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人們在談古典詩詞中的音樂性時,談的是什麽

文 |麥瓊

詩詞之所以成為詩詞,音樂是其必要的藝術屬性。只要稍有詩歌的朗誦經驗,都不難體會詩歌的音樂美。然而,當人們在討論詩詞中的音樂性時到底討論的是哪些因素,如何體現、怎樣才能領略其音樂美,常常又顯得籠而統之,語焉不詳。

我們知道,詩詞是用以吟唱或者是吟誦的,縱然我們不知道當時的詩人和人們如何吟唱、音樂性如何體現,但是,如果我們因此簡單地認為唐詩宋詞本就是當時的歌曲,恐怕也是天真的想象。所謂詩、詞、歌、賦,在我們的語境中均是指向文學的藝術屬性,未見音樂界提出過異議。即使詩歌中的“歌”被解釋為合樂的詩,可有詩人曾經專門寫過“歌”?最具音樂意義的詞牌,據說詞牌本身就是樂調的名字,奈何現在看來也是對文字的格律要求而已。古人創作的詩詞為吟誦(唱)提供了文本,於是人們為此總是慨歎詩詞如何遺憾地失去了音樂旋律。問題在於那是怎樣的吟誦(唱)方式?曲調與詞又是怎麽分離的?曾經有過對詩詞吟誦的旋律記錄嗎?如果不曾有過,又何談失去?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古代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琴歌是有樂譜文本的,哪怕這種記錄不確切、帶有即興性、記錄音樂的內容多於音樂的形態。於是似乎可以反證:古典詩詞之音樂文本是十分可疑的。由於對歷史的模糊認知,我們常常對詩詞中的音樂性問題產生過分誇張的主觀想象,這多少顯得矯情。筆者不是否認詩詞與音樂的密切關係,而是認為,就目前的文學文本尋找詩詞音樂性,才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那麽,古典詩詞的音樂性是如何體現的呢?鑒於古代會認字、寫字的人比例很小,竹簡、絲帛、紙張的成本昂貴,詩詞的傳播方式主要是吟誦,也可以是歌唱。詩詞的格律和詞牌,我想就是一種遣詞造句的形式具體要求,沒有記錄音樂旋律和節奏,更保存不了當時的聲音,何況根本就不曾有具體準確的樂調。不過,我們根據現在對詩詞的文字形式考察,仍然可以了解和體會其音樂性的存在。詩詞的格律雖然不是絕對地為了音樂性而設置,而是為了文字使用的簡練和技巧,但作為韻文體裁,音樂性是潛在要求。所謂格律,格,是一種格式,是形式範疇的美學概念。律,則是音律,是聲音的美學要求。有了格律的要求,詩詞才能形成體裁,在藝術結構中形成本體上的品性,所謂五律、七律、絕句、詞牌,無不如此。因此,從格律中的幾大要素,對應音樂中的旋律、節奏、和聲,便可以了解詩詞的音樂性。

首先是押韻。韻是一種和諧,自然的聲音和諧。音樂的物理基礎是聲音,那麽詩詞的音樂性必須從它的聲音出發。文字是有音韻的,這也就是音樂性之所在。選擇什麽樣的字詞在句末能產生和諧感,是押韻的音樂性要求。用響亮的音節、平聲音節來押韻是比較常見的,朗讀起來鏗鏘響亮,停頓感和穩定感也好,尤其是用於詩歌的停頓和結尾處,猶如音樂調式中的骨乾音和主音。為了便於學習和訓練,古代編有“韻書”。“韻”者,和諧也,音樂性的最高原則。至於說“韻”是來源於古樂器塤,這種生硬的引申是不足取的。

《廣韻》(目前可考的最早韻書《切韻》的宋代增訂本)記錄了26194字的反切和字義,是一部完整的按韻編排的字典。

其次是平仄。平仄在時間過程中其實就是一種旋律的呈現。因為平仄音節的音高頻率對比能夠自然地形成旋律線條,吟誦起來便富於旋律韻味。所以,在詩詞中,仄聲與平聲的運用十分講究,就在於是否能形成自然和諧的腔調。同時,平仄的交替中節奏感也隨之形成,如平聲有穩定感,適合位於節奏時值的長音位置,而仄聲穩定感差,即使有爆破音,有力度,也不利於延長,適宜在快節奏中運用等。需要提醒的是,對於讀音,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有出入,需要稍加注意。

再次是對仗。對仗是比平仄更有技巧的詩詞手法,在詩歌中同時具備結構功能的意義。這泛見於古典詩詞之中,但是在律詩中最為突出。上聯與下聯的對仗,是一種結構的嚴整性要求,句法的統一、詞性的對應、奇偶句的呼應等,在審美中是令人愉悅的巧妙。這好比音樂中的單樂段、上下句、起承轉合等的曲式邏輯。這和詩詞中的結構要求類同,說不清是誰影響了誰,其中的親緣關係是天然的。以上所談論的是針對古典詩詞作為藝術體裁的音樂性,是一般性的特徵。至於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不同詩人的詩詞,其音樂性的表現當然存在個性的差別。至於與詩歌的音樂性關聯因素,以及描寫音樂場景、讚美音樂的古典詩詞可謂數不勝數,不愧為文化瑰寶。

杜甫的《登高》通篇對仗,對後人譽為“七律之冠”

對於古典詩詞,音樂性是詩歌的本質屬性之一,是內在的要求,而不是外在的可能性。因此說,將古典詩詞譜曲歌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近代的人們一直都在給唐詩宋詞譜曲歌唱,在學校裡推廣古典詩詞採用譜曲演唱是較好的一種方式。而像製作精良的《經典詠流傳》等節目效果固然更好,不過這樣做的成本很高,也似乎在藝術上企圖無限拔高,而且將詩詞的意象具象化,對詩詞本身也許不見得是增益的事。對照如今的新詩創作,音樂性是越來越被忽略了。這是不是詩歌走向式微的原因?不得而知。不過,詩歌的創作從歌唱到吟誦,從讀詩到看詩,最後淪落到詩歌被揶揄、嘲笑,看起來好像是傳播技術進步的結果,不無吊詭。

- THE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