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冠心病是心梗發生的前提病因,有心絞痛等這幾種癥狀別忽視!

9月20日,著名音樂人科爾沁夫發文,稱吉祥三寶組合中的爸爸布仁巴雅爾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58歲。而在9月17日布仁巴雅爾還曾發出愛妻烏日娜演出時的微博,突然離世讓人感到非常痛心。

心梗如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就可奪走生命。但心梗並非一日之功,患者在發病前常存在冠心病等心臟病變,且這些病變在日常生活中會給出許多提示信號,隻不過被人忽略了。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介紹心梗是怎麼回事,有哪些早期信號得重視,又該避免哪些易觸發心梗的事情。



心梗是怎麼回事?

心肌梗死也即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血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我們都知道心臟就像一個"水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維持器官的正常代謝和功能。

但心臟肌肉本身也是需要血液供應才能正常運轉的。冠狀動脈便是專為心肌供血的"糧道"。由於三高等原因,在這個"糧道"四周的牆壁上,可能存在著一些因膽固醇等脂質沉積而形成的脂質斑塊,全稱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

在平時,這些斑塊雖部分堵塞住了血管,但依然能夠維持心肌供血。一旦在熬夜、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受到寒冷刺激等因素刺激下,血管收縮或者心肌跳動頻率加快,導致心肌供血不足。

突發的心肌缺血會造成心臟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代謝紊亂,進一步引發惡性心率失常,比如室顫。此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心肺復甦,或者復甦失敗了,心臟徹底失去泵血功能,血液循環停止。

器官失去營養供給的動力來源,無法正常工作,於是就會猝死。



哪些早期信號得重視?

由上文可知,冠心病是導致心肌梗死的前提病因。在尚未誘發心梗前,冠心病常會導致心絞痛的典型癥狀。在安靜時,狹窄的冠狀動脈尚能滿足心肌的血液補給任務。一旦運動量增加、情緒激動、受寒,心臟負荷會突然增加,出現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度增加的現象,從而使心肌氧耗量增加。

此時,狹窄的冠狀動脈便無力供應足夠的養分和氧氣,即可引起心絞痛。除心絞痛外,出現以下癥狀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三高人群:

  • 上腹痛、噁心、嘔吐、打嗝或燒心等容易和胃腸道疾病混淆的癥狀;
  • 頻繁發作的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齊;
  • 頭暈目眩、大汗淋漓等。

冠心病患者該如何預防心梗發生?

(1)根據心絞痛的嚴重程度及時服藥

根據患者感受,大致可將心絞痛的嚴重程度分為4級:

  • I級:一般體力活動,如步行和登樓不受限,僅在強、快或持續用力時發生心絞痛。
  • II級:一般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快步、飯後、寒冷或颳風中、精神應激或醒後數小時內發作心絞痛。一般情況下平地步行200米以上或登樓1層以上即可出現不適感。
  • III級:一般體力活動明顯受限,一般情況下平地步行200米內或登樓1層可引發心絞痛。
  • IV級:輕微活動,甚至是休息時,都會出現心絞痛問題。

通常,II級及以上的心絞痛人群,就需要服用藥物來預防心肌梗死了。包括降低心律的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抑製心肌收縮舒張動脈血管的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強力舒張冠狀動脈的硝酸甘油,穩定脂質斑塊的他汀類藥物,預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等。

具體的服藥方案由醫生制定,患者一定要遵醫囑。

(2)遠離可誘發心梗的因素

凡是可導致心肌耗氧量(心跳加速、心跳更有力)增加,或者使冠狀動脈內的脂質斑塊脫落的因素,都易誘發心肌梗死。

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熬夜、受寒冷刺激、驚嚇可導致心跳不由自主的加快,極易誘發心梗。冬天是心梗的高發期,有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血壓過高,血流速度過快易沖脫脂質斑塊,就好比是洪水衝垮房屋一樣。大多數人的血壓在清晨有自然升高的趨勢,早起要緩慢起身。此外,用力排便會使腹壓驟然升高,擠壓血管,拖累血壓升高。有冠心病、高血壓的患者,不要忽略便秘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