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式美學,永懷一個“山水”的夢

"

山水不只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屬於中國人的審美。愛上山水畫的人,眼中風物皆成山水。

"

若要推選一檔看理想App上“最美”的節目,《山水中國》或許無出其右。

一方面縱然是因為中國山水畫的賞心悅目,另一方面也因為山水之間取之無窮的典雅與意境。但更引入入勝的“美”,恰恰是主講人韋羲的省思與筆觸。

如果你曾讀過韋羲的《照夜白》,想必也會為他清澈流動的文本而動容。

“高渺的雪景山水是山水畫的極境,卻是人的絕境。每回看《寒林雪景圖》和《九峰雪霽圖》,看久了,心裡便生起無名的期待,等空谷的足音,等人的聲音。

空谷雖小,它的寂寥卻和宇宙相通,所以我想,空谷足音之所以感動人,在於空谷中有人或者動物的足音,而人的思念,最後永遠是人,人不可承受對自身的脫離,唯有人才是人的渴念,唯有人才是人的歸宿。”

“五代北宋山水畫感人至深,不是因為有情;相反,是無情。這是宋畫嚴肅的一面,嵯峨蕭森的高山流水令生命起敬畏,轉而有一種達觀,因五代北宋山水畫有如代天說話,最有太古之心。”

陳丹青在這本書的作序裡毫不掩飾他的偏愛,評價道,“若論意態的懇摯、觀照的幅度、入論的體貼、行文的詩性,韋羲,似有勝於貢培茲”。“繪畫的種種妙,種種解,永遠期待詞語的降臨——《照夜白》的擇詞與造句,實在用了心思”。

優美又精準秒極的遣詞也延續到了他的節目《山水中國》之中,隨之延續的,還有文本裡“用情”的底色與脈動。

與山水畫的一次偶然相遇,讓韋羲忽然“悲從中來”,從此迷上山水畫。他從山水觀自我、觀天地、觀宇宙,感受山水之間冷肅的靜寂,寂寞的仙意。他因山水動情,又為山水畫用情,“沒人感慨山水畫的前世今生,但韋羲為之歎息”。

山水令人意遠。

不如試著離開自己,跟隨韋羲書寫的山水史,去山水裡自愈。

去山水中意遠

講述 | 韋羲

來源 | 看理想節目《山水中國》

在講山水畫之前,我想談談山水。中西方繪畫看多了,我意外看到一個不同:中國的天堂有山水,西方的天堂是個花園。

西方的天堂伊甸園,據說來自中東古猶太人的宗教。而中國道家的天堂不是鴻蒙太虛,就是山水。即便外來的佛教,西天極樂世界也有座須彌山。

在《桃花源記》裡,陶淵明虛構了一個在時間之外的山水田園世界。這是中國人的天堂,也是中國人的山水觀。

山水與田園,最能引起中國人的歸宿感。我曾經寫過,沒有山水的天堂,中國人不愛去。

陶淵明對天堂存而不論,他歌頌田園和山水,滾滾紅塵的對立面是山丘,而不是宗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國淨土。陶淵明說“心遠地自偏”,要求人在此時此地完成自我,自我淨化,獲得超然的境界。

從這裡,可以知道中國人重視日常,肯定現在,我們的彼岸就在此岸尋找,我們的超越性的世界就建立在日常之間。

沒有遠方,詩就是遠方,山水就是遠方。

1.

山水畫是山水的語言

既然山水在中國文化裡那麽重要,我們如何才能看見山水?也許你從小在山水中長大,也許你生活在城市裡,出城遊玩的時候見過山水,但我們真的看見山水了嗎?我們好像看到了,又好像什麽都看不到。因為山水不是我們遠古的祖先伏羲和女媧所看到的山水。

在漫長的年代裡,山水已經疊印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和文學家的目光,這就是山水的人文記憶和美學歷史。它關於大自然,有植物學、地質學等等,還有文學和美學,甚至歷史。而在這裡面,山水畫就是山水的美學,古代山水畫家的風格和畫法就是我們認識山水的語言。

小時候,我喜歡看古代山水畫,也臨摹過芥子園——《芥子園畫譜》是山水畫的詞典和營造法式。長大後我才明白,小時候看山水畫、畫山水畫,其實是在學習看山水,學習看見山水的人文記憶和山水美學,還有山水的美學歷史。

為什麽是美學的歷史?因為山水畫的風格有秦漢晉唐、宋元明清之分。為什麽說是需學習看見山水的人文記憶?所謂人文,就是讓人成為人的東西。

因為人文精神,我們看到的世界和鳥獸看到的不是同一個世界,山水本身並不知道山水的文化記憶,是我們人類要記得。

所以我寫了那句話“山水畫改變山水,未見山水畫的山水,見過山水畫的山水,是兩個世界”,這句話的後面經常被引用,前面的“山水畫改變山水”卻不常被提起。

為什麽說山水畫改變山水?先講一個故事。英國倫敦的霧很多,叫霧都。19世紀末,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到倫敦寫生,畫出來的霧是藍灰色和淡紫色的,結果引起一場爭議,倫敦人批評莫奈胡來,因為他們認為霧應該是比較淡的醬油色,就像古典油畫那樣。但是爭論之後,倫敦人終於也看出霧是藍色的。倫敦的霧就這樣被莫奈發明了。

中國有個詞:青煙。說明古人知道煙霧的顏色。歐洲從前也知道,只是17世紀巴洛克藝術那種暗背景的風格興起後,大家受到影響,以為煙霧是醬油色。

這是觀念與文化決定觀看,也是藝術影響現實。

再舉個例子,我們以前看到向日葵,無非一朵黃色的大花,可是自從見到梵高畫的向日葵,向日葵就有了靈魂,有了信念。所以,向日葵被梵高發明。

同樣,中國的墨竹和梅花也是被發明、被人格化的,體現出人的靈魂和尊嚴。古代畫論說“江山如畫”,可以解釋為山水被山水畫發明,而且隨著新的繪畫風格的出現,山水不斷地被重新發明。在千年山水畫裡,我們看到山水經歷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美學。

不過,當文化沉積太多,也會遮蔽山水的“本來面目”,有時候需要忘掉這些記憶,清清爽爽地和山水素面相對。就像禪宗所謂的從“看山不是山”又回到“看山還是山”的狀態。

2.

藝術的革命首先在山水畫中發生

山水畫本身對中國藝術來說又有什麽意義?這裡我想從山水畫的兩點重要性來說。

首先,山水畫是最最中國的藝術,也是中國繪畫的核心。為什麽說山水畫最中國,這個節目將會一集一集解說。為什麽說是中國畫的核心,我的答案是,山水畫中藏著中國繪畫的三個重要時刻。

第一個重要時刻,是經由山水,中國繪畫開始具有空間深度;第二個重要時刻,是5世紀前後山水畫正式確立,為人類貢獻一套自成體系的延綿不絕的繪畫形態,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東亞以及歐洲繪畫;第三個重要時刻,中國繪畫高度精致化以後,再度從山水畫獲得自由,中國最初的表現主義性質的風格,最初的印象主義式畫風,都發生在山水畫中。

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中國也好,西方也好,美術史許多革命性的事件首先是在山水風景中發起的。

14世紀早期文藝複興,意大利的喬托和畫家朋友們研究怎樣畫立體的石頭,怎樣畫出真實動人的大自然,要在平面上表現空間深度。而“文藝複興”就此開始了。到了19世紀,西方印象派又是通過風景畫顛覆巴洛克以來的傳統,啟動現代主義。

除此之外,山水畫對於中國繪畫的重要性,還有不少,比如中國繪畫有兩個關鍵詞,筆和墨。山水畫就是筆墨最重要的試驗場。山水畫還對花鳥畫、人物畫有重要影響。它和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宮廷藝術,關係都很緊密。

山水畫的第二個重要性,現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一個口號,美育代宗教。這句話有爭議,因為美育是美育,宗教是宗教,作用不同,美育未必能替代宗教。但這是一句很好的話,點出藝術對於人類精神的重要性不亞於宗教。

我們的古代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宗教,我們的精神生活介於美和宗教之間,因為道家思想、佛教精神、儒家文化,都可以在繪畫和書法裡面表現出來。就此意義而言,至少在古代文人和畫家這裡,美已經代替了宗教。深思追究的話,在古代,不管是精神生活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山水代替宗教。

我認為藝術可以分出兩大類,言說的藝術和沉默的藝術。言說的藝術是歷史畫、宣傳畫,介入現實,大部分當代藝術,面向大眾演講,具有社會性。而山水畫,大而言之,是沉默的藝術,面對內心,指向世界的本然,引起我們的敬畏,對事物本質的思考。

沉默的藝術超越了實用主義價值觀。山水畫是關於世界,關於存在的藝術,而非社會性的藝術。它的功能類似音樂和哲學,具有精神性,超越性,彼岸性,甚至宗教性,為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提供契機,提供空間。

在生活裡,你總會有被風景打動的時刻。風景可能偉大,也可能很平常,可能每天都會遇見,可能是路過的,也可能是一幅山水畫。

我小學的時候看到一幅宋代山水,不知道為什麽,忽然悲從中來,從此迷上山水畫,希望你也有被山水畫擊中的時刻,好像天啟一樣。那麽,另一個世界等著你去發現。

以上,就是我為什麽熱愛山水畫,為什麽我們需要山水畫。這其實也是從山水畫的角度回答了我們為什麽需要藝術。

3.

山水節目如何講:

回到繪畫本體,以西方藝術為參照系

簡單說,這是從繪畫自身出發的山水畫史,因為我是畫畫的,沒辦法告訴你畫中每件東西的名字,因為這是名物學的領域;也無法告訴你古代畫家某年某月某日到過哪裡、他們生涯中所有的起起伏伏,以及古畫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印章和題跋的來歷,因為這屬於考據或者歷史學、社會學的範疇。

但我會看畫,會發現歷代作品之間的各種隱秘的聯繫,實實在在地從繪畫中重新梳理美術史——這大概就是硬核吧。

說實話,我們的美術史離開繪畫本體已經很久了,我想硬碰硬。古代繪畫雖然有自己的畫論,卻像密碼一樣,和我們現代人已經隔閡了。我會盡力用現代的語言拉近古畫和我們現代人的距離,當然也會用新的視角和概念喚醒古代的畫語。

我會建立幾條進入美術史的新路徑,展開譜系演變的大樹。我也會討論我們所熟悉的那些東方意境是如何誕生的,揭示意境和技術、文化之間的關聯。在講述大師和經典的同時,呈現山水畫的重要主題。並逐漸澄清一些問題,比如古畫是否有透視,是否有光影,怎樣表達氣候問題等等。

我也會和大家探討古代繪畫有沒有現代性的問題,講講徐悲鴻、林風眠那一代藝術家面對西方藝術衝擊的不同選擇,這也關係到中國繪畫的現代性轉變問題。

另外,我講山水畫,還是會結合世界美術來講。這樣講可以嗎?當然可以,因為中國繪畫原本就是中西調和出來的。敦煌壁畫就是中國和西域結合。最美好的事是,中國採用西方的技術,也沒有變成西方繪畫,而是成為更好的中國繪畫。

像前面說的那樣,藝術分可言說和不可言說兩個部分。對不可言說的,那就保持沉默。哪怕不可言說的部分只有百分之一,也足以讓我們保持敬畏。

對可以言說的部分,我們努力去開拓。這個節目,我希望可以去嘗試的,就是去開拓山水畫可言說的內容,這是一個小小的野心。因此,我的山水課有時候會像散文,不完全是美術史樣板。

禪宗有一個美好的比喻,叫指月之喻,意思是手指著月亮,是叫你看月亮,不是看手指。古代山水畫是月亮,我的節目就是手指,希望會讓你看見山水畫,也看到山水。

節 目 介 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