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代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唐與新羅、渤海、日本的貿易

唐代的東北亞地區,當時被稱為北狄和東夷的國家包括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等,後來高句麗和百濟被滅國,倭國改名叫日本,又出現了渤海國,東北亞的政治格局終於穩定。

大唐與新羅、渤海、日本三國的聯繫,雖然除了日本之外,另兩國都有陸上通道,但一方面遼西走廊通道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畢,另一方面受周邊少數民族勢力影響,陸上通道並非主流。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從性價比的角度,乘船成了聯繫幾國最便捷的方式,並建立了數條海上航道。

這就是貫穿東西的唐代絲綢之路最東端——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

【以山東半島登州為核心的北線,登州海道】

登州海道是最古老的海上通道,從新石器時代就溝通了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也被稱為北線北路。

登州海道從山東半島登州(現山東蓬萊)出發,向北橫渡渤海海峽到達遼東半島末端(現遼寧大連附近),再沿遼東半島海岸線一路向東北方向到達鴨綠江入海口(現遼寧丹東附近),再沿著朝鮮半島西海岸線一路向南,經聃羅國(現韓國濟州島)到達朝鮮半島最南端,再經對馬島到達日本列島。

這條航道雖然路途遙遠曲折,但一路都沿著海岸線和島嶼,既可以隨時補充淡水和糧食,又能夠避免海洋深處的驚濤駭浪。對於熟悉海況的人來說,駕著木筏就可以穿越渤海,完成這條航道並不存在技術障礙。

隨著時代的發展,航海技術越來越發達,能夠在海洋中抵禦風浪的海船也越來越普遍。在漢朝,漢武帝劉徹征服遼東,在遼東和朝鮮半島設立漢四郡,就是從登州出海,直接橫渡黃海到達大同江口,再之後隋煬帝征高句麗也是同一條線路。

這就是從登州出發橫渡黃海的北線南路,也稱為黃海航線。之後又有些變化,兩端都增加了港口,變成了一條複線海路。

山東半島上的港口增加了密州板橋(現山東膠州)、琅琊(現山東青島)、萊州等,朝鮮半島上的港口增加了直達百濟的江華灣和唐恩浦口。包括海州(現江蘇連雲港)也成為登州海路的一條補充線路。

但即使如此,北線北路那條最古老的海路仍然存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乘坐跨海巨舟,這種低成本、安全系數高的航線還是有存在價值的。另外,北線北路也是前往渤海國的重要通道,船隻到達鴨綠江入海口後,可以沿鴨綠江溯流北上,再沿陸路前往渤海國的王城。

【從長江口一帶出發直達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南線,明州海道】

三國時期,山東半島屬於曹魏,江東孫吳政權無法利用山東半島航線前往朝鮮半島。於是,吳國曾多次嘗試開辟新航道,從長江口出發直航朝鮮半島,再轉往日本列島。南北朝時期,也有日本的船隻走南線前往中原。

但由於技術難度較大,這條航線當時只是雛形,並未成為常規路線。

隋朝開始,中國古代的航海業開始蓬勃發展,並在唐王朝時期達到一個高峰。明州(現浙江寧波)作為南方的主要港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往東北亞各國主要從明州出發,橫渡東海直達朝鮮半島,並可以通往日本列島。

另外揚州是南線的一條補充路線,受益於大運河和長江,貨物可以從中原腹地一路水運到達揚州,再從長江口出海,直達朝鮮半島或日本列島。

而日本與新羅關係一直不融洽,日本通往中原的海路受雙方政治關係影響,時斷時續。“新羅梗海道,更繇明、越州朝貢”(《新唐書》。由於新羅位於日本和大唐中間,所以日本迫切需要一條不受新羅影響的海上通道,這就是橫渡東海連接大唐和日本列島的航線。

盛唐時期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乘坐的是日本遣唐使的船隊,但四艘船隻一起到達了兩艘,說明了當時中原前往日本的直達航線危險性很大,非常不完善。

隨著中國經濟中心南移,這條南線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到了兩宋時期,登州海道先是被遼國影響,後來直接處在金國控制之下。尤其是北方多戰亂,佔據東北地區的往往是中原政權的敵人,以宋、明二朝為主,為了防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都對北線登州海道進行了限制。於是,登州海路日益衰落,雖然仍然存在,但與南線相比,已經是從屬、輔助地位了。

到了清代,整個中國沿海禁海,隻保留了廣州一個通商口岸,更是製約了北方對外貿易的發展。

【東北亞三國之間的海上航線】

新羅是唐王朝前往渤海和日本的主要轉運站站。

三國之間,新羅和日本之間的航線是唐朝和新羅航線的延伸;新羅和渤海,主要通過陸上通道來聯繫。

日本位於最末端,與渤海國由於關係相對融洽,也有長期的貿易往來。渤海通往日本有兩條線路,都是沿朝鮮半島東海岸,一條北路進入日本列島的本州島再前往京都;另一條南路是到達朝鮮半島的最南端,從對馬島進入日本列島。

日本從自身安全考慮,或者也有內部各勢力紛爭的原因,不願意渤海商船走北路,寧可希望走路途長一些的南路,與新羅通往日本的航線會合。

日本一直對新羅虎視眈眈,所以新羅對日本也頗多戒備,雙方的貿易往來受到限制,渤海國成為中原與日本貿易的第二個轉運站站,海東盛國的渤海國,轉運站大唐和日本貿易起到了很大作用。

【唐王朝與東北亞國家的貿易】

通過這些海上航線,唐王朝與東北亞各國都保持了長期的聯繫,並以朝貢貿易方式保持了密切的往來。

其中新羅使者遣唐179次,唐使赴新羅35次;日本也派遣了近二十批遣唐使前往大唐,但隻到達了12批;渤海國入大唐遣唐使也多達163次;

包括被唐王朝滅亡的兩個東北亞國家,高句麗遣唐16次,百濟遣唐18次。

(各種資料統計數據不一致,數量級大致不差)

唐與新羅的貿易,主要是新羅用毛皮、人參、草藥、工藝品等土特產,來換取唐朝的絲綢、茶葉、瓷器、書籍等,後來民間又增加了雙方都深(le)惡(jian)痛(qi)絕(cheng)的新羅婢人口貿易。

由於地理位置合適,新羅是唐王朝第一大貿易夥伴,新羅商人還把大唐的商品運往日本和渤海,這樣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大批新羅商人往來於中原和半島,山東半島有些地方甚至成為新羅人專門的聚居地,設立了新羅館或者叫新羅坊安置這些新羅人。

唐王朝也專門為管理對新羅貿易,設立了“勾當新羅所”。“勾當”意思是“處理、管理、主辦”,是唐人發明的新詞匯,到了宋元才逐漸發展成貶義詞。

中唐憲宗到文宗時期,就有一位新羅商人張保皋,是通過貿易起家的一位傳奇人物。張保皋原本只是唐軍裡的一個小軍官,離職後致力於大唐和新羅貿易,並與新羅國王勾結,有了極大的勢力,成為能夠影響新羅王廢立的權臣。後來雖然身死族滅,但現代朝鮮半島人仍然視其為“民族英雄”,還拍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叫“海神”,算是矬子裡拔出來的大個。

唐與渤海的貿易,主要是渤海用毛皮、昆布(海帶)、人參、熟銅、瑪瑙杯等物品,來交換唐朝的金銀器皿、絲帛、糧食。渤海國的商人也很是活躍,海東盛國貿易佔其GDP很大一塊。

唐與日本的貿易,除了通過新羅和渤海商人之外,還有唐人的大型海船直接到達日本列島。隨著東海航線的完善,僅唐王朝滅亡前的70年間,就有三十餘次唐人海船到達日本。日本主要特產是砂金、木材和工藝品,而唐朝提供的商品包括絲織品、陶瓷、香料、圖書,後來到了兩宋又增加了大量的銅錢。

唐代東北亞各國之間的貿易線路是整個絲綢之路的延伸,是以唐王朝為中心、連接東西的龐大貿易體系的組成部分。

貿易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大量的財富,還拉近了各國之間科技、文化各方面的差距,尤其是日本、新羅、渤海,從大唐和之後的中原政權中汲取了大量的養分,幾乎是大唐的翻版或者仿製品,才使他們在整個古代歷史進程中沒有落伍。

在古代,貿易路線的興衰,代表著各國國力的變化以及國與國之間關係的變遷。弱勢文明既依賴貿易路線來實現發展,又要限制貿易路線以避免被完全控制。

在現代,同樣也是如此,只是多了一個區域外勢力影響因素。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