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調和營血的芍藥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自古有人偏愛牡丹的艷麗,有人獨愛芍藥的清麗。不管是芍藥還是牡丹在我國都有很長的栽培歷史。


其中芍藥的根也可以入葯,最初以芍藥之名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


芍藥,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瘡痕,止痛,利小便,益氣。生川穀及丘陵。

漢《傷寒論》中也是以芍藥之名入葯。如經典方桂枝湯,用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幾味葯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桂枝辛溫,解表散寒,芍藥苦平,益陰斂營,兩者合用,調和營衛。



芍藥分為赤、白


自陶弘景開始,芍藥有了赤、白的區分。


言「芍藥,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大,余處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

雖然有對於芍藥有赤白兩種的認識,但沒有將兩者分開入葯。在唐代甄權《藥性論》、孫思邈《千金要方》等醫籍記載的藥名也都為「芍藥」。

將芍藥分開入葯是在·王懷隱《太平聖惠方》中開始有記載。如神散、赤芍藥湯等方中兩者分別用於不同的方劑。


此後宋《博濟方》、《聖濟總錄》、《事林廣記》等,均有赤、白芍入葯的記載。從這以後,本草書籍中就把白芍、赤芍當做兩種不同的藥材記載了。


在明代之前,對於赤、白芍的有些和現在不一樣的認識,多認為開白花者為白芍,開紅花者,為赤芍。


各時代的認識



唐·《蜀本草》

「此有赤白兩種,其花亦有赤白二色。」

宋·

《本草圖經》


「芍藥有二種,一者金芍藥,二者木芍藥,救病用金芍藥,白多脂肉,木芍藥色紫瘦多脈。」

元·

《湯液本草》


「今見花赤者為赤芍,花白者為白芍,白補而赤瀉。」

明·

《本草綱目》


「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


以上主要是根據根的顏色或原植物花的顏色來區分赤芍、白芍。


其實芍藥這種植物既有白花也有紅花,現在不再以此來區分是赤芍、白芍。


兩者植物來源有些不同。白芍為植物芍藥的根,赤芍為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根。白芍基本為人工種植栽培,赤芍多為野生,另一個主要的區別是加工工藝的不同。

赤芍是直接采根,曬乾切片得到。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鬚根痕和橫長的皮孔樣突起。



▲赤芍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



▲赤芍斷面


白芍是採收後,在沸水中煮,並且除去外皮,切片乾燥得到,根據產地不同,加工方法略有不同。


在以前也有這種加工方法,如雷公言:


「白芍,凡採得後,於日中曬乾,以竹刀颳去粗皮,將蜜水拌蒸,從巳至未,曬乾用之。」

現代沿襲以前的加工方式,保留了去皮和蒸煮的工藝。



▲杭白芍


白芍表面棕色,常有殘存的栓皮。粉性足,質堅,斷麵灰白色或牙白色


現赤芍主要產自四川、安徽、內蒙古等地。白芍主要產自浙江、安徽等地。


上文提到陶弘景言「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主要指今江蘇地區。後世也多認為此地的白芍質較優,產地有擴大。


如明《本草品彙精要》言:「道地澤州(今山西晉城)、白山、蔣山、茅山、淮南、海鹽、杭、越。」主要在今江蘇、浙江一帶。


在清·《本草求真》明確指出浙江杭州產白芍質佳,「白芍出杭州佳」。傳統上認為浙江產的白芍品質較優


現白芍根據產地不同,主要有亳白芍(產自安徽亳州)和杭白芍(產自浙江地區)兩種。產地不同,其栽培和加工方式有不同。


亳白芍多采栽培三年以下的根。去掉鬚根等,放入沸水中煮,煮透後,搓去外皮,曬乾得到。



▲亳白芍


杭白芍多采栽培3年以上,5年左右的根。除去鬚根後,先用竹片颳去外皮,再放入沸水中煮,煮透後,曬乾即得。



▲杭白芍


杭白芍外皮較亳白芍色紅,殘存的外皮較多,杭白芍表面的縱皺紋也較明顯常有抽溝的現象。



▲杭白芍


這主要是因為杭白芍是先去皮再煮,外皮除得不如亳白芍乾淨,並且常有皺縮,外表皮顏色也會有些變化。


白芍斷面的白色線為其根部的維管束,杭白芍的維管束較亳白芍的突出,明顯。杭白芍的氣味也較亳白芍更為濃烈。


赤芍、白芍藥效差別


上文提到,《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芍藥可「除血痹,破堅積......止痛,利小便,益氣。」初步明確了芍藥藥性有「破」與「和」的雙重性。


自宋代開始赤、白芍分開使用。兩者的主要功效也較相似,但也指出了兩者在藥性上各有側重。

金·張元素雲:「白補赤散,瀉肝補脾胃。白芍入脾經補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葯。」

清·吳儀洛雲:「白芍藥瀉肝火,安脾肺,固腆理,和血脈,收陰氣,斂逆氣,緩中止痛。赤芍藥瀉肝火,散惡血,利小腸。」


白芍主要有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作用,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等。常和當歸、甘草等配伍運用。如《傷寒論》中的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味酸,微寒)甘草四兩(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可調和肝脾,緩急止痛。治傷寒傷陰,筋脈失濡,腿腳攣急,心煩,微惡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等。




赤芍主要作清熱涼血,祛瘀止痛用,常和牡丹皮同用治療熱入血分等證。如《外科醫鏡》中的解毒地黃湯


鮮生地4錢,赤芍1錢半,丹皮1錢,犀角1錢,黃芩1錢,黃柏1錢,梔子1錢,川連6分,甘草8分(生)。治療上齶懸癰。


白芍、赤芍主要有效成分也比較類似。現代研究表明,白芍經過加工後,沒食子酸、芍藥苷、五沒食子醯葡萄糖和丹皮酚等成分會減少,但成分芍藥內酯苷的含量在白芍中明顯較赤芍高。這也表明了兩者在藥效上各有側重。


另上文提到杭白芍和亳白芍,認為杭白芍質較優。兩者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成分含量有差異。



▲杭白芍


有研究表明,杭白芍主要化學成分芍藥苷和芍藥內脂苷類成分含量總量高於亳白芍。亳白芍的芍藥苷亞硫酸酯含量高於杭白芍。


芍藥苷類成分有鎮痛、鎮靜、抗驚厥、保肝護肝作用等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杭白芍在止痛,保肝護肝等作用上是優於亳白芍的。


但是現代臨床上對於亳白芍和杭白芍的運用,還沒有大量的數據統計來說明兩者的藥效具體差別,隻停留在實驗階段。


播放GIF

但古人對於藥物的運用尤其精確,多選用優質產區的藥材入葯,對於藥性體會頗深。現在我們也需要關注藥材的品質,使藥方更加有效。


白芍的加工工藝比較簡單,有時也不妨自己動手做做。采些生芍藥根,刮皮,蒸煮,曬乾就可以了。或許會對藥效會有些不一樣的體會。


如果各位對於白芍的用藥有些心得體會,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楊柳等,白芍、赤芍的比較研究概況.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2011,22(5).

朱如彩,不同產地白芍HPLC指紋圖譜及含量比較研究.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



更多中醫藥科普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本草真源】(shouyizhenyuan)



審核 | 姚sir 靈貓法師 老王 常山子

編輯 | 甘草賽過甜菊葉

圖片| 半夏有毒 網路(侵刪)

轉載及合作請聯繫【本草真源】後台

具體用藥一定請謹遵醫囑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