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最新組織架構更新:權力聚攏且不是最終調整

阿里組織架構更新釋放信號:更注重技術、權力聚攏且不是最終調整。《財經》記者獲悉,原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的下一步動向將是螞蟻金服。

《財經》記者 管藝雯/文 宋瑋/編輯

11月26日,阿里CEO張勇發出全員公開信,宣布阿里最新組織架構更新。

此次組織架構更新主要涉及阿里雲、新零售技術、天貓三大方面,公開信顯示:阿里雲事業群更新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CTO張建鋒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原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將另有任用;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原天貓技術部負責人吳澤明出任該事業群總裁;天貓自我更新和裂變為“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靖捷將繼續擔任天貓事業群總裁、原CEO助理李永和將擔任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原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將繼續擔任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

阿里此次最新組織架構調整釋放出幾個信號:

第一,更注重技術,“技術派”高管抽到重視,更新後的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將全面結合中台的智能化能力和阿里雲,新成立的新零售技術事業群將整合B2B、淘寶、天貓等各業務板塊的技術力量,為阿里新零售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第二,權力的聚攏,重點是人的調動,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此次組織架構更新新增的兩位80後總裁陳麗娟和吳澤明,目前向CEO張勇的直接匯報對象超過30位;

第三,此次組織架構更新尚且不是阿里最終的調整,有核心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原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的下一步動向將是螞蟻金服,《財經》記者就此向阿里求證,阿里方面回應稱暫沒有更多資訊可以透露,“關於胡曉明的新任用,我們會第一時間公布”。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也是張勇對“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這一概念的進一步體現,2018年投資者日上,張勇首次對外提出“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

張勇認為,在阿里巴巴經濟體中,包括購物、娛樂、本地生活等多元化的商業場景及其形成的數據資產,與阿里正在高速推進的雲計算結合,共同形成獨特的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在這個作業系統當中,各個商業部門既產生數據,又運用數據,形成一個龐大而豐富的有機循環。

在不久前的2018阿里巴巴校友會上,張勇曾提出,大潮面前,阿里正面臨著和18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一樣重要的時代。因此,阿里需要持續更新其“商業作業系統”的內核,以適應歷史機遇和未來的新型命題。

縱向:技術成為主角

本次組織架構更新最突出的是阿里雲地位的戰略更新,儘管只是在阿里雲事業群名稱中添加了“智能”兩字,但卻意義非凡,如果說過去阿里雲只是阿里集團中增速最快的一項業務,那麽此次組織更新後,阿里雲將和中台的智能化能力一起,共同成為整個“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底層基礎能力。

張勇在內部信表示,集團過去幾年在實施中台戰略過程中構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機器智能的計算平台、算法能力、數據庫、基礎技術架構平台、調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將全面和阿里雲相結合,向全社會開放,為全社會服務。阿里雲智能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團中台戰略的延伸和發展,目標是構建數字經濟時代面向全社會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技術基礎設施。

此外,新成立的新零售技術事業群也值得在意,這個新成立的技術事業群的目標是快速推進技術在新零售戰略中落地應用、不斷造血更新,被單獨設立為一個事業群,重要性不言而喻。

張勇在信中表示,該事業群將整合B2B、淘寶、天貓等技術力量,形成統一策略,為全面實現新零售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原天貓技術部負責人吳澤明(花名:范禹)出任該事業群總裁。

在此前接受《財經》專訪中,CTO張建鋒表示,“阿里總共兩萬多技術人員,中台九千多人,達摩院三百多人,其他人都在各個BU(業務單元)。中台是阿里研發體系的特點,阿里的技術體系,從底層開始,數據中心、伺服器、網絡、數據庫、存儲、計算都是統一的。阿里的出發點是,業務方隻關心業務,技術方隻關心技術,但是技術作為中台要為所有業務單元提供技術支持。”

不管是阿里雲的更新,還是新成立的新零售技術事業群,都透露出技術作為這家公司的中台,被進一步向集團整合集中,以保證天貓、淘寶、餓了麽、盒馬、優酷、高德等等業務單元能夠在統一的技術平台上運行。

“阿里做並購,兩件事必須做,第一被並購公司的整個技術體系要遷移到阿里,第二它所有的數據要遷移到阿里。阿里的IT技術水準遠遠高過別的公司,遷過來後,它的商業價值會大大提升。”張建鋒此前對《財經》表示。

回顧2015年5月張勇上任以來的阿里組織架構調整,也可以看出阿里對技術的集中整合。

2015年12月7日,張勇宣布阿里進行組織更新,調整為“小前台,大中台”的組織架構,成立阿里巴巴集團中台事業群,張建鋒擔任總裁,中台事業群包括搜索事業部、共享業務平台、數據技術及產品部。

2017年1月13日,張勇為五新戰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進行組織更新,CTO張建鋒兼任阿里雲事業群CTO,阿里雲各技術團隊向張建鋒匯報,張勇當時在內部信中表示:我們要建設面向IOT時代雲端一體化的整體策略,更新大數據時代的核心產品和技術能力,“只有具備向數據要紅利的能力,才能實現向數據要未來的可能”。

2018年10月30日,馬雲最後一次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身份致信股東,他說,“9年前阿里已經轉型為一家技術公司。我們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上的全面布局,為製造業、零售業、金融業創造巨大價值。過去兩年,這個價值已經在零售業顯現。”

橫向:戰略核心是調人,較騰訊更徹底

經此次組織架構更新,又添兩位80後總裁——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總裁吳澤明(花名:范禹)和負責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陳麗娟(花名:淺雪)均為80後。

吳澤明在2017年2月成為阿里新增的集團合夥人,是2016年以來每屆雙11的總技術負責人;淺雪負責的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原隸屬於阿里平台技術事業群,後劃歸到阿里達摩院,主要負責研發消費級科技產品,包括智能音箱、電視盒子、投影儀等。

大膽啟用年輕人,體現出阿里核心決策層對高管團隊“新鮮血液”的重視。阿里方面表示,其所有戰略的核心正是人才戰略,因而帶來了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和獨特的人才培養機制,為阿里巴巴經濟體持續保持活力和創造力。

兩個月前,騰訊也剛剛進行了成立19年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這種組織架構大變革幾乎每七年才一次,業界有觀點戲稱這是騰訊的“七年之癢”:2005年,騰訊采取了橫向事業部製;2012年,為應對移動互聯網浪潮,騰訊又將事業部製更新為事業群製。

今年9月30日,根據騰訊公布的調整方案,其事業群將“由七變六”,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將被保留,而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則會被取消,同時還將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所有業務部門將按照新的業務群框架進行重新整合。此外,騰訊還將成立一個技術委員會,為各事業部提供支持。

成立技術委員會,將技術作為中台為個事業部提供支持,這一戰略變動,騰訊比阿里晚了整整3年。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騰訊事業群有大幅調整,主要長官班子並沒有明顯代際變化,核心仍是馬化騰、劉熾平、任昕宇、張小龍、湯道生、盧山。對此,積極的評價是保持管理的連續性,不同的評價則是:“換架構不換人,這一仗的基因怕是沒有變。”一位基金投資人告訴《財經》記者。

一位基金管理合夥人對《財經》記者表示,每一次危機都要看這些公司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團隊、調整自己的戰略、包括調整長官者自己的一個心態。“騰訊的人員沒有動,所以我覺得這個不一定是一個最完整的調整,我覺得人不調整其實是很難的。”

阿里和騰訊在組織架構更新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人的調動,敢於啟用年輕人擔任管理層是阿里的人才戰略特色。

去年年底,張勇任命靖捷出任天貓總裁、蔣凡出任淘寶總裁,其中蔣凡作為85後,其升任總裁受到業界重視,張勇對其的評價為,“蔣凡加入阿里的幾年,始終保持創業者的衝勁,有敏銳的消費者洞察和產品洞察,在整個淘系無線化更新過程中起到了核心驅動作用。”

最新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合夥人中,有兩位80後合夥人(范禹和螞蟻金服副CTO胡喜)。截至今年9月,阿里管理幹部和技術骨乾中,80後已經佔到80%,90後管理者已超過1400人,佔管理者總數的5%。此外,在36位合夥人中,女性佔三分之一。

張勇認為,新一代更年輕的業務長官層,將帶來新的面向未來的思考方式,“他們將發力推進阿里巴巴數字商業作業系統,幫助品牌、企業和商家創造出基於數字時代的新生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