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上隋朝剩下的糧食被唐朝吃了五六十年?謠言

歷史方面的謠言有的是斷章取義,有的是捕風捉影,甚至有的索性就是胡編亂造創造歷史。曾有網文說“隋朝滅亡之後,剩下的糧食唐朝吃了五六十年”,這就是明顯的謠言。

【史書上與這個謠言有關的一點點影子】

第一個記錄是《貞觀政要》中記載李世民和王珪的一段對話。李世民說“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煬帝失國,亦此之由。”

隋文帝末期發生旱災,倉庫中雖然有能支撐五六十年的糧食,但隋文帝並未放糧賑災,而是讓百姓變成流民自己找糧食吃。隋煬帝繼位後,這些糧食是他三征高句麗、興修大運河的基礎,隋王朝也因此滅亡;

第二個記錄是貞觀十一年,馬周上書李世民,其中說“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向使洛口、東都無粟帛,則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眾。”馬周所言西京長安府庫中的物資一直到貞觀十一年還沒用完,算是證明隋王朝富庶的一個有力證據;

謠言的其他細節就是胡編亂造了,網文上說唐高宗時期戶部尚書高履行告訴李治說“隋朝積存的糧食夠當時八百七十萬戶吃五十年”,並描述了詳細的對話,還說是來自《資治通鑒》。

本人在《資治通鑒》中並未找到相關記錄,有人要是找到了麻煩告訴我一下。

高履行曾對李治說過隋朝人口在隋文帝時期是八百七十萬戶,現在有三百八十萬戶,沒有說一個字與糧食有關的內容。

【隋王朝的糧食儲備】

史料中確實有隋文帝末期積攢糧食的描述,可以供應五六十年,但是,這些糧食和唐王朝關係並不大。

隋朝自統一中原後,仍然把北方地區作為政治中心,北方也是重點城市分布地區。從隋文帝開始,都城大興和東都洛陽所處區域一直受到黃河泛濫的困擾,加上人口增長,這些重點城市糧食一直是個大問題。

於是,隋文帝就在開皇三年以“京師倉廩尚虛”,下詔在“十三州置募運米丁治”並先後在“衛州設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注”(《隋書》)。這四座國家儲備糧庫都在黃河沿岸,儲存糧食都在百萬石以上。

黎陽倉在黃河北岸,大小倉窖遍布一山,黃河以北各州徵收的糧食都先集中在黎陽倉,然後沿黃河或永濟渠運往長安、洛陽。現考古發掘已經確定了一部分倉窖的容積,儲量可供8萬人食用1年,考慮到被破壞或者被掩埋沒發現的,黎陽倉的糧食最多也就是能供三五十萬人食用1年;

常平倉又叫太原倉,位於陝州(三門峽市西),倉城六裡,也是能“蓄巨萬之倉”。常平倉主要是洛陽到長安糧食運輸的轉運站站,糧船需要沿黃河順流而上,受地勢和黃河水情影響,在常平倉臨時轉運;

河陽倉在黃河北岸孟縣南,後來修建洛口倉,河陽倉在隋末被廢棄。

廣通倉又叫永豐倉,在陝西華陰,是唯一一個專供長安和西域駐軍的糧倉;

隋煬帝時期增修了兩座糧倉,都在洛陽附近,包括洛口倉和回洛倉。

洛口倉是隋朝最大的糧倉,又叫興洛倉,可容納糧食2400萬石,位於河南鞏縣東南,與隋朝大運河連接,東南運送過來的漕米大多儲存在這裡。另外,三征高句麗時,這裡是出征的糧食基地,過黃河後經永濟渠運往遼東。

回洛倉與洛口倉基本同時修建,位於洛陽北部,用於東都洛陽的糧食供應。

隋文帝時期鼓勵民間修建義倉(社倉),秋收後根據貧富不同,自願拿出一石以下糧食在當地集中儲備,算是隋王朝國家糧食儲備的一個重要補充。

另外,其他糧倉包括1969年在洛陽發現的含嘉倉,發掘了259個糧窖,其中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谷子50萬斤。這只是一個比洛口倉小得多的糧倉,像這樣的糧倉應該還有其他未被發現的。(這個糧倉唐時還在使用,天寶八載記錄含嘉倉有糧583.34萬石,那50萬斤谷子不是隋朝留下的)

隋朝時期六大糧倉,不算河陽倉是五個,就算每個都有洛口倉大小,共計可容納糧食約一億石,按一石100斤、人均年消耗糧食400斤粗略計算,這些糧食可供2500萬人食用1年,如果供500萬左右長安、洛陽等關中地區人口食用,可供應5年。

這個數字是符合糧食儲存和供應基本原則的,應該是隋朝儲糧的合理數字。否則儲備4000萬人50年食用天文數字一般的糧食,糧倉容積就要再擴大上百倍,隋朝人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能把糧倉填滿。

唐王朝天寶八載統計全國糧食儲量是9606.222萬石(《文獻通考》),與隋朝儲糧估計數量接近。

隋末戰亂,這些糧食基本上被消耗乾淨,李淵也得了一些好處

隋朝建立開始,關中地區就缺糧,隋文帝成為“逐糧天子”去洛陽吃飯,後來雖然糧食儲備增長,但關中地區糧食輸入區的性質沒有改變。

《隋書》中記錄,在洛陽時有大臣勸諫楊廣,說“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請隋煬帝回長安。隋煬帝不從,去了江南,但是“時江都糧盡”,江都也沒有糧食了。之後宇文化及殺了楊廣舉兵北上,一路上一直“絕糧”,如果隋朝還有隱藏的儲備糧倉的話,別人可能不知道,楊廣和宇文化及不可能不知道;

當時北方還是有存糧的,不過隋末農民起義興起,洛陽附近的洛口倉和黎陽倉被翟讓、李密的瓦崗軍奪取,瓦崗軍因此廣招兵馬,有了數十萬大軍,一躍成為隋末最大一股政治勢力。但是,李密也因為“戀於倉米,未遑遠略”,因為有了這些糧食失去了戰略機動性,造成李密的失敗。

洛陽附近的回洛倉也是如此,唐朝沒有使用回洛倉,現代考古發現回洛倉中空無一物,原來隋朝的糧食估計都被李密、王世充吃光了;

長安、洛陽之間的常平倉是個轉運倉,隋末亂世不可能有大量糧食留存;

長安附近的廣通倉(永豐倉)是唐朝唯一能享用的糧倉,雖然之前楊素造反就曾經佔領了廣通倉,等李淵再去的時候,廣通倉仍然有糧。

李淵“見箱廩填實,銘題數多,喜謂從者曰:‘千里遠來,急於此耳。此既入手,余複何論。食之與兵,今時且足,信出於己,行之已久,諸將俱謹備守,無為他慮。’未下馬,仍開倉大賑饑民。”(《大唐創業起居錄》)

不但永豐倉的糧食解決了李淵的軍糧、物資問題,余下的糧食還可以供賑濟災民,李淵在關中軍事行動順利與此是有關的。之後李淵安排李建成、劉文靜等人率軍數萬鎮守永豐倉和潼關。

這是唐王朝從隋朝繼承的最大一筆物資。

謠言止於智者

第一,隋文帝末期到隋王朝滅亡還有18年,這段時間隋煬帝繼位,先後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開挖大運河,一系列重大國家行動是要花錢的,國家儲備糧食一部分就要消耗在這裡,剩下的大多在隋末戰亂中被消耗或破壞掉了;

第二,上述重大國家行動嚴重破壞了隋王朝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到唐朝建立時統計戶口僅余二百萬戶,也就是說隋煬帝在位期間人口減少或逃亡了四分之三,經濟尤其是糧食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但糧食還在不斷消耗,來源減少,消耗增加,儲備自然就要減少;

第三,積攢的糧食並非是供天下四千多萬人口食用的,隋朝的國家儲備糧食主要是供應長安、洛陽,加上關中地區最多不超過五百萬人口,雖然仍然很多,但絕對沒有想象的那麽多;

第四,按當時的科技水準,糧食保存時間並不長。國家儲存糧食往往用“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來形容數量太多,貞觀年間李世民下詔規定糧食儲存“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濕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糧食最多儲存十來年,五十年糧食早就腐爛不能吃了。

經過以上記錄和分析,隋王朝還能有多少糧食留給大唐就一目了然了。如果說唐王朝吃了五六十年大隋的糧食,不但與歷史記錄不符,也不符合基本常識和邏輯。

特此辟謠。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