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風患者的康復

腦中風後的數周,神經功能恢復最快,然後轉為慢慢恢復。據統計,3個月內的恢復情況,前兩周幾乎佔一半;6個月內仍可有持續穩定的恢復。卒中後6~12個月內功能恢復明顯減慢,以後恢復則更少。因此,早期開始正式的康復十分必要,但近年在實踐中發現,即使是慢性腦卒中期,只要經過合理的康復措施,如強製誘導訓練,仍有一定的恢復潛力。康復訓練後3個月,54%~80%的患者能獨立步行。但上肢功能完全恢復僅15%,功能恢復使用者可達40%。最終45%~75%的患者獲得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

一、病理病因

中風的病理基礎主要是腦動脈的粥樣硬化和脂肪透明變性、纖維素樣壞死,其他有發育畸形、動脈瘤、炎症、澱粉樣沉澱和動脈分層等。

第二類為繼發於腦外的病變,從心臟或顱外循環脫落的栓子堵塞腦動脈而致病。

第三類原因為血液成分,血流動力學或灌流壓的異常。

上述病理過程導致局部腦血流不足以維持腦功能和腦細胞存活時,發生缺血性中風(腦梗塞),導致腦內或蛛網膜下腔內血管破裂時,發生出血性中風。

二、癥狀

1、突然口歪眼斜,口角流涎,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或語不打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乏力或活動不靈活,走路不穩或忽然跌倒。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運動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

2、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頭暈,甚至噁心嘔吐,或頭痛頭暈的形式和感覺與以往不同,程度加重,或有間斷變成持續性。這些徵兆表示血壓有波動,或腦功能障礙,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預兆。

3、面、舌、唇或肢體麻木,也有的表現為眼前發矇或一時看不清東西、耳鳴或聽力改變,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的感覺功能。

4、意識障礙,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為遲緩或多語易燥也有的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也和腦缺血有關。

5、全身疲乏無力、出虛汗、低熱、胸悶、心悸、或突然出現打嗝、嘔吐等,這是植物性神經動能障礙的表現。

02

腦中風的康復階段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期康復階段,指發病2~4周內,主要以被動和低強度的體育康復訓練為主;恢復康復階段,指發病3個月內早期恢復階段,此時是實施各種康復措施的重要階段;恢復後期或後遺症期康復階段,主要是長期維持性康復階段。近來有研究發現,強製性誘導運動訓練對此期患者改善功能仍有很大幫助。

我們所接待的或接觸到的都是處於恢復期康復階段和後遺症期康復階段,所以運動康復計劃都是為這個階段所設計的。

一、步行訓練

早期可在減重器下和游泳池中強化步行訓練,利用下肢支具輔助步行訓練,促進恢復步行,增加步行速度和功能使用。

二、偏癱上肢訓練

可利用神經肌肉促通技術,進行輔助或自助上肢運動模式,訓練上臂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手臂的靈巧、精細功能訓練要結合作業治療進行。上肢功能訓練是日常生活活動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三、協調性訓練

在偏袒功能恢復較好時,可利用各種器械和日常生活器具、體育活動進行協調性和全身肌肉耐力訓練,如劃船器練習、橢圓機練習、固定自行車練習及跑台練習等。

四、防止膝關節過伸的訓練

可採用正確的體位擺放,伸髖練習,跪位行走,膕繩肌力量訓練和應用支具並在步態中矯正訓練來改善膝關節的過伸。

五、強製性誘導訓練

強製性誘導訓練是指限制患者受損較輕肢體或健肢,誘導患者集中、大量、強化使用患側,避免習得性廢用的產生。訓練量為每天至少練習6小時,或清醒時間的90%,連續10~15天;主要訓練內容包括運動功能性訓練,既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患肢。這種方法要求患者每周進行3天,每次半小時的集中強製性誘導運動訓練,其餘時間自行訓練,持續10周,同時每周限制受損較輕或健肢時間5天每天5小時。研究表明,效果依然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和生活品質。因此,腦中風康復訓練的效果可能依賴於訓練時間和強度。

六、康復鍛煉的注意事項

1、 每學一個動作,務必了解其具體內容、功能和正確做法,每練一個動作,務必做到姿勢正確並把意念集中在這個動作正在鍛煉的主要身體部位上。

2、每鍛煉某一部位肌肉,就應該使該肌肉連續多次受到所需要的一定強度的刺激,並要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負荷,來促使人體的組織和力量為適應這種強度的刺激和負荷而發展起來。再者,要在人體的組織和力量已發展到能完全適應某種刺激強度和勝任該工作負荷後,就必須再逐步適當增大刺激強度和負荷量。

3、切勿鍛煉過度。鍛煉過度往往導致疲勞過度。這不僅不能達到超量補償,甚至會影響康復進程。

4、想產生良好的鍛煉效果,必須規律鍛煉,時斷時續的鍛煉,鍛煉部位只有接受重複性刺激,才能產生鍛煉效果。

5、避免在康復鍛煉中偏重多練某些部位,而忽視鍛煉其他部位,要全面兼顧各關節,肌肉,及各種不同功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