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億抑鬱症,卻只有130萬心理人的時代!

文:心榜

最近 Lancet 上的一份報告引起心理服務行業人士的極大關注,報告指出:全球日益嚴重的精神健康危機或許會給公眾、社區,以及全球經濟帶來持久的危害。

全球精神健康到底存在怎樣的危機?

這個危機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中國心理和精神疾病狀況處在什麼階段?

壹心理團隊從 Lancet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其它心理健康研究文獻,給你詳細呈現全球以及中國的精神健康狀況,以及需要面對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每年都會公布一系列關於疾病、殘障和死亡的大數據。

報告指出:全球約有 300 000 000 三億 人患有抑鬱症,5000 萬癡呆症患者,2300 萬精神分裂症患者,6000 萬躁鬱症患者。

從 2005 年到 2015 年,抑鬱患者人數上升了足足 18%。抑鬱症已然成為了導致 「人類殘障」 的第一大因素。[1]

今年下半年,WHO 發表了一份最新的 「全球各國疾病和殘障情況」 排名表。[2]

在看排名之前,先來問問你:在你印象中,我國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情況,在全球範圍內和所有國家相比,算是比較好的、還是差不多在平均線上、又或者是比較嚴重的?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介紹 WHO 開發、並在全球推行的一項大數據統計標準:

失能調整生命年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簡稱 DALY。

WHO 認為:評估任何一種疾病與殘障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單看它會折損多少年的壽命是很片面的。若是看治療的過程會花費多少金錢,這也會因為各地的治療標準和定價不同,導致無法客觀公平地呈現全球的比較數據。

於是 WHO 聯合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共同研發了 DALY。DALY 計算的是:

當某一國家的人因為一項疾病或是殘障,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的年數,以及過早殞命損失的本來還可以活的年數。

舉兩個例子你就懂了。假設按照往年的大數據,我國公民的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是 80 歲。

老王於 70 歲被診斷出肝癌晚期,1 年後不治身亡。

老王的失能調整生命年 DALY = 在肝癌中痛苦度過的 1 年 + 去世時離80歲預期壽命還剩下的 9 年 = 10 年。

小明於 20 歲罹患抑鬱症,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正確的引導,痛苦地掙扎了 2 年,於 22 歲自殺。

小明的失能調整生命年 DALY = 在抑鬱中痛苦掙扎的 2 年 + 去世時離80歲預期壽命還剩下的 58 年 = 60 年。

把我國罹患各類疾病、遭受各種殘障的所有單人 DALY 加和,就得到了我國的 DALY 總數。

用公式來表達就是:失能調整生命年 DALY = 因疾病和殘障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的在世年數 YLD + 過早於預期壽命之前死亡時喪失的生命年數 YLL。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的公式圖解
原圖 by Planemad,譯製 by 壹心理

DALY 包括的不僅是英年早逝失去的生命,更包括了痛苦生活的、品質低下的那段在世年歲。世衛組織認為,DALY 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精準和全面地理解一個國家正在經受的 「疾病負擔 disease burden」。

因此,DALY 越高的地方,這裡的所有人、小到每個患病的人和他們的家屬、大到整個國家的醫療系統等,要為這些人承受的負擔,也就越高。

OK,明白了 DALY 是什麼,我們就能來看看世衛組織發表的大數據了。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解讀方法:2016 年我國疾病負擔總值為 376370.9 年(即全國人民在痛苦中度過的低品質生命年數 + 過早死亡的年數總和)。

這是把所有生理、心理、精神疾病都放在一起的國際排名,我國已經排在第二位。

我國的 DALY 疾病負擔總值,是世界第二。我國的 GDP,國民生產總值,也是世界第二。隻不過,GDP 比我們高的美國,DALY 比我們低。

除了要關注 DALY 總值外,也更要看和心理健康有關的數據。我們下載了世衛組織的詳細數據,用 EXCEL 表篩選了 「心理和精神疾病分類 DALY 」。

結果,排名變成了這樣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這大概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我國在哪個世界排名中摘得 「桂冠」,覺得最震驚、最難過的時候了。

這也就是說:單看心理和精神類的疾病負擔排名,我國位列世界第一。

從 2000 年開始,WHO 用 DALY 研究和跟蹤各國疾病負擔、已整整 18 個年頭。如果大家都知道了、重視了這個問題,我國的排名自然不會這麼高了。

不過到這裡,我們還不甘心!我們覺得 DALY 總量多,也許是因為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導致的!這年頭,GDP 都要看人均,DALY 也要看人均!

於是我們重新做了份表格,按人均 DALY 重新看全球排名,結果是:

在全球 183 個 WHO 成員國中,心理和精神疾病分類,我國 2000、2010、2016 年的排名分別是 #74、#73、#81 位,算是在全球中等水準。

但如果細分到抑鬱症,我國 2000、2010、2016 年的排名分別是 #73、#49、#61 位,已經妥妥進入了全球抑鬱症人均負擔最重的前三分之一。

回看過去這一年各大心理和健康板塊的公眾號,「抑鬱症」 也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這說明兩點:

一、就像 DALY 的數據所呈現的:我國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推動這層發展的每一個普通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當 「所有人的生活都在變得更好」 之時,「我不能落後」 的焦慮和恐慌絲毫沒有減少。

而在所有導致抑鬱的原因中,在其他因素都相對持平的情況下(比如:抑鬱的基因遺傳短期內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這些與日俱增的壓力和焦慮、及其對應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加劇我們的抑鬱情勢。

二、當經濟情況改善、我們的基本衣食住行得到滿足之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於是也就越來越關注抑鬱症這類話題。

會不會覺得這些數據有點 「太誇張了」?其實,除了上面世界衛生組織列舉的 DALY 數據,這裡還有一組騰訊健康網、以及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提供的數據,個個戳心:[3]

我國的自殺率,2012 年的數據為每十萬人中有 7.8 人自殺;

按我國人口超過 13億 來計算,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至少是 13萬,再加上自殺未遂的人數至少是實際死亡人數的 10-20 倍,採取自殺行為的人可能鋼彈百萬;

在所有自殺死亡的人中,40% 在施行自殺時患有抑鬱症;

情感障礙患者的自殺死亡風險是其他精神疾病的 4-10 倍,重性抑鬱患者的自傷行為終身發生率鋼彈 86.8%

……

有句話說:「現代人的崩潰,都是悄然無聲的。」

我們也許並沒有能力去拯救一個已經崩潰的靈魂,但心理學告訴我們:至少在一個人崩潰之前,儘管無聲,也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 「求救信號」。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感知到。

事實上,我國已經越來越重視大眾心理健康,近年來不斷頒布相應政策,正在向著 「全民心理身心雙健康」 的目標大踏步邁進。

我國近年來越發重視大眾心理健康,相應政策相繼頒布。

例如:2015 年 10 月 「十八屆五中全會」 明確提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201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要求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範化管理。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能讓我國的心理建設更上層樓,也讓每個靈魂都被看見、都找到自己的歸屬。

心理學長夜將逝,中國 130 萬心理人請做好準備,我們一起去遠方!


References / 參考文獻資料:
[1]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s topic on Depression. http://www.who.int/topics/depression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Disease Burden metrics (2018).
[3] 騰訊健康網、北青網(2015)。《我國抑鬱症患者超過2600萬人 自殺死者四成抑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