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A柱礙眼擋視線,為何不弄成透明的呢?

相信絕大多數司機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開車直行、轉彎的時候總會因為A柱盲點問題而影響駕駛,甚至在車速較快時,不易察覺盲點的路線情況,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碰撞事故。那麽有車主會質問,為何工程師在車輛開發初期不直接將A柱設計成透明的呢?這樣不就大幅避免了盲點問題?

在現實社會中,每年因為汽車盲點而導致的交通事故多達數萬起,其中貨車等中、大型車輛佔比最高,這必然牽扯到汽車設計、工程研究、路線交規等問題,其中決定這一關鍵的因素仍是車輛本身。

事故一:

動圖中黑色車輛在倒車時不慎將兒童撞倒。

事故二:

淡藍色小車在轉彎的時候因盲點問題不慎撞倒年輕小夥,當場失去知覺。

事故三:

同樣因盲點問題,駕駛橙色大貨車的司機在短時間內無法判別車頭的情況,不巧碾壓電動摩托車。

你提的工程師早已想到

既然汽車A柱對行車安全如此重要,那為何不改換成透明材質呢?其實,早在上世紀末,以歐洲、美國、日本為首的國家或地區已經開始探討汽車A柱問題,大致的修改思路就是保證美學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小A柱面積,以提高更寬的視野。不過這種設計又面臨著另一個問題,如果全把A柱做得細小,勢必會影響車輛的安全性能,哪怕採用了高強度鋼也顯得不堪一擊。

另外,也有不少工程師表示:汽車A柱引發的盲點問題是可以主觀緩解的,駕駛者通過座椅調整的形式來達到澤中的角度,從而獲得更多的路面資訊。當然,也可採用“小三角窗”、“倒Y狀”的形式來提高視野。

透明A柱製造難度高、成本高

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敢用全透明的A柱設計,即便是高強度的鋼化玻璃在應力比較集中的情況下極易發生破裂,這樣會使A柱連接失效,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證。所以,許多車企都不願意冒險,無論是製造難度還是成本因素都舉步維艱。

透明倒沒有,但“偽透明”很多

作為汽車安全界的鼻祖之一,沃爾沃在2001年就推出了SCC概念車,該車在A柱上採用了液晶屏設計,螢幕相對的外頭則是一些攝影輔助系統,只要車輛處於啟動狀態,左右A柱上的液晶屏能夠實時反饋路線情況,緩解了因盲點而導致的交通事故。不過遺憾的是,該車僅停留在概念階段。

2014年,捷豹路虎公布了自家最新研製的“360 虛擬城市風擋系統”,這項技術與早前的沃爾沃SCC概念車相似,不同的是這套虛擬城市風擋系統與雲端相連,並且可以顯示停車數量、加油站等實用資訊,當你直視前方的時候A柱上的液晶屏會自動熄滅,以便減少能耗,而轉頭的時候則會開啟。不過,官方並沒有透露具體的量產時間。

未來減少盲點還有哪些措施

一、豐田物理光學A柱

目前,豐田已經在美國申請了“透明A柱”的專利,這種技術有別於電子化,它主要採用了物理光學的折射原理,把不透明的物體轉變成“透明”,並用特殊的結構來代替以往的A柱設計。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無需擔心電子器械的故障問題。

二、多棱片A柱結構

在滿足A柱結構強度的同時採用多棱角造型,這種形式大幅降低盲點視野,很可能是未來汽車的主要研究和發展方向,至於車企具體採用何種圖案、材料,相信不久以後就會付諸實踐。

三、BSM盲點警示系統等

如今,15萬以上的自主品牌多大都配備了BSM盲點監測等輔助系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減緩A柱的盲點“壓力”,在不破壞原有車身結構的同時提高了安全性能,這也是廠家樂意使用的解決方法。

文末總結

汽車A柱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雖然暫時還沒有出現具體的使用價值,但絲毫不影響各大廠商對汽車安全的重視。除了車輛本身,人為因素也是決定汽車安全的關鍵之一,廣大司機在駕車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心眼,轉彎時務必慢行,時刻留意盲點的情況,以免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