熱。

脾虛腹瀉:證見大便時泄時止,便稀水谷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食少體倦,脘腹脹滿,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治宜健脾益氣,溫中止瀉,可選用嬰兒健脾顆粒、補脾益腸丸、參苓白朮散、啟脾丸、小健中顆粒,四君子合劑、丁桂兒臍貼等。

7、參苓白朮散:由人蔘、茯苓、白朮(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組成。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8、啟脾丸:由人蔘、白朮(炒)、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炒)、澤瀉組成。健脾和胃。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脾腎陽虛腹瀉:證見久瀉不止,食少腹脹,臍下隱痛,腸鳴而瀉,瀉後則安,完谷不化,形寒畏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治宜溫腎健脾,固澀止泄,可選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固本益腸片等。

9、四神丸:由肉豆蔻(煨)、補骨脂(鹽炒)、五味子(醋製)、吳茱萸(製)、大棗(去核)組成。溫腎散寒,澀腸止瀉。用於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症見腸鳴腹脹、五更溏瀉、食少不化、久瀉不止、 面黃肢冷。

10、固本益腸片:由黨參、炒白朮、補骨脂、麩炒山藥、黃芪、炮薑、酒當歸、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煨赤石酯、兒茶、炙甘草組成。健脾溫腎、澀腸止瀉。用於脾腎陽虛所致的泄瀉,症見腹痛綿綿、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脹、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慢性腸炎見上述證侯者。濕熱下痢者不宜。

需要注意的是: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不適用於急性腸道傳染病之劇烈噁心、嘔吐、水瀉不止。服藥後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者,應及時就醫。如小兒輕、中度脫水應考慮補充口服補液鹽Ⅲ,重度脫水或嚴重腹瀉應以靜脈補液為主,直至腹瀉停止。

我是中醫老劉,個人微信:zy66weixin,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