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唐朝近體詩興起之後,古體詩卻並未消亡?

這個問題要從整個詩歌的發展來看。

詩的發展從來與音樂脫不開關係。最早的詩都是用來唱的,在西漢王朝建立之後,文化開始普及,文人創造了大量的詩歌,但是音樂的發展沒有跟上,詩這種形式才逐漸脫離了音樂,開始獨立吟誦。

雖然平仄格律是在唐朝近體詩形成的時候提出來的,但古體詩並非沒有韻律,在格律詩之前的永明體就已經開始遵守四聲韻。而且在千年淘汰下來,隨著漢以前那些古詩附著的音樂散佚,那些讀起來不順口,沒有語言美感,不便於吟誦流傳的詩就慢慢淘汰忘卻,不存於世了。但是有些有文字記錄的還在,我們今天拿出來讀,就會發現平仄不順,因為在歌唱的時候,字詞會發生變調,不用遵守漢字本身的音調,當然也可能千百年來漢字的音調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這一點和現在的歌詞極其類似。流行歌曲,除了尾字押韻之外,考慮更多地是符合音樂的音調,而不考慮漢字本身發音的影響。

而到了魏晉時期,曹植開發梵唄,沈約的《四聲韻》開啟了“平上入去”在詩歌創作中的使用,初唐的宮廷詩人在此基礎上,結合聲韻要求,對仗要求,字數要求,創造了絕句、律詩和排律這幾種格律體形式。當時的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韻相對於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於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本書就直接把四聲韻針對格律詩簡化為平仄,把四聲中的“平”和“上去入”聲分為平仄兩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

相對來說,近體詩雖然後來成為科舉的主要手段,強行推動了平仄格律的發展,平仄格律也確實是適合詩詞創作、語句通順的好工具,但是在個人創作中,像李白這類具有天馬行空想象力的詩人,在詩心爆發的時候並不會在乎平仄格式。詩以言志。平仄的規範雖然好,但是把所有的表現形式局限在四句、八句自然是不必要的。所以格式自由的古體詩和精雕細琢的近體詩一直是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格律成熟之後的古風,多多少少都會遵從平仄相間的規定,因為這些規定,本身就是從古體詩上總結出來並精細化的。古體詩不能做到字數對等、對仗、一韻到底,但是平仄上還是得遵從人們吟誦時的腔調變化,如果連這一點也要反著來的話,你的古體詩就是反人類,是會被唾棄淘汰的。

嚴格來講,那種自由的古體詩還是沒落了的。它的沒落是在於它本身的古拙意境隨著人類社會的精細、精致化而無法回歸。唐以後的古風,其實有兩個走向,一個就是律古,就算不守平仄格式,不一韻到底,但是文字句式整飭,不再有雜言、長短句。

另外一個就演變成了“詩余”,從樂府歌行體直接生出了“宋詞”這另一個輝煌的格律體。宋詞除了押韻比近體詩寬鬆之外,平仄字數可是死死地,對音樂的附著也是很緊密的,只是音樂經過隋唐大融合,胡樂不斷入侵漢化,近現代全球音樂文化大融合,產生宋詞、元曲、現代詩、歌詞這些長短、隨性的新文體是歷史必然。

至於現代人寫的所謂“古風”(古體詩),大都是想寫古詩,又不願意鑽研格律,寫出一些似古非古的東西,堆砌一些辭藻,自己圖一樂而已。

也沒什麽不可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