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載【中藥每日一學】清熱葯:赤芍藥

出處

《本草經集注》

拚音名

Chì Sháo Yào

別名

木芍藥(崔豹《古今注》),紅芍藥(《聖濟總錄》),赤芍(《藥品化義》),臭牡丹根(《青海藥材》)。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芍藥(野生種)、草芍藥川赤芍等的。秋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支根,洗凈泥土,曬至半乾時,按大小分別捆把,再曬至足乾。四川地區也有颳去粗皮後再曬乾者。

原形態

①芍藥(《詩經》),詳"白芍藥"條。

②草芍藥(崔豹《古今注》),又名:山芍藥、卵葉芍藥、參幌子、野芍藥。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肥大,呈圓柱形或紡錘形,有分枝,外皮棕紅色。莖直立,光滑無毛。2回出複葉,互生,長達25厘米;頂生小葉片最大,倒卵形或闊卵形,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長達13.5厘米,寬4.6~4.8厘米,側生小葉片稍小,橢圓狀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闊楔形或偏斜形;葉柄長14厘米。花單生於莖頂;萼片3~5,淡綠色或淡紅色;花瓣通常6~8,倒卵形,先端鈍,粉紅色;雄蕊多數,花藥黃色;心皮3~5,通常為3,離生,無毛。蓇葖果長圓形,表面粗糙,成熟時開裂。種子近球形,藍黑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長在闊葉林下及山溝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安徽等地。

③川赤芍,又名:毛果赤芍。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圓柱形,單一或分歧,外皮灰褐色。莖圓柱形,有時略帶紫色,光滑無毛,有縱棱。2回出羽狀複葉,互生;具柄;小葉片再2~4深裂,深裂片再裂成細小裂片,稀有不裂者,最終裂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尖或銳尖,寬6~18毫米,上面綠色。花頂生,通常每莖著生2~3朵,有時僅一花發育,直徑6~9厘米,紅色;萼片5,綠色,卵形;花瓣通常7枚,廣倒卵形,邊緣不整齊,先端常凹缺;雄蕊多數,花絲淡黃色或淡紅色,花藥黃色。蓇葖果2~5,密被黃色細絨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於山坡叢林下、草坡上。分布四川、雲南、貴州、山西、甘肅、新疆、青海等地。

生境分布

主產內蒙佔、河北、遼寧、黑龍江、吉林。陝西、山西、甘肅、青海、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亦產。其中東北、華北、西北等地所產的赤芍藥,以芍藥的根為主,部分為草芍藥的根。西南一帶所產的赤芍藥,以川赤芍的根為主。上述商品中,以內蒙古多倫所產的質量最佳,特稱為"多倫赤芍"。

性狀

乾燥根呈圓柱形,兩端粗細近於相等,稍彎曲,長10~36厘米,徑約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橫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縱皺紋,手搓之則外皮易脫落,顯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層。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粉白色或黃白色,皮層窄,呈類粉紅色,中央髓部小,木質部射線明顯,有時具有裂隙。氣微香,味微苦澀。以根條粗長,外皮易脫落,皺紋粗而深,斷面白色,粉性大者為佳。

化學成份

芍藥的根含芍藥甙。

草芍藥的根含揮髮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澱粉、粘液質、蛋白質等。另含苯甲酸約0.92%。

芍藥屬植物大都含芍藥甙,根中含量1.8~7.3%,全在根皮部分;葉中含量1~1.1%。參見"白芍藥"條。

藥理作用

①解痙作用

關於芍藥解除腹部攣急的研究,由於所用的劑型、成分和動物種屬不同,實驗結果殊不一致。目前認為芍藥甙具有較好的解痙作用。早年報導浸出液對家兔離體腸管表現抑製作用,但高濃度則先興奮後抑製。在以後的試驗中,對兔離體或在位的腸管常呈興奮作用,高濃度方有抑製或解痙作用。芍藥甙對豚鼠、大鼠的離體腸管和在位胃運動,以及大鼠子宮平滑肌均表現抑製,並能拮抗催產素引起的收縮;甘草之甲醇提取成分FM100與芍藥甙表現協同作用。

②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芍藥甙可以引起豚鼠血壓下降,其降壓程度與劑量有關,對豚鼠離體心臟影響不大,但可使狗冠狀血流量增加,其效力為罌粟鹼的1/20,亞硝酸甘油的1/250,並能增加犬後肢血流量,其效力為罌粟鹼的1/100,亞硝酸甘油的1/4500,芍藥甙分解為去苯甲醯基芍藥甙及苯甲酸,其藥理作用即消失,此甙對毒毛旋花子甙G引起的豚鼠心律不齊,無明顯的拮抗作用。草芍藥煎劑對離體蛙心、在位兔心呈抑製作用,對蟾蜍內臟血管及離體兔耳灌流能輕度擴張血管。

③鎮痛、鎮靜、抗驚厥作用

用壓迫小白鼠尾部測定痛閾的方法,芍藥甙及FM100(二者分別腹腔注射)鎮痛作用不顯著,如合併應用則起協同作用,口服給葯則無論單獨或合併應用均無鎮痛效果;用醋酸注射於小鼠腹腔,以扭體運動作為疼痛的指標,芍藥甙與FM100分別(腹腔注射)或合併應用均有顯著的鎮痛效果。芍藥甙有鎮靜作用,與FMl00合用能延長圜己巴比妥鈉對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對電驚厥無拮抗作用,但對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驚厥有弱的拮抗作用。芍藥浸膏能拮抗士的寧引起的驚厥。

④抗炎、抗潰瘍作用

芍藥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對角義菜膠及右旋糖酐引起的大白鼠後腳爪浮腫有抑製作用,與FM100表現協同,但對小白鼠染料滲出腹腔的抑製作用則極弱。對大白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在結紮幽門之大白鼠,芍藥甙與FMl00在抑製胃液分泌方面有協同作用。但芍藥根的提取液則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輕度上升,改善食慾。

⑤抗菌、解熱作用

白芍煎劑在試管內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此外還能抑製葡萄球菌酊劑能抑製綠膿桿菌。芍藥煎劑1:40在試管內對京科68-1病毒和皰疹病毒有抑製作用,白芍浸劑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亦表現抑製。芍藥甙對小白鼠正常體溫有降溫作用,對人工發熱之小鼠有解熱作用。

⑥其他作用

家兔口服草芍藥煎劑,血糖可暫時升高,以0.5~1小時為高峰,旋即下降,至5~6小時後恢復正常。芍藥甙對切開豚鼠氣管,機械刺激氣管粘膜引起的咳嗽均無鎮咳作用;對小白鼠尿量分泌無影響,而FM100則有顯著的抗利尿作用。芍藥提取物低濃度興奮小鼠離體子宮,高濃度則抑製之,且能對抗乙醯膽鹼、組織胺引起的收縮。從芍藥甙所表現的藥理作用看,與中醫臨床的治療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認為芍藥甙即是芍藥的主要有效成分。

炮製

赤芍藥:揀去雜質,分開大小條,用水洗泡約七、八成透,撈出,曬晾,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乾。炒赤芍藥:取赤芍藥片置鍋內炒至微有焦點為度,取出涼透。

性味酸苦,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桐君:甘,無毒。岐伯:鹹。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別錄》:"酸,平微寒,有小毒。"

④《本草衍義》:"味澀苦。"

歸經

入肝、脾經。

①《珍珠囊》:"足太陰脾經。"

②《湯液本草》:"入手足太陰經。"

③《本草經疏》:"手足太陰引經葯,入肝、脾血分。"

④《藥品化義》:"入肝、小腸二經。"

⑤《本草經解》:"入心與小腸。"

功效與作用

行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①《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②《別錄》:"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③《藥性論》:"治肺邪氣,腹中疞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

④《日華子本草》:"治風補勞,主女人一切病併產前後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瘺、發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開寶本草》:"別本注雲,利小便,下氣。"

⑥《滇南本草》:"瀉脾火,降氣,行血,破瘀,散血塊,止腹痛,退血熱,攻癰瘡,治疥癩。"

⑦《藥品化義》:"瀉肝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注意

血虛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須(一作』雷』)丸為之使。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②《本草衍義》:"血虛寒人,禁此一物。"

③《本草經疏》:"赤芍藥破血,故凡一切血虛病,及泄瀉,產後惡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癰疽已潰,並不宜服。"

附方

①治婦人氣血不和,心胸煩悶,不思飲食,四肢少力,頭目昏眩,身體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藥、吳白芷、甘草各一兩,柴胡三兩(去蘆)。上六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薑、棗,煎至七分,溫服,食後臨臥各-服。(《博濟方》赤芍藥散)

②治婦人血崩不止,赤白帶下:香附子、赤芍藥。上等分,為末,鹽一撚,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服,食前。(《聖惠方》如神散)

③治衄血不止:赤芍藥為末,水服二錢匕。(《事林廣記》)

④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藥二兩,黃柏二兩(以蜜拌合塗炙令盡,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淡漿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聖惠方》亦芍藥散)

⑤治血痢腹痛:赤芍藥、黃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兩。上三味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漿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聖濟總錄》芍藥湯)

⑥治五淋:赤芍藥一兩,檳榔一個(面裹煨)。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空心服。(《博濟方》)

⑦治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兩,生甘草二錢。水煎服。如發熱加黃芩,另用白蘞根、食鹽少許搗敷患處。(《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備註

陝西、甘肅所產者,尚雜有變葉芍藥的根,其形態大多呈紡錘狀。在四川除用川赤芍外,有些地區亦有用美麗芍藥及毛葉芍藥的根者。四川商品並分刮皮赤芍和原皮赤芍兩種,刮皮赤芍系除去外皮者,呈圓柱形,表面淡紫紅色或肉白色,有順向皺紋,斷面外圍淡紫色,內心有淡黃色射線。原皮赤芍系未去皮者,形狀相似,但間有叉枝,外表粗皮棕紅色或棕褐色。新疆所產者,除上述草芍藥外,還用塊根芍藥,其塊根作紡錘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