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師說葯】四月說葯,牡丹芍藥傻傻分不清楚

牡丹與芍藥

四五月看花,非牡丹芍藥莫屬。芍藥和牡丹自古被稱為「花中二絕」,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藥稱為花相。牡丹與芍藥,既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具備很高的藥用價值。兩種花不僅都來源於毛茛科芍藥屬,而且花期相近,花型、顏色、莖葉都非常相似。國內有很多的牡丹芍藥園,常常相伴栽培。很多朋友對牡丹芍藥傻傻分不清楚,筆者就二者的區別進行了比較,供大家參考。

牡丹花和芍藥花比較

牡丹芍藥,花開漂亮,它們藏在土裡默默無聞的根,是臨床應用的好藥材。在中藥裡,牡丹皮、白芍、赤芍比較容易區分。牡丹皮以根皮入葯,中空;赤芍以根入葯,有根皮,實心;白芍以根入葯,沒有根皮,實心。在功效、臨床應用方面,三味藥材也是各有異同。以下是三味藥材的比較:

牡丹皮、白芍、赤芍比較[1-3]

來源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乾燥根皮 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乾燥根 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
產地 主產於安徽、四川、河南、山東等省 主產於內蒙古和東北等地,河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亦產。川赤芍主產於四川,甘肅、陝西等等省亦產。 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貴州、山東等省,均系栽培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根部,除去細根和泥沙,剝取根皮,曬乾或颳去粗皮,除去木心,曬乾。前者習稱連丹皮,後者習稱刮丹皮。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泥沙,曬乾 夏、秋二季採挖,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

性狀鑒別

形態

呈筒狀或半筒狀,有縱剖開的裂縫,略向內捲曲或張開,長5-20cm,直徑0.5-1.2cm,厚0.1-0.4cm。

呈圓柱形,稍彎曲,長5-40cm,直徑0.5-3cm。

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cm,直徑1-2.5cm。

表面 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多數橫長皮孔樣突起和細根痕,栓皮脫落處粉紅色;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有明顯的細縱紋,常見發亮的結晶。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紅棕色或淡灰黃色,有時可見灰褐色斑點狀殘存外皮。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和皺紋,並有鬚根痕和橫長的皮孔樣突起,有的外皮易脫落。 表面類白色或淡棕紅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
質地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粉紅色,粉性。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 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
氣味 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氣微香,味微苦、酸澀。 氣微,味微苦、酸。
質量評價 以條粗長、皮厚、無木心、斷面白色、粉性足、結晶多、香氣濃者為佳。 以根粗壯、斷麵粉白色、粉性大者為佳。 以根粗、堅實、無白心或裂隙者為佳。
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 苦,微寒。歸肝經。 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癰腫瘡毒。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 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於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主要成分 含牡丹酚、芍藥苷、苯甲醯芍藥苷、揮髮油以及苯甲酸、植物甾醇等。牡丹酚具有鎮痛、解痙作用,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苷類(芍藥苷3.5%-8%,含微量羥基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苯甲醯芍藥苷)、苯甲酸、鞣質等。 芍藥根含多量芍藥苷,經加工為白芍後,含量顯著減少,約在1%以下。並含少量羥基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苯甲醯芍藥苷及苯甲酸、鞣質、β-谷甾醇、揮髮油等。
用量 6-12g 6-12g 6-15g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不宜與藜蘆同用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5.

[2]高學敏.中藥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3]康廷國.中藥鑒定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趙前思,女,荊門市中醫醫院藥師

◆聲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圖片和信息系來源於互聯網,轉載僅供傳遞信息或供個人學習、交流,並非贊同其觀點和對其內容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版權內容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以便及時更改或刪除。中國藥房雜誌社對原創內容擁有版權,任何人或部門若需複製、轉載、摘編,須完整註明出處及標明作者,否則本社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平台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中國藥房》網路版正式上線,歡迎在線賞閱

◆網文投稿、合作、意見或建議請致電023-68586827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