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寬鬆還是減稅?專家:當下減稅比貨幣政策更有太空

  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 專家認為減稅太空更大

  記者 徐燕燕

  一方面政府花錢,比如通過增發債券;另一方面企業去花錢,比如減稅。目前來看,政府花錢的效率很難說比企業高。因此從花錢的效率來講,確實有減稅的太空。

  中國的稅費主要高在社保繳費上。根據世行數據,中國企業綜合稅率排名12/189,其中社保稅負排名2/189。對企業來說是負擔,對老百姓來說拿到手的可支配收入減少。

  防風險、降杠杆、穩增長,多重目標之下,讓巨集觀經濟政策的決策更加複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何協調配合,成為“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的一個熱議話題。9月16日下午,在一場巨集觀政策協調的分論壇上,多位經濟學家對“寬鬆還是減稅”各抒己見。

  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等經濟學家均認為,當下減稅相比貨幣政策更有太空。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慶則強調,貨幣政策目前已經足夠寬鬆,但向信用傳導的通道亟須進一步疏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不應陷入寬鬆還是減稅的單邊選擇的邏輯陷阱中,巨集觀政策要兼顧就業的充足性、穩定性和平衡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巨集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提出巨集觀政策應該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巨集觀政策要留有太空。

  降稅費已是當務之急

  胡祖六表示,中國經濟面臨國內和國際環境比較顯著的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企業都期盼政府頒布一些政策刺激,儘管政府已經頒布了一些刺激措施,但未來到底是在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特別是減稅方面更有太空?他更傾向於減稅。

  胡祖六認為,通過國際的經驗來看,減稅是應當重點優先考慮的政策,也是為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打基礎。

  梁紅在發言中強調,降稅費已是當務之急。在她看來,中國的稅費主要高在社保繳費上。根據世行數據,中國企業綜合稅率排名12/189,其中社保稅負排名2/189。對企業來說是負擔,對老百姓來說拿到手的可支配收入減少。

  不過,胡祖六認為,中國也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國外的經驗。因為,只有在經濟系統和主要市場都是在比較充分競爭、透明的條件下,市場參與者、企業、百姓才都是相對理性的。如果處於一個有效需求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政策能夠采取寬鬆政策、減稅來彌補總需求的不足,這樣是管用的。但是,中國目前還是在轉型過渡期,不是充分的、真正完善的市場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增長一乏力,就搞刺激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太短期和急功近利,即便是短期拉高了GDP增速,也將帶來更多的問題。在他看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需要配套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經濟政策和中長期的改革措施結合在一起。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亟待疏通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帶給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去杠杆轉向穩杠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從中性偏緊轉向更加強調流動性合理充裕。在專家們看來,目前市場上不缺流動性,而是缺乏貨幣向信用傳導的通道。

  王慶表示,貨幣政策調整主要體現在信用債市場,信貸市場仍有待復甦。在央行引導商業銀行購買信用債後,債券市場信用利差已經大幅降至低位區間,但數量更大的信貸市場仍未復甦。在他看來,目前寬貨幣的效果有限,表明貨幣向信用傳導的機制存在問題。

  2018年上半年以來,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中性的基調中,更強調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央行多次通過定向降準、MLF(中期借貸便利)等手段,呵護市場流動性。監管者希望通過寬貨幣傳導至寬信用。不過,連續幾個月來,央行發布的信貸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人民幣貸款增速低於預期。最新數據顯示,8月新增社融企穩向好,但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未放量。

  沈建光表示,貨幣政策寬鬆似乎並未帶動寬信用。據傳近日央行向數家大型商業銀行開展定向正回購,回收流動性,這顯示8月中國大型銀行流動性充裕,但放貸意願不足。同時,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出現倒掛,在此情況下,銀行會更加願意把資金借給央行而非向市場投放。

  沈建光認為,貨幣政策效用遞減的原因一是中國企業債務壓力較大,二是以往企業信貸資源過度集中在房地產與地方融資平台,三是實體經濟投資項目回報率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亟待疏通。

  巨集觀政策需要整體思維

  劉尚希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問題,是巨集觀政策如何協調的問題,首先要厘清政策思維。“寬鬆還是減稅,這不是一個選擇題。”劉尚希表示,巨集觀政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整體的政策思維,不能就單方面某一個政策考慮,不要陷入寬鬆還是減稅的單邊選擇的邏輯陷阱中。

  其次,劉尚希認為,還需要搞清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共同目標。“如果目標不清楚,就忙著去開處方,就是無的放矢,這樣開出的處方,非但病沒有治好,還會治出新的病。”

  我國當下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財政、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穩增長;那麽按照當前的形勢,是否意味著巨集觀政策目標都要圍繞穩增長?劉尚希認為,這一問題值得深思。從我們當前情況來看,靠穩增長是不是能夠真正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劉尚希表示,在諸多的“穩”的目標中,擺在首位的應當是就業。增長和就業之間的邏輯關係,在不同條件下是不一樣的,從過去經驗來看,穩增長未必能夠穩就業。但是,從就業出發,穩了就業,那麽增長是肯定的。

  進一步而言,穩就業並非只是數量上的,國家需要解決的不僅是就業的充分性,還涉及就業的穩定性和平等性。穩就業要兼顧三個維度。“解決就業,同時也能帶動增長,實現穩增長,不僅是一個政策問題,還涉及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的問題,都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穩增長。”劉尚希表示,貨幣政策能更多地在就業充分性上發揮作用,財政政策則更多地體現在就業的穩定性和平等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當圍繞就業的三個維度,帶動經濟轉型更新,提高發展品質。

  陳昌盛提出巨集觀政策應該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他提出四個關鍵詞:方向、協調、過渡期、太空。

  首先,從方向上來看,目前中國GDP保持6.7左右的增速,並不是特別差,貨幣政策還沒有到需要寬鬆的程度;從今年前8個月的數據看,就業、利潤都表現不錯,也不支持調整政策。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都經歷了一場市場主導的去杠杆過程,但中國沒有,中國反而是在快速加杠杆,如今問題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貨幣政策所堅持的穩健中性的方向並沒有問題。

  從財政政策來看,應該是寬鬆調整,一方面政府花錢,比如通過增發債券;另一方面企業去花錢,比如減稅。目前來看,政府花錢的效率很難說比企業高。因此從花錢的效率來講,確實有減稅的太空。

  其次,所謂協調,陳昌盛指出,中國政策有五道金牌——去杠杆、嚴監管、控債務、控房價、強環保,要相互協調。此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本身要協調,對內政策和對外政策也要協調好。第三,針對一系列改革,比如資管新規、社會保障的改革等問題,要設計好過渡期,避免產生大的衝擊。最後,巨集觀政策要留有太空。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