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味補脾益腎湯,竟用於治這病!

患上慢性腸炎的人,常常遭受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的困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尤其顯著。實在令人煩躁。怎麼辦?

以炒山藥、焦白朮等配伍而成的補脾益腎湯,來自《華佗神方治百病》,可治慢性腸炎。

用方:炒山藥30克,焦白朮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菟絲子15克,補骨脂15克,焦山楂10克,肉桂6克。

製作方法:每日1劑,水煎,分二次服,12劑1療程。

本方的治療,以健脾溫腎,消食止瀉為主。

消食止瀉治腸炎很好理解,為什麼健脾溫腎也可治慢性腸炎?

需健脾溫腎的情況,一般為脾腎陽虛。這種情況多由於體質虛弱而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損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臟等引起。

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或腹瀉,或便秘。脾腎陽虛常見於虛勞、泄瀉、痢疾,以及西醫的慢性腸胃炎、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理清了健脾溫腎與慢性腸炎的關係,再來看此方用藥的道理。

本方以炒山藥用量最大,為主葯。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生津益肺,補脾養胃,補腎澀精的功效。麩炒山藥以補脾健胃,益腎固精為主。用於脾虛泄瀉,久痢,腎虛遺精等。正囊括了本方針對癥狀,是本方最適宜採用的藥材。

國愛堂 清宮茯苓霜純茯苓粉白茯苓塊雲茯苓片茯苓塊土茯苓丁茯苓茶 500g

¥59.00

茯苓、菟絲子、補骨脂,在本方的用量第二,作用為健脾溫腎。為臣葯。

茯苓是多數泄瀉方中的常用藥,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能生津液,開腠理。其性下行,能滋水之源,瀉腎中濁氣,利小便。

故藥性平和,既能健脾滲濕,又可扶正祛邪補腎,有補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點。

補骨脂以種子入葯,苦辛溫燥,歸腎、脾經。

不僅善壯腎陽暖腎臟,更有補脾健胃、溫脾止瀉之功能。可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引起的泄瀉。

菟絲子也是以種子入葯,味甘、溫,歸腎、肝、脾經。

是一味平補腎、肝、脾之良藥,具有補腎健脾養肝之功效。與茯苓等利水健脾葯配伍使用,可以健脾止瀉。

陳皮、焦白朮、焦山楂主理脾胃之氣。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任何疾病,都應始終顧護脾胃功能,即「存有一分胃氣,便有一分生機」。三葯同時還具消食止瀉的功效,為佐葯。

陳皮力緩,溫和不峻,質輕上浮,苦溫燥濕,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葯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防止壅阻,遏製胃脹腹脹。

既能健脾行氣,常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等症。

又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

焦山楂是取凈山楂片放鍋內,炒至表面焦褐色,內部黃褐色而成。氣清香,味酸、微澀。歸脾、胃、肝經。

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效。

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等。

焦白朮為藥材白朮炮製加工後的飲片。

白朮炒用時,微炒稱為炒白朮,炒至黑褐色,稱為焦白朮。

白朮炮製不同功效也不同,炒白朮補氣健脾作用強,焦白朮則偏於健脾止瀉,並防止諸葯苦寒胃氣。

最後要說到用量最少的一味使葯,肉桂。

肉桂,是桂樹的老皮,性沉而入下,入肝腎。《神農本草經》曰:「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利關節,補中益氣。為諸葯先聘通使。」 有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功能,可治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瀉等。

肉桂的功用,與炒山藥的功用遙相呼應,一個跳開場舞,一個唱閉幕歌,經過臣葯佐葯的吹拉彈唱,健脾溫腎,消食止瀉的功效至此達成。

實例驗證:治療38例,痊癒25例,顯效9例,好轉3例。

我們吧

不要錯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