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居民健康檔案: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我們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技術革新為人類的發展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圖:4月1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牽手中國移動打造5G智慧醫院)

其中對醫療保健領域影響最大的則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和信息技術將有助於更好地管理人口健康數據。

未來醫療:互聯網+ 「」

3D列印:3D列印可以為個性化治療提供更多機會。

人工智慧(AI):人工智慧演算法可以分析來自臨床試驗、健康記錄、基因概況和臨床前研究的大數據集。

基因療法:基因治療為個性化療法提供了可能性,例如新的CAR-T療法,雖然使用率仍然很低,但人類遺傳學和精準醫學已經逐步通過創新的生物技術改變醫療保健。

(圖片:國家衛健委 4月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

健康管理新趨勢 健康檔案

健康檔案是指對居民的健康情況及其發展變化,以及影響健康的有關因素和享受衛生保健服務過程進行系統化記錄的文件。

(圖: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健康檔案包括每人的生活習慣、既往病史、診斷治療情況、家族病史、歷次體檢結果等。

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構建健康檔案,實現健康信息的採集、存儲、檢索、整理、利用、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對個體而言可以及時地更新個人健康服務信息

對群體而言可以及時進行信息的匯總分析,了解群體的健康狀況,提高健康信息的管理質量和效率。

一份記錄良好的健康檔案的意義主要在於:

1、能夠幫助健康管理者全面、系統地了解居民的健康問題及其患病的相關背景信息

2、有助於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規範化

3、有助於全面評價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

4、有助於制定準確實用的衛生保健計劃

5、可用於評價健康管理者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水準,有時還可以作為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6、可作為收集基層醫療信息的重要渠道

7、居民檔案市醫學教學科研的重要參考資料

健康檔案的分類:

個人健康檔案

家庭健康檔案

社區健康檔案

(以上部分節選《健康管理師》基礎知識 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學(居民健康檔案概述))

各國健康檔案管理

加拿大政府於2000年9月建立了加拿大的衛生信息網路系統,計劃到2016年實現電子健康檔案的全民覆蓋。

澳大利亞使用名為 clinicalpackages的醫療信息系統來實現電子診療的全覆蓋,該系統以電子處方和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包含了豐富的電子診療功能模塊。

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療信息化,正在中國各大醫院鋪開

(圖:《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

《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三級公立醫院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2019年3月底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推行全國統一的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和醫學名詞術語集。

2019年8月底前,各地組織三級公立醫院完成電子病歷的編碼和術語轉換工作,全面啟用全國統一的疾病分類編碼、手術操作編碼、醫學名詞術語。

美國的電子病歷「一團糟」

美國的醫療信息化始於上世紀70年代。

在投入360億美元之後,美國的電子病歷系統不僅遠未達到預期目標,還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風險。

推行電子病歷的出發點,或者說設想的電子病歷的優點包括

更準確和清晰地輸入數據和醫囑,減少醫療錯誤,避免信息丟失;

能把病人的所有診療信息和檢查結果整合在一起,易於共享,減少了重複檢查和病人等待的時間;

可持續性地收集、整理和歸類病人信息,為相關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便捷;便於病人查看自己的診療記錄。

2017年1月在接受採訪時,奧巴馬抱怨說:

「現實是仍然有堆成山的紙質病歷,醫生們仍需要手寫,護士們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電子病歷管理上。我們投入一大筆錢鼓勵每位醫護人員去擁抱數字化,去迎頭趕上其他行業,不過推進的難度超出我們的預期。」

KHN和財富雜誌的聯合調查梳理歸納了電子病歷暴露出的5方面缺陷和風險

1、危機病患

電子病歷對病人安全造成了一系列的風險隱患。

電子病歷對病人安全造成了一系列風險隱患。多年來,同軟體故障、使用錯誤以及其他系統缺陷相關聯、令人震驚的病患死亡、重傷及未遂事故等的報告,在政府和私人資料柯瑞越積越多。

2、醫保欺詐

推行電子病歷系統最初的目的是讓醫保報帳最優化,而不是為了對病人提供更好的醫護服務。不過許多人表示,電子病歷系統非但未能減少開支,還讓「虛報藥費」或者叫「帳單通脹」等涉嫌欺詐行為更加容易。

3. 互操作性差距大

電子病歷的支持者、倡議者期望搭建一個無縫銜接的系統,這樣病人就能在美國任何地方同醫生和醫院方便快捷地分享計算機化的病史信息。這一目標遠未實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官員允許數百家相互競爭的公司售賣不同的電子病歷軟體,而相互之間不能交換信息。

4. 醫生倦怠

許多醫生表示,他們要花工作日一半甚至更多的時間,點擊下拉菜單或者是打字輸入,而不是同病人互動。發表於《家庭醫學年報》上的一項2017年研究顯示,在一個工作日11.4小時中,醫生花在電子病歷上的平均時間為5.9小時,而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為5.1小時。

5. 信息封鎖

政策性障礙使得電子病歷系統導致的事故依然無法進入公眾視野。電子病歷服務商通過加入「封口條款」,阻止買家講出安全問題以及軟體安裝中的災難性問題,而一些醫院拚死阻止受傷害的病人及家屬獲得電子病歷。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2018全國醫生調查顯示,60%的參與者表示電子病歷推動了病人醫護水準的改善提升。但59%的受訪者認為,電子病歷系統需要「全面檢修」,54%的參與者認為電子病歷影響到職業滿意度,49%的參與者表示電子病歷降低了臨床效率。

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是健康管理中必備的環節。

但,我國電子病歷的發展,或許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走。

對於電子病歷,您怎麼看?

(編輯:啟元 圖片來源網路,若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