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代的用兵之道:貴族精神

作者:QL

古代中國的對外用兵之道是什麽? 貴族精神。

什麽是用兵的貴族精神? 曰: 先禮而後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仁道",給對手以尊重,也許能勝,也許是敗,但中國人就是有這根深蒂固的大爺脾氣,輸也輸得起。

這貴族精神相對應的是痞子作派 (不能糟踐了這"精神”二字),前者要擺譜兒,後者以利字當先而不擇手段。

扯得雲裡霧裡的不易懂,不妨舉例說明。

這貴族精神早在商周時期就有所體現。商居中原為上國,同期的周族在今陝西一代,由於農耕業的發達,已經是強大的屬國,完全有能力對商的地位構成威脅。而在末代天子帝辛(紂王)期間,就是這位被後人罵成"十惡不赦"的"暴君"的人,竟然將周族的首領姬昌 (即周文王) 擒而不誅。姬昌住著館驛,還能在囚禁之地演繹出"八卦"和《周易》。為何? 只能是因為紂王的心慈手軟,未起殺心,這樣殺姬昌 勝之不武。

但是這種譜擺得有些過頭了。周族的首領姬發後來趁著商國大軍東征而朝歌(注:殷商的國都,在現今河南省安陽市淇縣)空虛之際,領兵自孟津(位於洛陽市西郊)北渡黃河,直取朝歌。在朝歌西南的一場牧野大戰的成功"斬首"行為,使紂王的性命和家國不保。不僅如此,帝辛在後世成為身敗名裂的千古第一帝王。因為自周以降的中國歷朝歷代都奉周天子為明君聖主的楷模,自然得為武王"重塑金身"、打造成正義的化身,那紂王也只能被顧全大局,給周天子當托兒了。

這貴族精神被商國的子孫們繼承了。當時周滅商之後,並未將商人趕盡殺絕,而是將一部分商族遺老由朝歌一帶返遷回他們祖先的原籍,立為宋國 (現在的河南商丘市縣)。記得當年,曾經批判過"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當時只是簡單地將它解讀為"複辟資本主義",其實仔細體會一下,裡邊包含的就是貴族精神,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自古商人畏天而周人製禮,此所謂也。

商人後裔在宋立國,到了東周的春秋時期,這種代代相傳的貴族精神卻使宋國吃了大虧,以至於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成為了軍事上的笑柄人物。當時,宋國於與楚國相爭,宋軍守河防,嚴陣以待,而楚軍自南來,渡河北攻。作為一般軍事行動常識,半渡而擊是上上策,或者至少在楚軍上岸後立足未穩之時出擊則仍可佔優勢。但是,模範貴族宋襄公對這些建議均拒絕采納,非要等待楚軍列陣完畢再開打。結果是楚軍大勝,宋軍大敗。

這就是在軍事上的貴族精神在那個"春秋無義戰"的時期的戰果。其實,何止是春秋無義戰?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寫的,有多少勝利者在事後把自己包裝成了正義的化身?

話說回來,這貴族精神可是咱中國人自古以來所繼承了的財富,所謂"天佑中華", 這可不是捕風捉影的瞎說。不信?聽俺地主往下說,人類有史以來的四大文明,我中華文明成了碩果僅存。為何? 聽地主給各位引薦一位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乃貴族範兒商人之後裔。

這位說了,孔子不是山東人嗎?沒錯, 孔子是魯國人, 現今的山東曲阜。當年批孔、打砸孔家店時,這榮譽可以讓山東人獨享。但是現今不一樣了,孔夫子又被平了反,給恢復名譽成了聖人。不僅是給平了反,還成了一張中華文明的金光閃閃的名片,整個地球村裡到處都在辦孔子學院。所以,地主也得請孔老夫子給俺河南人長長臉。孔子祖籍在宋,現今河南省夏邑縣,其父移民到了魯國,生了仲尼,而其祖上歷代是宋國貴族。再往上溯,其祖乃來自殷,現今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的豫北。當然,這些是文化層面的事,與軍事並無直接關係。

再回來說兵法。從紂王、宋君的例子來看,貴族精神作為兵法,還得考慮周全,考慮其實力對比和戰術的操作性。下面的戰例也許能說明一二,就是避退三舍。

晉國是周朝的一個大諸侯國,它在中國歷史的劃分上有標誌性的意義。整個周朝的歷史被分為西周和東周兩階段,以周幽王寵褒姒、烽火戲諸侯引來內亂為西周的終結,以周平王東遷洛陽為東周的開端。而東周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以晉國分裂為趙、魏、韓為分際線的,史稱"三家分晉"。但晉國的強盛卻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三要素中僅佔其二,天時與地利,"人”卻是不和。這裡不說為何趙、魏、韓三家合謀滅了智氏而"三分天下",單表晉國的中興之主晉文公重耳的一段故事,取自馮夢龍的名著《東周列國志》。這本書的文學、史學、軍事學、厚黑學價值都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之上,特別是談到中國軍事謀略,它相當於宋趙普以製天下的“半部《論語》"。

話說晉主得瑟,后宮專寵而廢長立幼,晉國公子重耳被迫在國外流亡,十幾年後終得以回國繼承爵位。這期間重耳先後得到了齊國和楚國的庇護和支持。但是,別忘了許多人是施恩圖報的,美其名曰"感情投資",而楚王就是這樣的一位君子。置設宴為重耳餞行之際,楚王問重耳道,咱家為你小子復國出了這麽大的力,你拿啥報答咱家? 那重耳是實誠人,也頗有些韜略,他既沒有像楚國期望的那樣,比如割一塊肥地給楚國,也沒有像某些人那樣來一句什麽‘大恩不言謝’啥啥的,而是鄭重許諾,若是將來晉楚兩國失和而交兵,他將讓晉軍避退,以報楚王今日之恩。這是重耳的"貴族精神",一個成語‘退避三舍’由此而來。

晉文公重耳當國期間,後來還真發生了晉楚失和而交兵的事。當時楚軍自南來,晉軍居北而守,楚軍兵鋒所到之處,晉軍聞令而北撤 (注意,並非是“望風而逃”)。楚軍繼續向北攻,而晉軍接著轍,如此這般三攻而三撤。

諸位! 這可不是晉軍一個個慫包軟蛋的害怕南蠻子,而是晉文公的君子肚量和治軍有方。有人問了,難道說那時沒有憤青? 有,還很多! 晉軍積聚了足夠的憤青情緒,不再撤了,與楚軍決一死戰,大獲全勝,滅了入侵的楚軍。詳細的戰況,人數、將領姓名等等這些枝葉小事,諸位可以去讀《列國》原著,百度和谷歌上也一定有。這裡隻說一下晉文公的謀略。既然曾受大恩於楚國,兩國交兵時晉國的謙讓是必須的,不然怎顯得王家貴胄的風度 (注: 晉國國君乃周天子一族,姬姓,與楚國相比,“根正苗紅")? 這是戰略問題。但戰略目標卻是歷來由戰術得當而實現的,毛偉人不是也說了嗎? "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重視",不然他憑什麽說鐵木真大帥 "隻識彎弓射大雕" 尼?

回到晉軍的謀略,其實也簡單,打的是楚軍的後勤補給。這三攻三轍,楚軍深入晉國疆域之內,一路上的消耗且不說,這後勤補給線越拉越長、越拉越細,早成了疲憊之師,別說是白米飯、武昌魚,恐怕連地瓜秧子也沒得吃了。而反觀晉軍,在自家地盤上打仗,後勤支援根本不成問題,什麽刀削面、老陳醋,"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應有盡有。

類似的戰例在東周時期很多,可以看出什麽是“仁義之師",“仁義之師"這塊招牌有多麽重要,不僅是在軍事上如此,宮廷裡的王位之爭也是如此,比如說鄭國的寤生(鄭莊公)與他兄弟公子段的爭鬥,有興趣咱另外開篇。總之,好戰者必亡,而忘戰者必危,這應該是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和戰爭史裡沉澱出的精華。

“好戰"不符合中國傳統的貴族精神,因好戰而亡者比比皆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