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解阿里新領軍者的第一次組織變革:“造風者”的底層邏輯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魏浩征/文11月26日,一場圍繞“人才、組織、未來”的核心戰略調整,讓阿里巴巴又成了新聞頭條。這次自我更新的關鍵詞涉及:阿里雲更新阿里雲智能;加強技術、智能互聯網的投入和建設;天貓更新裂變為大天貓;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和充實長官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業作業系統。

張勇在全員公開信中宣布:“各位阿里人,數字經濟時代正撲面而來,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不僅要積極擁抱變化,而且要主動創造變化,這樣才能引領時代的腳步,成為新時代的造風者。”

不可回避,全球經濟正面臨周期性變化。阿里巴巴經濟體正進入多線並舉、突飛猛進的階段。如何迅速調整隊形和步伐,完成短、中、長期的部署,正是阿里一直在思考的。

而部署過程中繞不開一個根本問題:人、組織、未來,這三大關鍵詞將產生哪些新關聯?

在張勇被認為是阿里新領軍者的兩個月裡,他在兩次重要發言中先後提到“造夢者”和“造風者”,以此可以確定阿里系新組織變革的基本步調。張勇認為未來企業要適應市場變化,一定是從組織結構的根本進行自我改革和更新,重構自己才能“帶來業務的重構和市場的重構”。

的確,組織變革是企業強身健體的過程,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戰略性改造重啟。從積極擁抱變化向持續創造變化的重要轉變,是新組織變革的重大更新,以全新的變革路徑、全新的組織形態去探索更多可能性,才能解決企業面臨的新問題。

組織結構更新,既是阿里整體戰略思考的反映,也為推進整體戰略而做準備。過去三年,阿里組織更新帶來業務爆炸式增長,甚至是商業形態的全面變革。

一路以來,阿里是如何通過組織人才為基礎,為未來進行布局?張勇接任後,阿里組織變革的潮水又將流向何方?通過複盤2015年來至今阿里巴巴進行的三次系統性組織變革,我們可以從中理出一些新的變革思路與啟示性的變革策略。

三次組織變革

2015年以來,阿里進行過三次系統性組織變革,每一次組織更新和架構調整,都帶給阿里一次跨越式發展。此外,組織持續更新的背後,數字經濟時代普惠全球商業的阿里商業作業系統也正在形成。

2015年,阿里啟動集團2018中台戰略,構建符合DT時代更創新靈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組織和業務機制,設立中台事業群,讓組織結構從“樹狀”變為更靈活的網狀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避免了不同業務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重複建設,也為創新和未來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組織基礎。

過去兩年間,消費者能感受到阿里系不同產品之間的順暢對接,也看到阿里各類日常生活相關的跨界式服務。通過此次變革,阿里快速響應能力、多元且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讓商家和行業感受到阿里的生態優勢。

同時,這種組織結構讓阿里能夠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裂變,超越純電商業務,擴寬商業邊界,組織重啟使其“形成一個包含基礎設施為底層、商業、服務、娛樂橫向有機連接的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

從2015年12月開始,“大中台、小前台”組織結構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張勇接棒馬雲後今年做出的調整,也是對這種組織戰略的進一步延續。

2016年,阿里提出新零售戰略。盒馬鮮生也成為該領域一大亮點。此次組織重啟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通過整合B2B、淘寶、天貓等技術力量,形成統一策略,為全面實現新零售提供技術支撐。天貓技術部負責人吳澤明出任事業群總裁,陳麗娟帶領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進入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以推動智能生活、智慧城市的未來構建。

2016年底,阿里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戰略。2017年1月,在阿里“五新”戰略開局之年,阿里再次進行全面的組織結構更新。

2018年,在張勇帶領下的這輪組織變革,人才、組織、未來再次成為核心關鍵詞。天貓組織更新為“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相應承擔“推動品牌數字化轉型”、“建立超市新零售模式”、“實踐全球買全球賣”的戰略使命。

更新之後,阿里雲事業群更新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將中台的智能化能力和阿里雲全面結合,構建數字經濟時代面向全社會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技術基礎設施,向全社會開放,為全社會服務。在數字經濟時代,阿里巴巴持續的自我更新和組織重啟,不斷創造出更加靈活創新的組織結構。

人才戰略

組織變革過程中涉及的所有調整背後,反映出了阿里的戰略核心:人才戰略。阿里是如何通過組織人才布局未來?

人才戰略是支撐組織架構調整的基礎。

張勇主導此次變革涉及的人員中,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總裁吳澤明和負責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陳麗娟均為80後。三年前,70後張勇成為阿里巴巴CEO,管理層大多也是70後。傳承與年輕化並舉的人才戰略讓阿里良將如潮,支撐其組織結構與業務變革,提供足夠的動力和牽引力。

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將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原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將另有任用。原天貓事業群總裁靖捷繼續擔任天貓事業群總裁。原CEO助理李永和將擔任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原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將繼續擔任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其他人事變動還包括:張憶芬出任阿里媽媽總裁。樊路遠擔任阿里大娛樂事業群新一屆的輪值總裁。陳麗娟帶領的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進入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

以人才戰略為基礎,背後正是阿里巴巴布局未來的變革策略。

激發活力與合作共生

賦能、激活、重啟,是人力資源近年經常掛在嘴邊的詞。新組織變革正是賦能人、激活人、讓組織得以重啟重生。後馬雲時代,在張勇的帶領下,建立面向未來的組織,正是以激發人才能量為導向的。

現在人力資源已經從“為企業配置人力作為資源”,過渡到“為人配置企業資源促進整體發展”的嶄新階段,國家制定政策法規也在這個方向給予組織紅利。在新的紅利期和壓力期,合規風控的前提下,個體價值崛起,企業需要思考的正是如何激發人才的能量,持續創造新價值。

激活個人的同時強調組織協同,需要建立新的導向機制。傳統的KPI考核、計件製,雖然在企業野蠻生長階段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效能,但當企業一旦進入到精細化運營階段,就對人的效率、服務品質、商業價值提出全新更新的要求。

在精益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和市場對產品、服務品質、效率的訴求都上了新台階,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也要配備相應的活力運轉機制。建立新的激勵機制和配套的人才激勵方案,才能使更加靈活自由更加個性化的需求得以滿足,從而形成組織新合力。

充分激發企業的內部活力與外部活力,更加敏捷地響應內部衍生的新訴求和外部帶來的新變化,而內包和外包的綜合運用,正為組織合力提供了強大富有創新和活力的組織保障。

此外,在全球化數字經濟時代下,企業制定未來戰略是,人工智能高新技術的應用從加分項變成必選項,人機結合將勝過最強大腦。由此看來,建立人機結合的協同發展機制,才能迎來並面對人與人工智能合作共生的新局面。

人類有自身的優勢性,人工智能也是;人類有自身的局限性,人工智能也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相互裨益,最終合作共生共贏是未來可期的。

通過技術加持,人得以從紛繁瑣碎的基礎性、事務性工作中解綁,能夠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完成更加複雜有趣的事情,以此激活與發揮人的個性化、創造性和靈性,然後再反哺技術,即發揮創造性和智慧的人,能讓技術得以商業化、規模化,讓技術有更多發揮空間和高效應用。

作為一名未來學家,同時也是谷歌公司的工程部主管,雷·庫茲韋爾曾預言,2029年將出現人機完美結合的“超人”,人類大腦將逐漸與電腦系統融合,使人類變得更聰明。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布了147個預言,預言實現率達到86%。他還指出:“我們將獲得更多的大腦皮質,變得更加風趣幽默,在音樂方面表現得更出色,同時變得更加性感。未來並不是智能機器人取代人類,而是人機綜合體會使人類變得更強大。”

人與人工智能也讓人力資本有了全新的可能,讓職能變得更智能。如何讓人機結合成為企業的新資本,其中有極其豐富和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應用領域,值得去探索與實現。

社會化平台用工

B2C向C2B的新轉型中,員工將更富有企業家精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客,企業也將日趨扮演平台的角色和功能。此時,開放的社會化平台型用工,成為企業面對轉型積極的用工策略。

企業作為平台,能夠吸納更多內部與外部有能力有創造力有擔當的創客。與此同時,在平台上集中賦能,讓管理的邊際成本不斷被壓縮,同時員工的自雇自驅動,讓平台的資源效能、商業價值實現最大化。而內外部創客在平台長期發揮效能時給企業帶來的化學反應,最終可讓企業形成良性循環的“調動—流動—互動—聯動”的生態系統。

在張勇看來,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會令阿里和合作夥伴成為時代的“造風者”。展望未來,如果要在2036年實現全球覆蓋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讓1000萬中小企業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盈利的目標,絕對離不開對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的夯實和更新。

企業作業系統的及時更新更新與重啟,是企業變革的根本路徑。解決了人與組織的問題,才能讓未來可期。

(作者系勞達laboroot創始人、CEO)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