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電影票房已超去年全年 國產影片貢獻超六成


記者從國家電影局了解到,截至11月25日下午5點27分左右,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已經超過2017年總票房559.11億元,創下新紀錄。截至記者發稿時,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達559.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其中國產影片票房佔比超過60%。票房過億元影片73部,其中國產影片39部。


佔比穩定 國產影片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上,中國觀眾對於本土優質內容的信賴和喜愛程度與日俱增。


在喜劇、愛情、戰爭、懸疑等傳統商業類型保持市場吸引力外,以《無問西東》為代表的文藝片,以《風語咒》為代表的卡通片,以《藏北密嶺重返無人區》為代表的紀錄片,以《動物世界》為代表的高工業水準影片,以《我不是藥神》為代表的現實題材影片等都在獲得市場認可同時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關注,調動了廣大觀眾對國產電影的觀影興趣和觀影熱情。


另一方面,中國電影新力量規模崛起,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新製片人、新的技術人才逐步進入電影創作生產的主力陣容,開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後來的我們》《一出好戲》《超時空同居》《我不是藥神》等導演處女作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中國觀眾觀影口味的多元化和電影市場的豐富性得到充分彰顯。


市場的良好反響不但給了創作者嘗試更多題材和風格的底氣,也給了各個製片方深度挖掘新鮮優質內容的理由。郭帆《流浪地球》寧浩《瘋狂的外星人》路陽《刺殺小說家》陳可辛《李娜》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等不用類型的電影作品,在項目前期就已經得到了市場和觀眾的熱切期待。


截至發稿時,在全年票房過億的影片中,國產影片為40部(2017年12月29日上映的《前任3:再見前任》收獲票房19.41億元,其中在2018年收獲16.47億元),進口影片為34部,國產和進口片票房比。總體看來,好萊塢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力下滑趨勢明顯,國產影片的市場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調整加速 影片品質成市場鐵律


經過多年的發展後,優質內容重新成為影響電影市場走勢的最關鍵因素。第一季度全國電影市場共產出票房202.17億元,同比增長39.8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前任3:再見前任》《無問西東》等優質國產片為市場的優異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後國慶檔的10月和11月,影片品質和觀眾預期之間的落差也成為了市場表現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11月7日,全國票房2954.59萬元,創今年票房新低,11月9日進口片《毒液》上映,11月10日全國票房就回漲至3.61億,票房甚至超過了10月1日國慶節當天,既體現了頭部影片對於大盤的提振作用,也從反映出放映市場上優質內容的稀缺。


此外,互聯網時代電影口碑的迅速擴散為市場理性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影片品質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鐵律,內容創作回到行業的核心位置。


個別上映前備受觀眾期待的影片,由於品質不盡如人意,在上映後排片和票房出現迅速下跌,而《快把我哥帶走》《悲傷逆流成河》《無名之輩》等中小成本影片則紛紛在各自檔期扮演“逆襲黑馬”,形成了長線放映。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進行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創下多項紀錄的2018年春節檔滿意度得分83.4分,為歷史調查的春節檔中的最高分,而2018年中秋·國慶檔綜合滿意度80.6分,較2017年同期降低2.9分,下滑幅度較大。從影片來看,《反貪風暴3》《江湖兒女》和《悲傷逆流成河》在中秋檔滿意度排名中居前三位。



從檔期影片的票房曲線上可以看出,觀眾滿意度高的影片往往能展現出持久的票房後勁或穩定性,而優秀的行銷手段或大手筆的前提投入雖然有助於增強影片在上映初期的票房爆發力,但影片品質才是贏得觀眾、考驗票房持久力的關鍵。


市場下沉 三四五線城市成新增長點


在放映端,中國電影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11月初,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有58148塊銀幕在呼喚優質放映內容,其中縣級銀幕數達到21427塊,佔比37%。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飽和,三四五線城市開始接棒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新的增長點。


在整體票房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三四五線城市的票房增長依然維持在高位,近兩年的票房爆款影片無一例外都獲得了三四五線城市觀眾的喜愛與支持,越來越多的影片開始在宣傳和發行上對這些新崛起的潛在票倉城市投入更多資源。


與此同時,對專線發行、分線發行等差異化發行方式的探索還在繼續。截至今年11月6日,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已經擁有1630家加盟影院,覆蓋2100塊銀幕,成功幫助9部優秀影片實現專線發行,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11月27日,影片《生活萬歲》在萬達院線、大地院線雙線上映,這是國產電影對於分線發行的一次大膽嘗試。


在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影院和銀幕數量的增長造成了放映端競爭嚴重加劇,單銀幕和單座產出出現下降,市場實際承載能力的提升並沒有和市場容量的擴大實現同步。


再加上網劇、綜藝、遊戲、直播、短影片等在娛樂形式上的分流,以及互聯網平台放映,家庭投影等在觀影方式上競爭,都對傳統影院觀影方式形成挑戰。


這對電影放映端在建設和經營思路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設方面,需要更加關注影院的布局問題,避免惡性競爭、形成均衡發展;在經營方面,需要在形成特色經營、提高上座率、提高影片容量、發揮市場潛力等方面進行探索,讓市場更有活力,讓觀眾有更多選擇。


法規頒布 規範市場促進產業繁榮


2018年是電影市場規範加強年,電影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充分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進一步規範市場,優化中國電影的整體生態,實現產業的良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9月18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出《關於電影票“退改簽”規定的通知》,對影院及第三方售票平台的“退改簽”作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充分體現公平合理、親民便民的原則,履行對觀眾的告知義務,便於觀眾查閱和社會監督。


11月8日,國家電影局下發《國產電影複映暫行規定》,明確了複映影片的規範、管理辦法和放映規模,並對各版權相關方合法權益進行了保護。在豐富電影市場產品供給的同時,規範和完善電影複映管理,避免相關亂象產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