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能治婦科病嗎

文章導讀

婦科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在女性之中,婦科病的發病率是極其高的,尤其是育齡女性,十有八九都是有婦科病的。婦科病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甚至會惡化,給女性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中醫上,針灸可以治療婦科病嗎?下面將進行詳細介紹~

一、溫針

治療所選主穴次髎為足太陽膀胱經穴,與腎經相表裡,位居腰骶,具有通經活絡,理氣調經的作用;關元為任脈經穴,通於胞宮與足三陰經交會,有益精血補肝腎、養沖任作用;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可調氣行血;子宮穴為經外奇穴,可治婦科諸症。諸穴合用可達通經散瘀、沖任自調、溫經止痛之功效。艾灸中艾葉能溫經散寒,灸火熱力能深透肌層、溫經行氣,所謂氣得溫則行,氣行則血行,可使陽氣入內,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溫熱感。現代研究表明艾灸在治療燃燒過程中,除產生溫熱作用外,尚可生成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物質,通過灸熱進入人體內,滲透諸經,起到治療作用。

二、電針

電針廣泛適用於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不孕症等患者。例如月經不調患者,治療所選百會位於巔頂,屬於督脈,督脈起於胞宮,上行至巔頂交會諸陽經,有昇陽舉陷、固攝胞宮的作用;氣海位於臍下,屬於任脈,鄰近胞宮,任脈也起於胞宮,有調理沖任、益氣固胞的作用;中極為任脈與足三陰之會,通於胞宮,有調理沖任、理氣活血作用;歸來可通胞絡、化瘀滯;三陰交、陰陵泉屬脾經,通於任脈和肝、腎諸經,既能健脾化濕導滯,又能疏肝理氣行瘀,還能補益腎陰、腎陽,調和沖任氣血,為治療婦科疾病的要穴;合谷為大腸經原穴,配三陰交能調暢沖任、調理胞宮氣血。諸穴合用,起到沖任和調,氣血通暢,月經如期而至的目的。

三、婦科常用穴位

百會位於巔頂,屬於督脈,督脈起於胞宮,上行至巔頂交會諸陽經,有昇陽舉陷、固攝胞宮的作用;

氣海位於臍下,屬於任脈,鄰近胞宮,任脈也起於胞宮,有調理沖任、益氣固胞的作用;

中極為任脈與足三陰之會,通於胞宮,有調理沖任、理氣活血作用;

歸來是治療不孕症的經驗效穴,可通胞絡、化瘀滯;

三陰交、陰陵泉屬脾經,通於任脈和肝、腎諸經,既能健脾化濕導滯,又能疏肝理氣行瘀,還能補益腎陰、腎陽,調和沖任氣血,為治療婦科疾病的要穴;

合谷為大腸經原穴,配三陰交能調暢沖任、調理胞宮氣血。

歸來是治療不孕症的經驗效穴,可通胞絡、化瘀滯;天樞位於腹部,針之可活血化瘀,灸之可溫通經絡;

太沖為肝經原穴,有疏肝解鬱、清肝養血的作用;

內關屬心包之絡,溝通三焦、宣上導下、調和內外,配三陰交可調經活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