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 流量是原罪嗎?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自電影《上海堡壘》上映以來,關於這個問題討論更甚,這些討論多半是衝著鹿晗去的。說來有趣,關於“流量”的話題,正是始於鹿晗本人。

 

如今,上映12天的《上海堡壘》排片只有0.2%,累計票房僅有1.21億,和它前期的投資,完全不相匹配。與此同時,電影口碑更是悲慘,根據豆瓣算法顯示,僅好於1%科幻片。



雖然市場表現平平,但電影在網絡的熱度沒有“冷卻”過。只是,相比起同檔期的其它影片,它得到的更多是來自外界的群嘲。

 

為什麽一部《上海堡壘》能掀起如此大的爭議呢?

 

因為他是鹿晗

 

昨天,一篇名為《國產片年度慘案:我用錯鹿晗》的導演採訪稿,再次將流量話題推上了高潮。在這篇稿件中,《上海堡壘》導演接受了某自媒體的採訪,回應了負面口碑以及選角等爭議問題。



在稿件中,提到了“為什麽選鹿晗”。

 

滕華濤強調自己最初考慮鹿晗適合這個角色,“通過這一次之後,如果要反思,我確實忽略了一點,我們想拍的這種科幻戰爭,和他的演員類型的差別。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



至於“如果再給您一次選擇的機會,是不是會換演員?”

 

“當時選鹿晗和舒淇,確實想到打反差感,既然說的是暗戀嘛。但現在看來,很多觀眾關注的是他們與科幻類型的匹配程度。我現在的直覺是,真的不是鹿晗不好,而是我們沒有拍過這個類型的片子,也不清楚演員在裡面呈現的樣子是什麽,是不是能讓鹿晗這樣的偶像去演,當時沒判斷好。”

 

當然,記者也提出,鹿晗曾參演張藝謀導演的《長城》,雖然只有短短6分鐘,但有少數評論是對他的演技表示肯定的。

 

滕華濤則表示,“(《上海堡壘》)剛好趕上他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原來,我們直覺覺得,《明日邊緣》湯姆.克魯斯也是帥哥,怎麽人家能用帥哥拯救世界,我就不行了?”



與此同時,導演也在採訪中表示,選擇鹿晗並非因為他的流量,更明白流量是雙刃劍,“他們肯定對於宣傳上會有一定幫助,但絕對不會對票房有什麽幫助。”

 

整篇稿子中,導演滕華濤並沒有絕對將“鍋”甩在了鹿晗身上,而是指出了一點,在他如今看來,鹿晗並不適合這個電影類型。

 

但是滕華濤也忘了一件事,作為導演有調教演員的職責。用張藝謀導演的原話是,沒有不會演戲的演員,只有導演不稱職。



萬萬沒想到,整篇文章被發布出來之後,過於“嘩眾取寵”的標題,直接讓輿論發生了另一種變化,讓不少行銷號找到了繼續“煽風點火”的可能性。

 

誰讓整件事件中心的主角是鹿晗呢?畢竟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鹿晗在外界很多人眼裡,他重要的人設就是最強流量。

 

可是,從2018年之後,經歷了電視劇口碑崩盤、演唱會遭黃牛賣打折票……好像網友群嘲鹿晗成為了最正確的事情。

 

為什麽是鹿晗?

 

鹿晗前經紀人楊天真曾說,“以鹿晗回國為標誌,一種全新的追星模式拉開序幕。”從那之後,數據成為了鹿晗最大的亮點。與此同時,爭搶娛樂圈資源的明星無一不以數據來證明實力,微博粉絲數、評論數、轉發數……成為了衡量明星商業價值最重要的根據。

 

鹿晗單條微博評論破千萬創吉尼斯紀錄認證

 

2014年到2016年,鹿晗一度是黃牛們的“搖錢樹”。只要有他出席的活動或者綜藝,門票最高被炒到上萬元一張。2016年,鹿晗以2.3億的身價登上了中國90後富豪榜。

 

在這期間,他主演了三部電影——《重返20歲》《我是證人》以及《盜墓筆記》。前兩部電影分別拿下3.65億和2.15億票房,同時口碑都保持在6分以上。而與井柏然合作的《盜墓筆記》,儘管口碑不佳,但依舊攬下了10億票房。



從種種的商業數據來看,鹿晗是成功的。

 

不僅是鹿晗,還有吳亦凡張藝興TFBOYS等人都是在這個時間段,逐漸走到頂端的流量明星。曾經有人調侃,在那時候的影視行業招商會中,最搶手的莫過於流量明星參與的作品。



而作品,也變成了他們的“罪因”,因為在外界不少人看來,這群“流量們”沒有作品。

 

其實,“流量”身上的各種標簽大家再熟悉不過,可依舊很少人願意用“演員”來定義他們。“流量演不好作品”這個固有標簽依舊死死地粘在他們身上。

 

鹿晗們怎麽辦?

 

在過去的採訪中,流量從來不否認自己過去作品的不完美。他們也希望自己能真正的成為一位演員。

 

電影《長城》宣傳期間,張藝謀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就曾談及了這個話題:

 

實際上任何一個年輕的演員,他的演技的磨煉,都是需要過程的。首先給他這個機會,讓他這樣做,也不要否定他,我們誰都是從不會到會的。所以它是一分為二的。當然有些人可能年紀很大,但演技還很欠缺,大家不滿意,那就需要他的提高。我們相信市場,我們相信觀眾會優勝劣汰。就我自己而言,我看到的大部分年輕演員還是非常努力的,至少我們合作過的,包括我們《長城》合作過的年輕演員,王俊凱呀、鹿晗呀,其實很努力,人也非常親和,合作都很愉快。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小鮮肉)這種詞也罷,這種現象也罷,我們退回三十年以前,是不可能的。(記者:怎麽說?)因為一個演員要出來是很難的。現在機會多了,可能在網上突然出一個網紅都有可能。機會多了是好事情,讓年輕人自己去鍛煉。我相信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他都有自己價值觀的判斷,我也相信廣大的觀眾也會有判斷。一個真正扶不上牆的人,觀眾會淘汰他的。你也不用愁,最後就沒人出這個錢。我覺得沒關係,我自己認為,展開這樣的討論是好事情,對所有年輕人也有壓力。那就是說,你要名符實,不要名不符實。那麽你要做什麽呢?從自身做起,加強修養,加強演技的鍛煉,加強做人。

 

同樣,鹿晗在《上海堡壘》的採訪時說過,我正在一步一步了解演員這兩個字,特別想深刻地鑽研一下關於演技這方面,因為我也逐漸地在轉型,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努力來一步一步地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上海堡壘》失利了,但並不代表鹿晗真的就應該被群嘲。至少在《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等作品中,鹿晗證明了自己作為一名演員的可能性。

 

放眼其他流量,李易峰願意“封閉”一年,拍出電影《動物世界》;王俊凱在《長城》的試錯之後,用《天坑鷹獵》告訴網友自己的努力;張藝興同樣願意犧牲更多曝光,“躲”在孤島上,交出了《一出好戲》……這些例子並非只是特例,而會成為這些流量們未來演藝路上的現狀。



相反,放眼整個市場,《上海堡壘》才應該成為一次特例,它更像是一種警示,在告訴後面的電影人,路還在探索,我們允許失敗,但是這種失敗,是為了之後的進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