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城商行三季度整體利潤負增長 部分省60天以上逾期納入不良

21世紀經濟報導 辛繼召,葛中華 深圳報導

中國134家城商行,總體淨利潤在第三季度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

11月2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城商行淨利潤2035億元,同比下降0.63%;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4%。

城商行整體不良貸款率已在年中突破2%。截至月末,城商行不良率2.48%,較上年末上升了69BP。

繼90天以上逾期化為不良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監管要求更加嚴格,某中部省份監管要求當地城商行,在2019年底之前,將60天以上逾期納入不良。

今年上半年,部分城商行風險事件,引發中小銀行信用分層,影響迄今未消除。中小銀行在嚴監管、去杠杆、穩增長之間如何把握微妙的平衡,正在考驗整個行業。

不僅如此,城商行利潤罕見負增長,表明城商行整體已很難通過內生提供資本。央行在2019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未來還有4700億永續債等待發行,算上已經發行的4550億,未來永續債體量可能破兆。隨著部分城商行已經拿到監管批文,永續債或將成為中小行補充資本的主要渠道。

繼台州銀行、徽商銀行之後,11月20日,四川銀保監局批複同意瀘州銀行30億元永續債,計入其他一級資本。

第三季度淨利潤負增長

11月2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銀行業告別了雙位數增速;其中,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2%、11%,農商行淨利潤增速也有5%;但是城商行淨利潤增速出現罕見的負數。

2019年第三季度,城商行淨利潤2035億元,同比下降0.63%;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城商行淨利潤分別為775億元、14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85%、3.64%。

然而,今年前三個季度,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的利潤增速在每個季度均保持雙位數以上增速。

例如,2019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六大國有銀行淨利潤分別為2945億元、6057億元、88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12%、12%。12家股份製商業銀行淨利潤分別為1202億元、2391億元、35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10%、11%。

從13家A股上市城商行看,根據Wind測算,第三季度淨利潤均為正增長。位於長三角的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為42.5億元、38.9億元、16.8億元,增速均在20%附近。規模較大的城商行中,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也分別為52.7億元、56.6億元、30.4億元,增速分別為9.8%、15.0%、16.0%。

過去數年,城商行實現迅猛擴張。從盈利能力看,自2005-2017年,城商行淨利潤從120.90億元上升至2473.5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28.60%,淨利潤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重從4.77%提升到11.24%。截至2019年6月,城商行的總資產規模達到358772.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21.42%。

2019年1-9月,城商行淨利潤4264億元,同比增速為2.4%。不僅低於以往,也低於農商行。同期,農商行淨利潤3915億元,同比增速為4.9%,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速4.9%。

對於城商行業績下降壓力,中金公司認為,城商行增速放緩幅度較大,預計可能是受包商、錦州銀行事件影響。

根據穆迪測算,2019年9月,城商行的資產增速同比降至9.0%,低於5月的12.4%。同期所有商業銀行的資產增速則從9.7%降至9.0%。部分區域性銀行資金面收縮。2019年6-10月,城商行新發行同業存單同比減少19%。避險情緒和批發性資金來源渠道的差異將在未來幾個月造成信貸表現發生分化,可能侵蝕銀行的淨息差。若銀行的貸款或投資組合承擔更多風險以減輕盈利能力下滑的影響,其資產質量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在未來一段時間,我認為中小銀行面臨的挑戰是大於機遇的,因為整個行業在風險出清階段,機遇肯定也會有,但與過去十年相比還是挑戰更多。”11月19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

11月12日,銀保監會城市銀行部副主任劉榮在通氣會上表示,城商行風險收斂可控,風險抵補能力較強,各項經營指標符合監管要求。截至9月末,城商行資本充足率達12.5%,撥備覆蓋率約150%,流動性總體可控。

60天以上逾期納入不良?

除受到信用事件影響外,資產質量壓力是城商行利潤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監管對地方城商行的資產質量要求正在上升。數位城商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監管要求去年6月前,國有大行必須將90天以上逾期劃為不良。去年底之前,城商行也要把90天以上逾期化為不良。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但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監管要求更加嚴格,某中部省份監管要求當地城商行,在2019年底之前,將60天以上逾期納入不良。

“不良貸款認定標準不是越嚴格越好。”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有的地方是逾期90天以上納入不良,有的地方擬將逾期60天以上納入不良。如果標準不統一,連基礎數據的比較分析都無法進行。

從數據看,城商行資產質量壓力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迅速上升。根據銀保監會數據,城商行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79%,較三季度末上升12BP;到今年一季度,城商行不良率上升為1.88%,並在二季度末達到2.30%;截至2019年9月末,城商行不良率2.48%,較上年末上升了69BP。

截至9月末,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不良率1.32%、1.63%,較上年末分別下降9BP、8BP。農商行不良率一直處於高位,截至9月末,農商行不良率4.00%,較上年末上升4BP。

此外,國有大行和股份行撥備覆蓋率處於較高水準,但城商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在過去幾年下降過快,目前絕對水準較低。

在各類銀行中,城商行的資產利潤率、資本充足率、淨息差均處於最低。截至9月末,城商行資產利潤率0.77%,低於農商行的0.92%。

董希淼認為,中小銀行監管應當“以時間換空間”,貿然的大幅度的提高監管要求,會給中小銀行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接管包商銀行之後,中小銀行流動性分層和信用分層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從國際來看,巴塞爾協議也有差異化監管原則的條款,,隻對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和杠杆率等來加強監管;美國2018年3月修改《多德—弗蘭克法案》,減輕小型銀行的監管負擔。

此外,城商行容易受到地方政府不當乾預,董事長等高管往往由地方政府委派,不少是政府官員。從一些已經暴露風險的中小銀行來看,這些沒有金融從業經驗的前政府官員,往往對金融缺乏敬畏之心,十分容易產生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

曾剛認為,此前很多中小銀行提出眾多轉型方向,比如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輕資本轉型,彎道超車、後發優勢等,但現在看起來,銀行還是需要回歸金融業發展的常識,穩扎穩打練好內功,才是助推自身穩健發展的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