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失去了武俠江湖後,“帝王系列”小說又成了絕筆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 方雁橙

2018年我們經歷著不斷的失去,金庸先生和漫威之父史丹·李離開後,很多人感慨東方失去了一個“世界”,西方失去了無數個“宇宙”。今天,創作了“帝王系列”小說的二月河先生逝世。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出生於山西昔陽,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於12月15日凌晨因心髒病突發,遺憾搶救無效病逝,享年73歲。

二月河屬大器晚成型,年近不惑才開始文學創作,但他一生對文壇貢獻巨大。他作品中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譽為中國史學領域經典之作。

軍 營

50年前,二月河剛高中畢業就和南陽的1500名新兵離開家鄉。“沒有歡送,沒有鑼鼓鞭炮聲,他們在滿城激烈‘武鬥’的槍聲中被悄悄地送走了。”

他們是被送到山西太原的軍營,而二月河的軍營生活一過就是十年。

當時二月河和戰友們是懷著一個將軍夢的,只不過這個夢想很快就被赤裸裸的現實擊碎。

有文章這樣描述他們當時的境況“營區破爛不堪,生活枯燥艱苦。最要命的是他們還是工程兵,擔負的任務是打坑道、挖煤窯,天天在洞中鑽來鑽去。”

恰恰是艱苦的軍營生活為他以後成為作家奠定了基礎。在軍營裡讀書成了二月河最癡迷的事情,也是他汲取精神養分的重要途徑。

從廢棄的報紙、毛澤東著作、《辭海》《萊蒙托夫詩選》《二十四史》到《聊齋志異》,只要是軍營裡能見到的書都被二月河視為珍品。

十年的軍營生活不僅磨礪了二月河的心性,對於他構建和完善自我價值觀及以後的文學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於十年的部隊生活,二月河生前曾表示“沒有部隊的培養,就沒有今天的二月河。”

1978年,轉業後的二月河又回到南陽市委宣傳部任職,後被提拔為副科長。彼時,二月河已經35歲,他在文學上的才能還未完全顯現出來。被他視為得意之作的《史湘雲是“祿蠹”嗎?》寄給某刊物後便杳無音訊。

伯 樂

紅學專家馮其庸可以說是二月河文學創作上的伯樂。

當時吃了“閉門羹”的二月河給紅學專家馮其庸寫了封信,一並寄去了那篇碰壁的《史湘雲是“祿蠹”嗎?》。這封信對二月河的職業生涯具有重要的影響,馮其庸收到信後,十分欣賞他的文章,還帶他一起參加《紅樓夢》的學術討論會,並鼓勵其進行文學創作。

起初文壇眾學者並不認可這位37歲、且沒有任何代表作的無名之輩。當時有學者建議寫康熙帝時,二月河“‘騰’地站了起來,‘我來寫!’”。面對他的毛遂自薦,大家報以微笑,內心可能翻著白眼“他行嗎?”

此後,二月河將自己關在29平米的鬥室裡,開始了《康熙大帝》的創作。

寫康熙帝絕非易事,康熙在位61年,不僅精通詩文、音樂,在治理國家方面也頗具建樹,少年時挫敗權臣鼇拜,成年後的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

要寫好康熙帝,對當時文壇眾學者都不是易事,尤其是還沒有進行正式文學創作的二月河,更顯得任重而道遠。

嚴寒酷暑,四季交替。創作中的艱辛不言而喻,有熟悉他創作過程的人說,“古有頭懸梁錐刺股,今有二月河的’煙炙腕’。”

終於,40歲那年,《康熙大帝》第一卷正式出版,他給自己取筆名二月河,思路源於他的名字凌解放,“凌者,冰凌也;解放者,開春解凍也。冰凌融解,不正是人們看到的二月河的景象嗎?”

“帝王系列”和“《雍正王朝》現象”

《康熙大帝》分為四卷,共150萬字。主要是刻畫康熙一朝的重大歷史事件,突出表現康熙在各種矛盾的漩渦裡運籌帷幄、力挽狂瀾的英雄形象。

其中《康熙大帝·第一部奪宮》於1993年由林鴻完成了影視化拍攝,就是譚非翎、袁之光版《康熙大帝》,這是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史上第一部清宮戲,也成就了導演林鴻在中國影視界的地位,憑此獲得了很多個“第一人”的稱號,諸如“中國歷史正劇導演第一人,中國以私人名義貸款拍電視劇第一人,中國影視界集導演、製片於一身的第一人。”

與此同時,這部《康熙大帝》也開啟了二月河小說影視化的路線,二月河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不僅在文壇引起轟動,改編自“帝王系列”的作品在電視劇領域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1999年根據《雍正皇帝》改編的60集電視劇《雍正王朝》在中央播出後引起全國轟動,最高收視率16.7%,創下央視收視高峰。這部劇包攬了當年所有電視劇獎項的大獎。

現在流行一個詞叫“突破圈層限制”,當年《雍正王朝》播出後才是真正突破了圈層限制,原本的定位是以中老年觀眾為主要閱聽人群體,播出後卻遠遠超過了創作者們的預期,成為不同年齡、職業、教育程度觀眾關注的文化熱點。媒體甚至將這種轟動效應稱為“《雍正王朝》現象”。

關於“《雍正王朝》現象”不少學者也做過研究,姚愛斌在《現代歷史理性的遺落和重拾——90年代後電視歷史劇的泛政治寓言化現象批判》中綜合分析了尹鴻、劉揚體、黃會林等人的觀點,他認為這些觀點指出了《雍正王朝》的一個重要特徵,即該劇不僅是一個具有內部意義指涉、相對完整的歷史敘事,而且是一個具有指向的文本之外的現實社會文化內涵的寓言文本。

劇中著力表現的“當家難”主題,適時傳達了內地民眾對“改革難”對感慨,劇中用心塑造的“當家人”形象,寄寓著大眾對“改革能人”的期待,而劇中所稱道的“非常手段”,則提供了一種值得借鑒的解決改革難題的可行方案。《雍正王朝》事實上構成了當下中國社會的政治隱喻。

大器晚成

二月河沒上過大學,小學、初中、高中各留了一級,高中畢業已經21歲,近不惑之年才開始創作,屬於大器晚成型。

性格灑脫不羈,不受拘束,有文章描述他的學生時代“那時的他調皮頑劣,喜歡熱鬧,經常摸魚、抓螃蟹,玩得十分痛快。他不愛上課,猴子屁股坐不住,而且字寫得歪七扭八,缺胳膊少腿,所以不被老師所喜歡。”

學生時代的二月河先後讀完了《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王子與貧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文學名著,這為他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反腐是近年來和二月河聯繫較密切的詞,他的作品也涉及了反腐內容及有關見解“我寫的書裡有關雍正的反腐內容,對歷史的反腐有一些認識,我們可以借鑒歷史經驗,把古今清廉之士的故事變成教科書,比如古代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海南的海瑞,開封的包公,還有我們現代的共產黨員的好幹部焦裕祿書記。”

在生活中他也積極倡導反腐,多次公開反對高薪養廉,盛讚反腐力度。有人主張高薪養廉,他不同意“從歷史角度看,歷史上工資最高的時候是宋朝,公務員工資”是漢代的6倍,清代的10倍,但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敗的朝代。”

二月河對世界滿懷善意,他希望人民幸福,社會風氣清正廉潔,這一點在他的作品裡就有體現,如今二月河帶著對這個世界的愛離開了。但他留給社會的精神瑰寶對後世的價值是無窮的,他的“帝王系列”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內容,以“二月河”為關鍵詞的相關學術研究達到399篇,深度研究學者14名,他所創作的“帝王系列”小說在當代流行文化背景上產生的一種值得反覆咀嚼與詠味的文化現象被定義為“二月河現象”。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