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對“的地得”,開心你我他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明明對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非常寬容,卻唯獨在「正確地使用中文」這裡分外嚴格

看到分不清的、地、得的文章會難受,從一句話裡一眼看到錯別字會難受,聽到別人讀錯音也會難受,和亂用標點符號的人聊天就更加難受……

這次,我們就征集了一些「文字潔癖患者」的生活日常。

看到這些,有「文字潔癖」的人真的很難受

@Asuhee

“再次”“再一遍”寫成“在次”“在一遍”。

“美麗的容顏”寫成“美麗得容顏”。

@玫瑰和星星vis

忍受不了在微信用文字以方言的讀音發出來。

@蘇影

有時候和朋友聊天,對方不分他她,講了一大段故事,我只能溫和地說,請再來一遍,這個故事太混亂了。

@言小喵

我還不能忍受書名號之間加頓號的。

@卓君

前兩天看到一個電視劇發的圖上寫著“安靜的活在不安的世界”,立刻渾身難受。官方文案還這麽不嚴格?

@瑪博維斯塔

近來好多人把崩潰寫成奔潰,每次看到都渾身難受崩潰一次!

@土豆大怪

不能忍受省略號的使用法,參考薛之謙的微博。

@我在叢中笑

曾經遇到一個人,手機螢幕上敲下每個句子的末尾,統統都是感歎號。隔著螢幕都感覺到的似乎都是滿滿的憤怒(或強烈情緒),能震人於三尺之外。

@七分啊貴

為了表達心情,用幾個“哈”我都很挑剔,詞語一定要準確還要能表達心情,比如有時候就會想想句子結尾要不要用個“呢”。

@禾間火

打開外賣菜單,尤其是麻辣燙和燒烤,很難從頭到尾看不到一個錯字,比如今日份的宮“爆”雞丁,“趴”燒豬排……

@小黃鴨

一朋友,通訊錄裡的名字大量錯別的同音字,無意中看見極為難受。

@兩棵草莓樹

見過有人用“淅淅瀝瀝”形容東西數量少,當時就想拉黑她了。

@amber wang

文身這個詞生活中基本都是用錯的,跟身邊人聊天一定會發一遍正確的給別人看。

@甜面醬好酸

我的領導每次在顯示領導帶頭作用時,都喜歡用“首當其衝”,因為是開工作例會,我並不敢當面提,但真的每次都很痛苦。

@柳

“莫名其妙”這個詞,寫成“莫明”的,寫成“奇妙”的,都讓我非常難受。大概是我名字裡有“莫名”的緣故。

@superhard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個映入腦海的還是大家讀“似shi的”都讀成“si”的,每次聽到都要難受一下。啊,我現在打出來又難受了…

「文字潔癖患者」的一些發作現場

@Asuhee

自己發出的消息裡有錯別字會再發一條進行更正,如果是別人的消息有錯別字,也會更正。比如:

-我得帽子.........

-的

@Yvonne

小學語文很注重易混讀音(比如“勉強”在我上學的時候正確讀音是兩個三聲),導致長大之後但凡聽到別人念錯(電視或現實生活裡)都會自己念一遍正確的去糾正。遇到不熟的人會克制不說,但是腦海裡會念一遍正確的讀法——最後的倔強。

@廿久久久久

朋友發長消息給不斷糾纏的前男友,讓他不要再來打擾她,發之前拿給我看合不合適,忍不住幫她糾正了關聯詞錯誤、因果關係錯誤……

@紅豆冰齋冰

幫人刻錄課件視頻,上交完,發現“滬教版”寫成“瀘教版”,沒忍住,幫他改了重新壓視頻又刻了一遍。

@蘇燦

自己有個讀書會,我定了個規矩:群內聊天有錯別字每個10塊錢,當面聊天讀錯字10塊錢,然後罰夠500,群內聚餐一次。

@九寶可可愛愛

看到的地得用錯的情況,都拍了下來,在一個圖片分享平台建了個集子#用對的地得開心你我他#

@梅淵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老師寫“或”字漏了那一撇,我趁老師不注意跑上前去把那一撇補上了。嗯,就當沒事發生……

@你接

朋友讀錯“一語成讖”,當場逼他打開百度學習成語。

@米花

朋友在聊天中突然感歎,“我發現你很神奇,你除了句尾沒有句號,每一條消息的標點符號都完全正確。”

@四姨要變成內心強大的人

對名字有著近乎強迫症的執著,認識一個人一定要知道對方的全名,連名帶姓,認真在腦袋裡書寫一遍名字,絕對不能寫錯不能記錯為形近字或者同音字,不然就不能原諒自己哈哈哈哈哈。

所以我的所有微信好友都是連名帶姓的,準確得自己都害怕

@氣象晴

約束自己比較多,常常在聊天或者發表言論時想到一個詞或成語,會先去百度一下這個詞的語境是否正確,對象是否合適,確認後才會發。

例如,打上面這段的時候我也在糾結用詞。

原本是“寫上面這段”,“寫”改為“打”。

原本是“語境是否合適,對象是否正確”。

@杏花海綿

我的朋友基本不分三個de,在微信發文字的時候總是感覺特別難受,但是之前就覺得微信是個即時通訊工具,打錯字很正常,也只是心裡忍著不會說什麽。

有一次面對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我問他為什麽不好好用三個de,他說分不清。我一直教他教很多遍,用上了我的畢生所學,最後發現這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微笑)。

@土豆大怪

1. 和人交流看情況使用標點符號,面對同齡人會為了顯得親和用空格代替逗號。

2. 大概是高中語文後遺症,想到一個詞語會去百度看能不能這麽用,是不是望文生義。

3.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發出的文字都會事先校對好幾遍,如果發錯了會秒刪。(其實現在寫這些我也校對了好幾遍。)

4. 會為因自身學識尚淺(或者說是退化)導致在用詞、造句、使用標點符號上的能力不足而自卑。會害怕用錯詞、寫病句、用錯標點符號,總覺得對不起語文老師,對不起文字。

5. 還有就是對於文字的排版也比較偏執,會害怕雜亂的段落給讀者帶來不好的觀感。所以其實到這我已經不想發出這段話了,因為覺得語無倫次,沒有條理,都是病句。

@水月鏡花

具體的記不清了,隻一件印象深刻:有一本寫德國的小書,只看了不到一半,,幾乎每幾頁就有一個。

一般碰到這種情況我會找找看出版社有沒有留郵箱然後拍照發過去,而這本書沒有。心情實在糾結,於是找公眾號,後台發了圖片過去。後來朋友說我應該告訴作者本人這出版社不靠譜,好像不太好吧。

@對你表達愛

初中最後一年的時候,班裡有個複讀生,因為他們當時的課本和我們的不同,所以總要跟坐後桌的我借,也就會往我的課本上做筆記。

那是篇文言文,某個詞的注解是“形容高不可攀的樣子”,這個男孩子記成了“高高可攀”。

我因為喜歡這個男孩兒,好長時間沒捨得把他記錯的部分更正過來,尤其他的字其實挺好看的。可後來還是沒按捺得住,忍痛把第二個「高」劃掉,旁邊寫上「不」。

一個「文字潔癖患者」的自白:

在嚴於律己的基礎上,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說話

@柳

我和我的朋友會平和地互相指出對方讀錯的字,比如藤蔓(wàn)、打烊(yàng)、壓軸(zhòu)、舌苔(tāi)、剔(tī)透等。

出去玩遇見不認識的字、不認識的人或者有意思的典故,會馬上搜索相關信息進行分享;口頭禪是“活到老學到老”。

@Asuhee

會對分得清的地得的人有好感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用文字。

@甜面醬好酸

請珍惜每一個有文字潔癖的人,上一輩子都是惡魔。哈哈哈哈。

@言於午

不打標點我們就不聊天了。

@海綿不胖

能跟所有當過語文課代表的人交朋友。

@大鯢啊

希望大家在用“的、地、得”的時候都能仔細考慮下,給文字潔癖者留一條活路。

@

小時候我爸給我講"的地得"用法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始終覺得文字處理傳達信息,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思維方式。

我爹當年給我舉的例子:”媽媽的鞋子,飛快地跑了,吃得開。"

@囡囡

記得是看一篇關於攝影的公眾號文章,發現一個錯別字,當時就直接留言指出對方寫錯字了,還好對方沒介意,還禮貌的解釋了原因,說是因為沒有了校對人員,自己沒發現錯字。

現在覺得其實也沒必要啊,因為我知道文章說了什麽,不影響我理解的。

@不亂打

雖然我有一點文字癖,但同時又是顏文字重度使用者,還喜歡用。。。替換……所以,自我反省後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也許不規範甚至錯誤用法泛濫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癖。

我有過一段孜孜不倦指出錯誤的時候,但現在基本不會了,因為沒用,而且我也沒有制定規則的資格,我所學到的規則又何嘗不是被灌輸的呢。

就把它當做一個無序的社會現象觀察一下下,想想背後的原因也不錯。說不定哪天文字潔癖又會變為主流呢。

@windy

我思考了一下我應該不算嚴重的文字潔癖患者,對別人還好吧,因為像“的地得”這些字就算亂用也可以看出整句意思,只要表述清楚就行。

但是對自己就不行,我發每句話必須檢查一遍以上,如果有錯字我一定要在下面打上正確的再重新發。

所以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吧。除非別人用錯的字詞很離譜,也不用專門去糾正,反而顯得很尬。

@njinhui

我認為自己並沒有太多文字潔癖,文字潔癖是因為看書少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多看書就能學習到標點符號的運用手法。

現實生活中給對方發送信息時經常分段發送信息、用空格發揮逗號等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寫作少,另一方面是不擅長看長句子,這個習慣其實我也有,當然我也在盡可能修正。

面對文字書寫問題我們不能一概批評和抱以成見,而是要理解對方發生這個問題的原因,盡可能去習慣、或是幫助對方改變,這樣才能減少文字和符號使用不當的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