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灣區房企轉型提速 創新發展成突破短板“關鍵”

本報記者鄭炳巽陳靖斌廣州報導

“企業應該是大灣區建設的主體,我們要把這個主體做大做強,特別是在創新方面要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是決定大灣區發展的關鍵。現在應培育更多的科技創新主體去參與國際競爭,產業分工,使得企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這是大灣區建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提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關鍵所在時,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向記者如是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推動下,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逐步摸索產業延伸、轉型的發展脈絡,而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生態、生活以及生產等多個方面更將迎來創新與蛻變。

提前布局搶佔先機

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了眾多企業來此布局“淘金”,其中有不少品牌房企的身影。

“基本上百強的房企,近年來在大灣區布局的動作頻頻,對這裡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因為這裡是未來樓市增量市場主要集中的區域。”近日,在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對房企的吸引力時,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如此對記者說道。

年初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公布,讓粵港澳大灣區9城2區成為關注焦點。《規劃》指出,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也正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了眾多企業來此布局“淘金”,其中有不少品牌房企的身影。

“就萬科而言,任何有助於提升大灣區經濟活力、生活環境的嘗試,我們都會以恰當的方式積極參與,融入大灣區建設,謀劃高質量發展,為大灣區發展做出貢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下稱“萬科”)方面近日向記者表示,目前其已經進入了珠三角包括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在內的7個城市,香港的項目也已於2018年上市並熱銷。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下稱“碧桂園”)在這方面亦在加碼。“截至2019年6月底,集團位於大灣區內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3467億元,可售建築面積約2457萬平方米,潛在的權益可售資源達5519億元,權益可售資源合計8986億元。”相關負責人透露。

記者了解到,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碧桂園已獲取權益可售資源達225億元,潛在權益可售資源達1961億元。2019年上半年,碧桂園國內權益合約銷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佛山、廣州、惠州、清遠和東莞。

“土地儲備充裕,整體分布均衡,意味著公司發展後勁充足,業績增長有強力支撐。”碧桂園方面向記者表示。

除了兩大頭部企業之外,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3377.HK,下稱“遠洋集團”)方面則透露,粵港澳大灣區擁有的土儲將近五分之一。相比之下,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下稱“新世界中國”)將更多的重心押注在這裡,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世界中國在內地持有不包括車庫的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約570萬平方米,49%位於大灣區,住宅佔300萬平方米。

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3383.HK,下稱“雅居樂”)亦在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截至目前,雅居樂在大灣區打造超70個項目。除了傳統住宅外,雅居樂還在城市更新、產城等領域繼續發展,打造了如迪茵湖小鎮等項目。雅居樂方面表示,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環境下,雅居樂把握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機遇,持續推進“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並行”的營運模式。

如果說,粵港澳大灣區將為落地此處的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那麽率先進行布局的房企,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背靠大灣區謀變革

不止碧桂園,近年來已有不少房企陸續加入了轉型發展的隊伍當中。

《規劃》指出,要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開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區域創新體系。

“我們農業公司和機器人公司的框架已經搭起來了,發展的思路也有了,接下來期待它們的精彩表演。未來我們是三個重點:地產、農業、機器人。”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曾如此對外表示。

事實上,不止碧桂園,近年來已有不少房企陸續加入了轉型發展的隊伍當中。而《規劃》已經明確對各個城市的戰略定位進行劃分,可以發現,涉及的行業是多元化的。

根據《規劃》,香港主要產業為金融服務業、旅遊業、貿易物流;澳門主要產業為博彩業、旅遊業、建築業、地產業;深圳主要產業為通信設備製造、電子信息;廣州主要產業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海洋產業。剩餘7城的主要產業包括航空、電力、家具建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

李宇嘉指出:“隨著人口更多往這裡轉移,產業布局也向這裡靠攏,隨之帶動軌道交通進一步發展,帶動市政公共服務的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基於此,幾大房企爭相發力。2019年,萬科延續“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定位,所搭建的生態體系已初具規模。萬科在鞏固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固有優勢的基礎上,業務已延伸至商業、長租公寓、物流倉儲、冰雪度假、教育等領域。

在謀求多元化轉型發展方面,碧桂園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600人的研發團隊,基於機器人與產業地產的協同效用,碧桂園重點研發建築機器人。目前其建築機器人在研產品達30多種,已有9款進入工地現場測試,如地磚鋪貼機器人、牆紙鋪貼機器人及PC內牆板安裝機器人等。

相比之下,美的置業控股有限公司(3990.HK,下稱“美的置業”)自2015年以來,先後成立美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生活研究院等,實現智慧家居的全產業鏈打通,並與阿里雲、海康威視、華為、美的集團等企業共建智慧生態。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解釋了房企在樓市調控下的產業延伸與轉型發展邏輯。“在當前調控政策下,房企不可能按照過去黃金十年的模式發展。如今的房企更多在進行戰略擴張,比如在產業結構的選擇上,更多地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僅做住宅地產,還可能向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產業地產、工業地產或者其他的方面去拓展。”

創新發展補短板

已經有房企開始在深圳有所行動。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再度提出《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作為大灣區中的先行示範區,其中強調深圳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於大灣區發展有推動作用,大灣區的規劃合作對先行示範區也有促進作用,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至於如何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的發展,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它下一步的作用就是要就此找出可行的路徑,成為其他城市的典範。”張燕生說道。

實際上,已經有房企開始在深圳有所行動。

萬科首席執行官、總裁祝九勝在萬科的中期業績會上表示,萬科作為從深圳成長起來的企業對這個《意見》也高度關注,相信在大灣區協同方面,深圳會起到應有的作用。“從土地市場供應到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公司會密切關注,盡可能配合好,為深圳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做出我們本地企業應有的貢獻。當然我個人作為一個市民也會積極參與其中。”

在商業運營領域,遠洋集團和WeWork攜手在深圳成功推出聯合辦公空間中建鋼構社區,通過充滿創造力的活力社區環境和鏈接全球的強大網絡資源,進一步優化深圳創業環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

但是另一方面,多位專家指出,深圳明確為先行示範區,在大灣區的建設中核心地位進一步增強,而粵港澳大灣區尤其對於深圳而言,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空間”發展領域,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陳耀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深圳的發展,在科創類基礎研究與核心競爭力上仍是短板。

在深圳的城市以及產業建設方面,陳耀建議,可以從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兩個方面出發,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具有深圳風格的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道路。

“在產業發展方面,政府應更多地減少乾預,提供服務,形成鼓勵創新的氛圍。而在城市建設方面,深圳在宜居以及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空間’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通過建設讓這座城市更具活力,更加生態宜居。”陳耀說。

張燕生也指出,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下的“先行示範區”,創新創意仍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深圳已經是具有創新活力的城市。但是,下一步建設具有全民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建設一個跨界創新網絡,而且是共建共享共生魔幻三俠,對深圳來說仍是一個短板。另一方面,深圳和香港作為基點帶動,如何解決好規製的對接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深圳接下來要下更大的氣力去探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