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嘌醇引起126例重症葯疹!痛風用藥須謹慎!

長江雲報導 126例重症葯疹患者,其中31人的過敏藥物均為「別嘌醇」。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新近的一份統計數據再次提醒,臨床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結石的常用藥別嘌醇(又稱別嘌呤醇),可引發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等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儘管臨床發生率較低,但其對人體危害性值得臨床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高度重視。早在2012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就發布了病例報告,共收到別嘌醇片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485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140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累及系統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皮膚及其附件損害、胃腸道損害、全身性損害,三者合計佔總例次的81.11%。



一、別嘌醇有何作用


別嘌醇(別嘌呤醇)為次黃嘌呤的異構體,是黃嘌呤氧化酶(XO)的抑製劑。自1963年用於臨床以來,一直為治療痛風的主要用藥。隨著氧自由基學說研究的不斷拓展,別嘌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亦增多。氧自由基由於具有強氧化性而能使脂質過氧化和蛋白變性,從而產生細胞損害作用。阻止自由基產生,可防止缺血再灌注損傷。別嘌呤醇能競爭性地抑製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再灌注期氧自由基的產生。臨床主要用於:①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過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覆發作或慢性痛風者;③痛風石;④尿酸性腎結石和(或)尿酸性腎病;⑤有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劑型為片劑。



二、別嘌醇有什麼不良反應


1.皮疹


別嘌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皮疹,其發生率高達10%。


通常葯疹的發生時間各不一樣,短期用藥後1-3天,有些為數月後才會出現葯疹現象。臨床表現多樣,有多形紅斑型、麻疹樣發疹型、紅皮病型或剝脫性皮炎,重症滲出性多形紅斑型、大皰表皮鬆解萎縮壞死型;皮疹輕重均有以重症皮疹較多。重型皮疹尤其是剝脫性皮炎或紅皮病型、重症滲出性多形紅斑型和大疤性表皮鬆解委縮壞死型葯疹,其腎功能損害重、預後差,病死率高。其中尤以大皰性表皮鬆解萎縮壞死型和重症滲出性多形紅斑型的葯疹更為兇險。2002年楊曉華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近10年國內公開報導的2663例藥物不良反應進行回顧性分析,2663例中死亡210例,其中別嘌醇佔皮膚變態反應致死的40%。


葯疹具有下列特點:(1)潛伏期長,一般在用藥後2-8周內(。(2)發病以重型為主;(3)伴有發熱和肝腎功能異常。腎功能損傷的程度與病情的輕重、皮疹類型和疾病的預後密切相關;(4)嗜酸性細胞增高;(5)治療時激素用量大,療程長;(6)葯疹易反覆;(7)病死率高。



2.血液系統反應


不良表現為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細胞增多。國內報導全血細胞減少有3例,這可能與別嘌呤對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製作用,說明別嘌呤具有骨髓毒性反應。


3.消化系統


別嘌呤不良反應還有腹痛、腹瀉、血清轉氨酶活性增高;可抑製肝葯活性酶。


4.泌尿系統


(1)可引起腎臟血管損傷;(2)急性間質性腎炎;(3)大鼠腎小動脈瘤;(4)對泌尿道損害;(5)痛風性腎病。


5.神經系統反應


有報導引起無菌性腦膜炎, Azulay報導一例用別醇長期治療的惠者出現了周圍神經炎,在停葯後癥狀和體征均消失,且神經傳導速度得到恢復。這說明別嘌醇對神經系統有一定的副作用。



6.過敏反應


別嘌醇臨床應用中如出現發熱、寒戰、關節痛、白細胞減少或增多、嗜酸性細胞增多、肝腎功能損害、瀰漫性血管炎和多臟器損害稱為過敏反應綜合征。別嘌醇的這些過敏反應可以在治療開始的幾天內出現,也可以長達幾個月,發病率約4.5%。


7.其它


有報導別嘌醇可引起肌肉損傷,表現為肌無力和疼痛。Chan報導別嘌醇可致心肌梗死。


三、別嘌醇的不良反應發病機理


這些毒副反應可能是藥物的直接毒性,也可能是巰基激活一系列免疫反應或生物化學反應,誘導機體產生某些癥狀和體征。巰基化學結構可引起系統性器官損害,其臨床表現及組織學變化與移植物抗宿主反應非常相似,別嘌醇的過敏反應似與藥量蓄積有關,發病越晚,



四、痛風患者該如何選擇藥物


1.西藥的選擇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為了迅速有效地緩解關節腫痛,可儘早(24小時內)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葯秋水仙鹼,如不能耐受這兩類葯或這兩類葯療效不好,還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這些葯對痛風急性發作均有效,但都有副作用。


非甾體類抗炎葯,也可以選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也可能加重腎功能不全癥狀,影響血小板功能等。這種葯,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要謹慎使用。此外,選擇環氧化酶抑製劑,如依託考昔、塞來昔布,對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也有較好的效果。這類葯胃腸道反應少,但應注意它對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對磺胺葯過敏者塞來西布也不能使用。秋水仙鹼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傳統藥物,不良反應與使用劑量相關,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也可引起骨髓抑製、肝功能損害、過敏、神經毒性等。



總的來說因為西藥的毒副作用極大,只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時期的無奈選擇,不適合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止痛藥物,容易出現止痛藥副作用,如上述的:消化道疾病、肝腎功能損害等。


2.中藥的優勢


中醫將痛風歸於「痹症」範疇。中醫認為絕大多數痛風病患屬腎脾虛,血瘀滯。所以採取強腎補脾、活血化瘀的中藥,這樣的做法不但在防治痛風腎病方面有顯著效果,還能穩定患者血尿酸、血壓、血糖、血脂,減少西藥用量等作用。


中醫認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屬於痹證範疇,痛風之因主要是由於血分受熱、汙濁凝滯、鬱於陰分所致。急性痛風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濕、熱、瘀所致。因此在治療中通常以清熱化濕、涼血解毒為原則。


中醫治療急性痛風用藥以土茯苓為多見,其次為牛膝、薏苡仁、黃柏、車前子、紅花、防己、甘草等且臨床上無毒副作用報導。土茯苓能增加尿酸鹽排泄,土茯苓和黃柏具有抑製炎症反應和鎮痛作用;甘草可緩解長期服用西藥產生藥效減退或嚴重不良反應的毒副作用;通過調整和強化人體肝、腎臟腑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平衡陰陽。


中醫藥治療痛風的方法多樣,與西藥治療相比,其安全、天然、無毒、無副作用及其較好的有效性,在緩解患者癥狀、控制患者病程及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中藥治療痛風具有更大優勢,具備多途徑、多層次、多靶點的特點,且療效好,不良反應少。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你的關注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肯定!!



參考文獻:


1.覃珍,別嘌醇的不良反應及其與其它藥物間的相互作用[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04,22(1):59-61.


2.平成斌 陳冠容,別嘌醇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新用途[J].中國社區醫師,2007(3):19-20.


3.朱儉 王英麗 魏江波,痛風急性期中藥的治療優勢[J].中華針灸電子雜誌,2016(1):42-44.


4.梅洵,痛風治療如何選服藥物[J].老友,2017(3):58-58.


5.李諄諄 張進安,治痛風巧選葯[J].保健與生活,2017(3):28-2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