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癌王披上「糖」裝 胰腺癌愛偽裝成糖尿病,糖友6種癥狀要警惕

50歲的老李是個生意人,生意紅火應酬自然是無可避免,慢慢的吃出了「將軍肚」。前段時間,平時都不注重體檢的老李在女兒的哄騙下來到體檢機構體檢。

體檢發現,老李血糖飆升,空腹血糖竟然達正常人的2倍多。在醫生的建議下,老李進行了系統檢查。檢查結果讓老李驚呆:胰腺癌。目前老李已經入院接受治療。

癌王之王—胰腺癌

胰腺癌被譽為「癌中之王」,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三高」即發病率逐年增高、術後複發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即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切除率低和藥物有效率低。

胰腺癌診斷時約有70%-80%的患者已處於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5%-7%。即使30%-20%患者能夠予以手術切除,其平均生存期也僅約18個月左右

胰腺癌不僅「毒性」大,而且特別善於偽裝,最常見的就是用「糖尿病」矇混過關。

癌王愛穿「糖」裝

2017歐洲癌症大會上,一項來自法國裡昂國際疾病防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不僅長期患有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險因素,糖尿病病情的急速惡化還可能是胰腺癌的徵兆。

年齡在40歲以上,無糖尿病家庭史,不肥胖,卻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經過糖尿病的治療後效果不明顯或是治療效果非常反覆的這類患者被稱為3型糖尿病(即與胰腺的損害相關,這可能是由於炎症、腫瘤或外科手術引起),並容易被當作普通糖尿病醫治。

由於癌症作祟,這類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會急劇惡化。於是,他們往往會聽從醫生的指導,從口服降糖葯轉向療效更為激進的胰島素注射治療。而這一舉措將胰腺癌的確診風險抬高了整整7倍

這是因為,糖尿病治療所用的腸促胰島素是通過刺激胰腺釋放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的。由於這種激素對胰腺的刺激作用,使胰腺內癌細胞的增殖變得更為活躍,更加快了胰腺癌的進展,所以,這類患者通常在1-2年內會發生胰腺癌。

乍看上去,患者先被確診為糖尿病,一年後再出現胰腺癌,搞得癌症好像就是直接由糖尿病引起似的。事實上,癌細胞早就偷偷潛伏,糖尿病的罪魁禍首也正是它,而胰島素治療只是胰腺癌從無癥狀到有癥狀的一個助推器。

3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胰腺癌相關糖尿病的發病特點與2型糖尿病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點:

1.發病年齡相對較大,常大於60歲,女性多見;

2.基本無糖尿病家族史;

3.無「三多(多尿、多飲、多食)」癥狀,但短期內體重下降較明顯;

4.起病時常有腹痛或腹部不適感;

5.合併高血壓和冠心病,尤其是高脂血症相對少見;

6.腫瘤標誌物CA19-9和CEA常有異常。

糖尿病患者應做的早期檢測

對於糖尿病合併胰腺癌來說,早期確診至關重要。多數患者在患病早期缺少臨床表現,容易診斷為糖尿病,而漏掉了胰腺癌。」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測:

1、檢測腫瘤的標記物胰腺癌的病人往往是腫瘤兩個標記物比較升高,CA19-9、RAS基因突變;

2、影像學檢查通過超音波、CT、MRI,發現胰腺癌的病變,通過這些檢測及早發現早期胰腺癌跡象。

各位糖尿病人也不必太過擔心,未必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會得胰腺癌,持續抗糖尿病藥物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