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茅塞頓開丨在實踐中研習中醫經典

中醫薪火離不開歷史傳承,如果說,學中醫不熟悉《內經》中的「天人合一」,「四時五行」就不懂中醫,就會視「五行」學說為無稽之談。不熟悉《內經》,就會學無淵源,就不會知道《內經》中早就有關於疫氣「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癥狀相似」的論述。就會不懂裝懂,鬧出疫氣概念為吳又可首創的笑話。

藥王孫思邈也認為醫學是很難精通的技藝,他在《大醫精誠》中說:「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他強調學習中醫「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反對淺嘗輒止,指出:「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筆者認為,我們既然選擇了以中醫治病為職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就必須兩手抓:一手抓中醫理論、經典的學習,手不釋卷;一手抓臨床,勤於實踐,精勤不倦。要想有所作為,始終不能放棄對中醫理論、經典的溫習,發展中醫,始終離不開薪火相傳。

明代張景嶽在廣泛研讀文、史、哲、天文、曆法以及兵法《六韜》、《玉鈐》等書基礎上,用了近30年時間,編撰成了《類經》一書,他有感於當時的醫師急功近利、不重視學習中醫經典狀況,所以在《類經》序中說:「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

唐代著名醫學家王冰刻意精研《內經》,歷時十二年著成《素問釋文》二十四卷,為中醫學的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根據自己研習中醫,注釋《內經》的體會,認為學習中醫經典是中醫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所以他在《內經·素問注》序中說:「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強調了學習中醫經典於中醫治學的重要性。

又如清代醫家趙學敏,在總結自己一生治學經驗時曾說:「予幼嗜岐黃家言,讀書自《靈》、《素》而下,旁及《道藏》、《石室》,考穴自《銅人內景圖》而下,更及《太素》、《奇經》。傷寒則仲景之外,遍及《金鞞》、《木索》,本草則《綱目》而外,遠及《海錄》、《丹房》。有得,輒鈔撮忘倦,不自知結習至此,老而靡倦。」(《串雅》序)最終成為繼李時珍之後清代傑出的中醫藥學家。

學習中醫經典,傳承中醫理論,始終不能脫離臨床,要在臨床實踐中感悟。近日我診治一楊姓病人,患頑固性失眠2年余,遍服我縣名中醫藥方無效,經放射科技師介紹,來我處就診。患者失眠,每晚僅能入睡10多分鐘,除頑固性失眠外,主要伴有口乾,渴不欲飲水,深為口燥、渴所苦,難以入睡。

經詢問,病人述說,前醫均按「陰虛失眠」證,用養陰安神方葯治療。我據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失眠經驗,根據中醫理論,瘀血有口乾、渴不欲飲水特徵,認定該患者為「瘀血」所致,口乾燥、渴不欲飲水,伴失眠,用血府逐瘀東加百合治療。2劑病減,6劑而愈。

這個病有兩個難點:一是病人口乾、渴不欲飲水,陰虛也可以出現,但是該患者無舌紅、少苔徵象。瘀血也有口乾、渴不欲飲水癥狀,但該患者無色紫暗、有瘀斑徵象。他的舌淡紅,苔薄白。所以前醫診治無效,難倒眾多醫生。假如沒有較深厚中醫功底,不熟讀王叔和,不熟悉《醫林改錯》等古醫籍,不勤於實踐則臨床療效必受影響。

反覆研習中醫經典並不是「在經典中打轉轉」,是因為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在學習中醫理論中,在臨床實踐中去檢驗,去感悟。學習中醫經典不應是泥古不化,而是為了指導臨床實踐,開拓創新,發展中醫。有深厚的中醫功底,豐富的臨床經驗,才有可能發展和創新。我們必須在理論上澄清對學習中醫經典的錯誤認識,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處理好繼承與創新關係,才能有所作為。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報》/2007年/11月/12日/第004版。作者/劉世峰。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