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氏孤兒被屠殺全家後再次回歸,全靠晉國出了位新霸主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風起長林

傳統意義上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就晉國而言,人們最熟知的莫過於晉文公重耳飄零十餘載,輾轉數國,虧得一幫輔臣忠心耿耿侍奉左右,才最終謀得霸業。

重耳之後,似乎就不再有特別耀眼的君主登上舞台,重振霸業,直至最終三家分晉,開啟戰國序幕。

但閱讀史料後發現,春秋時代的二百餘年中,雖然齊桓公為首霸,但桓公死後,齊國便一蹶不振,真正意義上的爭霸是在晉楚兩國之間進行。

作為爭霸戰中的一極,倘若沒有靠譜的長官,又怎麽和南方野心勃勃且疆域廣大的楚國相抗衡呢?

事實上,在晉文公之後,晉國歷史上出現了兩位無可匹敵的人物,一位是躊躇滿志,殺伐果斷的厲公,一位則是年輕有為,軍治萬乘、縱橫捭闔的悼公姬周。

公元前575年,為了爭奪鄭國,晉厲公派兵與楚軍在鄢陵交戰。此戰中晉軍大勝,楚共王的眼睛被射傷,厲公十分得意。

為了進一步樹立自己的權威,他開始著手翦除晉國內部的權臣貴族,先是誅殺伯宗,後又除掉三郤,最終激化了宗室與強卿之間的矛盾,雙方兵戎相見。

結果晉厲公本人被欒氏和中行氏殺害,整個晉國政局陷入了一片血色的混亂之中。

國不可一日無君,欒書、中行偃等人弑殺晉厲公之後,派人前往洛邑,迎接居住於王畿的晉襄公曾孫姬周回國繼承君位。

此時的公子姬周只有十四歲,換到今天不過是初中生的年紀,但他聰慧早熟,深知自己勢單力薄,環境險惡,根本無法和前朝飛揚跋扈的大族相抗衡。

甫一即位,姬周便誅殺了夷陽五、長魚矯等擾亂晉國政局的七名嬖臣。

這七個人是晉厲公生前的心腹,殺掉他們,一方面可以樹立自己的君威,又無意中表示自己與前朝劃清界限,給欒書、中行偃吃了一顆定心丸,手段可謂高明。

為了破除欒氏等大宗權傾朝野的局面,姬周采取了分權的策略,他恢復了某些沉淪卿族的地位,包括范、韓、趙和魏等數家,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趙氏的趙武和魏氏的魏絳。

趙武正是被影視和文學不斷演繹的趙氏孤兒。

童年時代的他,親歷被晉景公誅殺滿門的慘禍,作為輔佐文公霸業重臣趙衰的後代,趙武在隱忍中成長為一個俊秀博識的青年,得到了悼公的賞識,被破格從新軍佐一口氣連升五級,提拔為上軍將。

而魏絳作為執掌軍法的司馬,不僅在執法方面嚴毅方正,還打破傳統,提出了主動和戎的方略,與多年交戰的無終等部族修好,為悼公圖霸中原鞏固了後方。

當然,悼公也並未像父祖那樣對舊宗族揮起屠刀,而是讓它們彼此製約,共同為晉國大業效力。

內部穩定之後,這位眼光長遠的青年君主為了在中原一爭雌雄,馬不停蹄地燒了三把火,瞬間把宿敵楚國燒了個灰頭土臉,好久都喘不過氣來。

第一把火:援宋。作為商朝後裔,在肥沃的土地上養育出墨子、莊子和惠子等大思想家的宋國,卻始終是個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唯一一位有希望當上霸主的宋襄公卻偏偏要搞什麽仁義之師,結果被楚軍在泓水吊打,含恨而終。

此後宋國一直生活在楚國的淫威之下,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悼公援助宋國抵抗楚軍的攻擊,就等於阻斷了楚國進軍中原的東北門戶,令其不得不重尋出路。

第二把火:扶吳。春秋時代的吳越地區,還是生產力極不發達的蠻荒之地。到了春秋末期,吳王闔閭能迅速崛起,甚至攻入了楚國都城,上演了伍子胥鞭屍復仇的戲碼。

除了其自身依靠孫武等重臣的改革之外,也離不開晉國長期以來的扶持。

如果說宋國是楚國北上的門戶,那麽吳國就是其背後的芒刺。有這位佔據姑蘇的小弟搗亂,楚國就不得不分兵防禦,束手束腳,無法施展。

第三把火:吞鄭。鄭莊公可謂春秋時代第一位敢於挑戰周天子的男人,他箭射周桓王,後世稱“小霸”。

可惜莊公逝後,鄭國後繼無人,疆域再難擴展。加之其地處豫中北,乃是中原腹地,自然就成為了大國蠶食的對象。悼公之前的晉楚爭霸,主要就圍繞著鄭國的附屬問題展開。

公元前572年,堅決與晉國為敵的鄭成公壽終正寢,而楚國又恰好發生了公子申與子重、子辛爭權的內亂,自顧不暇,無力出兵。

時不我待,悼公旋即與齊魯曹等多國聯軍合兵攻鄭,並在虎牢築城。虎牢地處溫縣之南,地勢險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將虎牢納入掌中後,晉軍就可以逸待勞,朝發夕至,對鄭國的側背構成嚴重威脅,可見悼公雖然年輕,但戰略眼光已經十分老辣。

三把火燒過之後,晉悼公已經牢牢把握住了戰爭的主動權,而楚國卻只能左支右絀,疲於應付。

但悼公的戰爭藝術還未展示痛快,他將上中下三軍、新軍以及諸侯的盟軍分組成了三個軍團,輪流出征,對楚國玩起了車輪戰。

眼看著楚國國力大損,戰略上也計無所出,鄭國小弟無奈,只得徹底倒向了晉國。

到此為止,晉悼公中原新霸主的地位已經無可爭議。

史載公元前562年冬季,悼公與鄭、魯、衛、齊、宋等諸侯會盟於鄭地蕭魚,訂立盟約,楚國無力北上,中原戰局趨於穩定。假以時日,悼公或許會超越先祖重耳,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不假年,蕭魚之盟僅僅四年後,年僅30歲的晉悼公猝然長逝。人算不如天算,他的離去,對春秋末期的天下產生了深遠影響。

原本被他努力維持的晉國內部大族與宗室之間的脆弱平衡被再度打破,各股勢力之間的傾軋爭鬥愈演愈烈。

晉國再也無法擰成一股繩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終於在一百年後被韓趙魏三家所瓜分。

而楚國在百餘年中雖先後敗於晉國和吳國,卻在楚昭王的奮鬥之下得以復甦,並和其他六國並列戰國七雄。英年早逝的悼公,宛若一顆燦爛的流星,劃過天際,卻終究消失在茫茫夜空。

參考資料:黃樸民《晉悼公複霸》,童書業《春秋史》,司馬遷《史記·晉世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