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寒露,3招教你不寒不露

今天就是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晨露寒凝,溫度降低,是容易被外界寒邪偷襲的時月,也是防病保健的好時候,這個節點,3個調養要點了解一下。

腳要暖

寒露寒露,重點在一個「寒」字,寒露過後,秋涼囂張起來,俗語講:「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放假前很多小夥伴還在穿露腳踝的褲子,甚至經常有短褲短裙在街上時尚出鏡。現在是寒露了,該給腳丫子穿上衣服了!

播放GIF

葯神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也說:「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後,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無生意,常欲使氣在下。」

現在已經農曆八月底了,足部保暖,更是重中之重。

1、熱水泡腳

泡腳的好處大家肯定聽了超多次,老話講「熱水泡腳,勝吃補藥」,羅大倫老師、劉長信老師都說過泡腳防病治病的好處,通過泡腳來疏通經絡、調暢氣血,有時候比吃藥要更安全,效果也好。

現在氣象漸涼,晚上熱騰騰泡泡腳,渾身疲憊散去,暖烘烘睡個覺,簡直治癒。

還可以給水裡加點兒料,加中藥包泡腳的話,水深最好沒過小腿中部(承山穴),最低也要沒過三陰交穴,這樣藥效才能更好的發揮。

秋冬建議在泡腳水裡加一些溫經散寒的料,在廚房裡就能輕易找到,薑、花椒,小茴香,都是很好的選擇。

2、腳底日光浴

秋冬陽光好的時候,可以給腳底來個日光浴,太陽的溫煦之力直接曬到腳底,能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曬一曬,秋冬很少感冒,大家都可以試一試。

方法很簡單,在陽光大好的時候,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舒服為度。

播放GIF

肺要潤

寒露還算秋,燥加寒,涼燥傷肺,感冒的人就很多,潤肺去燥是重點。整個秋天,潤都是主題,溫燥和涼燥,要區別對待。

涼燥來襲,可以來點兒白蘿蔔。

白蘿蔔味甘、辛,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雖然也是偏涼潤的食物,但它微辣,辛味具有行氣的功效,生津發散,能更好的推動津液,在身體裡四處「潤燥」。

所以有老話講「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秋冬吃點兒蘿蔔,是很適合的。

情要暢


總說「傷春悲秋」,秋天萬物蕭瑟,氣象寒涼,人很容易敏感低落,情緒不佳。

秋季是肺經當令,《黃帝內經》裡說:憂傷肺。秋天更應該舒暢情緒,養護好心情,才能使肺經活絡,氣血盈潤,安然度秋。

1、太沖穴

太沖穴在腳背上的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中間的縫隙裡,是肝經的原穴,它長於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是很有名的「出氣穴」。情緒不暢、氣機不順的時候都可以刺激這個穴位,高血壓、血壓不穩、青光眼的小夥伴,還有女孩子月經前脾氣暴躁,太沖穴可以多按按。

2、多聽音樂多運動

要麼息心冥想,要麼登高而歌,靜動相宜,開心為度。

秋日登高是很好的養生,俗語講:「山為陽澤為陰,高為陽低為陰」,高山上是極陽重合的地方,秋天登高可以聚斂陽氣,振奮精神。

播放GIF

登山運動還能增加肺活量,預防感冒,約上幾個朋友,或是陪著父母,山間拾級,樹和空氣,都是自然開闊的,心情也是。

早上起床,就自然地坐在床邊,或者站起來,調整呼吸,雙手盡量上舉,掌心朝上,吸氣的時候眼睛看向手掌,呼氣的時候肩膀隨著呼吸一起落下,手掌保持不動,慢慢做上幾次,感受身體的通暢拉伸,肺氣舒,一天也會有精神。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的 健康資訊,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非原創內容不代表醫事觀點,關注我們,給您更多健康與驚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