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熱點丨茶商採購100公斤卻能賣出2000公斤,誰在炒作普洱茶?

圖片來自網路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bao

普洱茶因具飲用價值、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於一體,近年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2018年4月13日,昆明一茶葉市場內銷售的普洱春茶。視覺中國 資料

今年普洱茶頭春茶採摘季剛剛結束不久,但在茶葉店鋪裡,各種號稱幾百年的古樹茶已琳琅滿目。


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經過多年發展,普洱茶價格不斷被炒高,由此也引發行業亂象叢生。比如,一餅(357克)班章,經過銷售商更換上「華麗的外衣」,身價立漲十幾倍;比如,一年的古樹茶產量不超過5000噸,而一家從事產品包裝、印刷設計的個人公司,僅在四個月裡,就印出500噸的古樹茶包裝;再比如,茶商採購100公斤古樹茶,卻能賣出2000公斤的量……


這種變了「味」的普洱茶,還是能「喝」的茶嗎?誰在為市場炒作「推波助瀾」?過分炒高的價格對整個行業發展又有何影響?

普洱茶炒作蔓延


隨著2018年新季春茶的上市,普洱茶再次因價格被熱炒吸引眾茶友目光。
「我們對外的批發價是150元一餅,上海、廣東、福建、北京等地的銷售商買回去之後,換上印著百年古樹茶的包裝,一餅能賣到一兩千塊。」一位雲南地區普洱茶加工貿易商在談起班章時向記者說道,普洱茶中走貨比較好的當屬班章和冰島,這兩個屬於經典品。


「我們這邊很多加工商都是從茶農處直接收購茶葉,經過加工處理過後,通過全國各地的下遊銷售商來售賣。」上述雲南地區普洱茶加工貿易商說,他們自己的銷路比較狹窄,主要依靠各地分銷商來散貨。


不僅如此,近兩年,普洱茶圈更是拍出「天價古樹茶」。每年春天,在雲南普洱茶主產區會進行古樹茶拍賣活動。在2017年3月,一棵號稱有1280年樹齡的老班章「茶王樹」,頭春價格一度創下32萬元一公斤的天價;而在今年,這一紀錄再次被刷新,市場上傳出「茶王樹」、「茶皇后」頭春茶分別被每公斤68萬元、46萬元收購。


「一公斤幾十萬元的普洱茶價格確實比較誇張。」雲南臨滄凡草集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正的古樹茶因產量比較有限,價格相比一般的台地茶、小樹茶要貴很多。


數據顯示,2017年雲南省普洱茶產量13.9萬噸,古樹茶產量不超過5000噸,佔比不足4%。然而,市場上,普洱茶包裝上多數都打著名山古樹、老樹、大樹的字樣,唯獨不見小樹茶。


身兼國家高級評茶師、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普洱藏家」品牌創始人的魯文鋒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說,今年老班章村頭春茶收購價在9000元左右每公斤,附近村寨的普洱茶毛料也水漲船高,不斷刷新曆年山頭毛料的最高成交價。


從自己13年多的貿易經驗來看,李建山認為,目前優質的普洱古樹茶一公斤兩萬元左右屬於正常價格範疇。


「儘管價格昂貴,老班章茶卻依然供不應求。」魯文鋒說。


縱觀國內其他茶區和茶類,像普洱茶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的情況並不多。普洱茶緣何獨被炒作?


魯文鋒解釋稱:「普洱茶與其他茶類不同,其獨特的曬青工藝,造就了普洱茶特有的後發酵轉化特徵。因此,隨著存放年歲的增長,普洱茶的香氣、滋味與口感都在逐步發生變化,也就是所謂的『越陳越香』。這種特質也成為普洱茶的價值『生命線』,或者可以說是普洱茶與生俱來的『存茶』金融屬性。拍賣會上屢創記錄的天價普洱老茶,更加印證了普洱茶『越陳越香』後的升值價值。」


實際上,在茶圈,炒普洱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十幾年前已經興起。
「2006年起,將普洱茶作為投資的現象開始蔓延,行業有一句流行的話叫『存錢不如存普洱茶』,這吸引了大量人群與資金參與,並逐漸衍變成一個火熱的金融產品。」魯文鋒表示。


誰「捧紅」普洱茶


普洱茶產業是從2000年左右發展起來的,先後經歷了2007年、2014年高峰與谷底,並從2014年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此後普洱茶消費市場也正式進入爆髮式增長期。


從默默無聞到名聲大噪,誰「捧紅」了普洱茶?


普洱茶因兼具飲用價值、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於一體,頗受消費者青睞,消費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2018年普洱茶產量達17.2萬噸左右,相比2017年的15.7萬噸有所增加。


「高端的普洱茶,尤其是陳年普洱生茶,以及一些名山老寨的普洱茶,比如老班章,因為產量比較小,且品質較好,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升上去了。」魯文鋒表示。


李建山表示,一些小眾茶玩家,他們對茶葉品質要求高,對產區、原料採購進行嚴格篩選,注重生態環境,嚴控農藥殘留,因量比較少,價格就被抬升到很高水準。


除了專業玩家外,市場上還不乏工業化生產企業為普洱茶價格熱炒「搖旗吶喊」。


一般來說,紅酒看山莊,普洱看山頭。由於不同的山頭氣候、海拔、光照等不同,普洱茶的品質也不盡相同,近年來也吸引不少茶商追逐「山頭茶」。


「一些企業為了一味地追求品牌效應,一邊不斷地進行工業化生產,將不同地區、不同山頭的茶葉進行拚配做成茶餅,這種也叫作『拚配茶』或『百家茶』,另一邊則不斷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包括推出茶文化的刊物,將普洱茶說成能喝的古董、可以減肥和養生,甚至還會參與到慈善義拍等大型活動中。因此,助推了普洱茶價格熱炒。」李建山表示。


據李建山回憶稱,2012年的時候,身邊的相識茶商大多還是以做純古樹茶為主。不過,近年來,一些商家為了追求高利潤,不惜將小樹茶混入其中,以次充好「摻假」售賣。「以冰島茶為例子,一家以做產品包裝、印刷、設計的個人公司,僅在2016年3月-7月,就印製了500噸的冰島古樹茶包裝。另外,一些茶商可能隻從茶農手中採購100公斤古樹茶,轉手加工後就能賣出2000公斤的量。」


不僅如此,在拍賣會上,價格也經常被「動手腳」。「在不少拍賣活動上,上家、下家都會聯手演好戲,通過不斷抬升價格,營造熱炒氛圍,吸引他人跟風。很多所謂『天價"拍賣隻不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介紹,魯文鋒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在與茶打交道20年裡,他總結出一些目前的行業發展亂象。「普洱茶是非標準產品,整個行業良莠不齊,大概有四種亂象:其一,新茶做舊,仿冒老茶,陳年普洱茶年份鑒別混亂;其二,茶原料品質堪憂,或以小樹茶甚至台地茶充當古樹茶,或將普通山頭茶混作名山古寨茶;其三,製茶工藝背離傳統,以烘青茶當作曬青茶來賣,破壞普洱茶品質,不適合長期存放;其四,各種『無名品牌』、『三無產品』出現在市場上,且沒有品質檢測標準。」


「釜底抽薪式」傷害


「過度炒作的宣傳和銷售,對於普洱茶行業來說,將是釜底抽薪式的永久性衝擊。」魯文鋒說,過分的炒作,只會將普洱茶行業引入歧途,導致市場的畸形發展。


「公司以前開過網店,一餅冰島茶的定價大概在3000-8000元,但在其他網店中,一餅茶才買到十幾塊甚至還包郵,無奈之下只好關掉網站,退到線下做實體消費體驗店,鼓勵客戶品嚐比較後再買。」李建山表示。


「就像拍賣會上動輒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一餅普洱茶,只會給消費者造成普洱茶價格貴的觀念。」北京馬連道一家經營普洱茶的經銷商向記者表示,很多客戶來買茶時對價格的關心程度高於品質,這樣長期下去就會慢慢喪失茶葉「喝」的價值。


對於老百姓來說,魯文鋒表示,脫離了普洱茶實際價值的過高炒作,首先會傷害消費者,使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隨後還會使得普洱茶供求發生逆轉,一旦供大於求,就會造成茶葉價格下跌,進一步波及到毛茶原料的暴跌,嚴重打擊茶農的積極性。這不僅會傷害現有市場,還會阻礙潛在的市場發展,對整個行業將會造成巨大、長久的傷害,也可能會使得行業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想要改善行業的亂象現狀,首先就要知道是什麼原因致使亂象的發生?


「價格被過分炒高主要是因為行業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沒有統一的價格標準,各家各定各價。」李建山表示。


魯文鋒認為:「普洱茶市場自2000年左右逐步形成並發展至今,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成熟的品牌格局,也沒有形成健康、穩定、合理的品質體系。


在此背景下,魯文鋒呼籲,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及時對普洱茶市場進行規範整頓,並進行有效引導;另一方面,茶友也應加強普洱茶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相應的知識積累與辨識能力,避免購買到「學費茶」。此外,普洱茶市場應該建立起一套規範的信用體系,來支撐行業的健康發展。比如,從源頭上對普洱茶品質及價格進行規範;對原料、生產、倉儲各個環節都要有嚴格且可執行性高的標準等。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台發布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官方網站:

新聞熱線:010-68232904

廣告熱線:010-63703066-806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