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企美元債償付壓力加大 業內:或降價回籠資金

  新浪財經訊 7月3日消息,繼監管層限制房企發外債投地產項目後,連日來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導致企業美元債償付壓力上升,讓市場對持有大量美元債的房企的擔憂加劇。有地產專家對新浪財經指出,“從目前部分企業的融資情況看,接下來國內市場的產品降價銷售的可能性比較大。”

  人民幣貶值企業美元債償債壓力上升

  對於近年通過大量發行境外債尤其是美元債獲取融資的開發商而言,當前是多事之秋。

  首先是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文,明確要求房地產企業境外發債主要用於償還到期債務,限制房地產企業外債資金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項目、補充運營資金等,並要求企業提交資金用途承諾。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還在相關答記者問中直接“點名”房地產,指部分企業申請發債規模與自身實力不相匹配,缺乏以項目本身收入償還貸款的能力,或由於沒有外匯收入來源,抵禦匯率波動風險能力較弱。

  而連日來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導致企業美元債償付壓力上升,又讓市場對持有大量美元債的房企的擔憂加劇。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內地房企還有74隻海外債未到期,合計規模為386.39億美元。而今年不到半年時間內,房企已經發行的海外債券就達到78隻,發行規模在322.09億美元。2019年~2023年五年間,地產企業海外債券到期規模都在100億美元之上。

  彭博社(Bloomberg)近日報導指出,中國開發商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因為人民幣貶值正變得越來越昂貴。據其匯編數據,恆大地產和碧桂園至少44%的債務是以美元計價的,佳兆業集團超過90%的債券以美元計價。

  新浪財經統計發改委備案登記資訊發現,今年1-6月末, 包括碧桂園、萬科、萬達、融創、綠地、保利、富力、華遠、金科等20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登記發行境外債。其中首都創業備案次數達三次,旭輝集團兩次,其余均為一次。

  地產專家:開發商可能降價回籠資金

  針對面臨美元債風險的房企,原合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對新浪財經表示,人民幣貶值快,美元債大的房企債務壓力加大,加上國內去杠杆,資金面緊張,只有加暢銷售回籠資金控制規模進行應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新浪財經表示,“匯率波動和部分加息概念,都會增加相應的償債壓力。當前美元升值以後,確實會帶來此類融資成本的上升。

  從目前部分企業的融資情況看,接下來國內市場的產品降價銷售的可能性比較大,尤其是資金方面的壓力增大以後,確實會帶來很多風險,企業層面也相對會比較謹慎。

  另外值得反思的一點是,未來融資方面依然會有管控,包括海外發債等政策總體從緊,這是此類企業需要警惕的,即未來需要不斷開拓新的融資管道。”

  業內出現分歧:也許情況比2016年好?

  對於市場的擔憂,花旗知名地產分析師蔡金強(Oscar Choi)在近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表示並不認同。

  他指出,國內上市房地產企業的美元債佔總負債比例2018年只有25%,遠低於2016年的35-36%。在行業中,美金債比例較低的都是民企,比如融創是6%,龍湖19%,龍光20%;比例高的為國企居多,中海巨集洋65%,遠洋60%,深圳投資55%,中海50%,綠地香港40%。

  同時,預計全年房地產企業在境外的融資成本會上升150-200bps,可能會影響行業全年有息負債總借貸成本從2017年的5.4%,上升到2018年的5.8-6%,對於這一上升幅度,蔡金強表示並不擔憂。

  他還認為,當前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系補跌,“我們回想下2016年的歷史,當年人民幣是第一次貶值,那時候情況多嚴重,大家都擔心房地產,那還不是照樣過來了。現在這些內房的情況,哪個不比2016年好?”

  蔡金強進一步表示,政府發文限制房企發外債投地產項目是在調節國內開放商的高杠杆,於行業是好事,也有利於土地市場降溫。

  不過,某券商香港債券部人士今日匿名對新浪財經表示,人民幣貶值是巨集觀政策的調節,並非加劇地產商美元債壓力的主因。

  “從我們角度看,內房的美元債危機不是貶值造成的,是境內去杠杆,縮減影子銀行,使得房企流動性緊張,信用風險提升,從而導致境外美元債的再融資能力減弱。同時發改委也在近期頒布多筆政策,加強對房地產企業境外發債的監管。”她說。(新浪財經 王茜 鄧書婷)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