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仁義”竇建德為何兵敗如山倒

首發:4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關山遠(新華每日電訊專欄作者)

公元829年,唐朝有個名叫殷侔的小公務員,途經魏州,即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

一座恢宏的大廟前,隆重的祭祀儀式正在進行,人山人海,三跪九叩,場面之盛大,態度之虔誠,都是殷侔從未見過的。但是真正讓殷侔震驚的,是當地民眾祭祀的對象:竇建德。

竇建德是誰?唐朝立國之初的勁敵!

此時,距離竇建德兵敗被殺,已經過去了208年,而大唐也早已過了鼎盛時期,正在風雨飄搖中走向終點。

殷侔尚不知道78年後唐朝就會滅亡,但他知道200年來河北人一直沒有忘記竇建德。史書中盡是“成王敗寇”的故事,但失敗者竇建德為何會被人如此銘記?殷侔感慨之下,寫下長文並刻於碑上,題為《竇建德碑》。在最不缺文豪的唐朝,生卒年都不詳的小人物殷侔,寫這篇文章時冒著風險,卻也因這篇文章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竇建德碑》思考了一個問題,這也是後人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隋末各路英豪中,最能擔得起“仁義”二字的竇建德,是公認的好人,但為什麽他偏偏失敗了?

01

有兩個故事,最能說明竇建德的仁義:

其一,竇建德率軍圍攻河間縣城,一直沒打下來。等到城裡糧食光了,恰好又傳來隋煬帝被殺的消息,河間郡丞王琮表示願意投降,竇建德後退三十裡辦好酒席等著他。王琮帶著官吏們身穿白色喪服、雙手反綁在背後來到軍營門前,竇建德親自為他們鬆綁。

手下說:王琮害得我們死傷慘重,我們要求弄口大鍋燒水煮死他!竇建德製止了,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王琮是一位有節操的人,正好予以提拔任用,怎麽能夠殺他呢?馬上重用王琮,並嚴禁軍中有人借與王琮有仇煽風點火。

其二,在一次戰役中,竇建德俘虜了唐將李世績父子,重用。但沒多久李世績撇下父親,逃回李唐朝廷去了(李世績後來成為跟李靖齊名的大唐“戰神”級人物),竇建德當然怒了,這時有人建議:李世績背叛了您,把他爹宰了,出口惡氣!

竇建德卻說了這麽一番話:“李世績本來是唐朝廷的臣子,被俘以後,不背叛他的國君,逃回他自己的朝廷,這是忠臣,他的父親有什麽罪過?不能殺。”

隋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無論是世家造反,還是草莽崛起,亂世中所謂“無毒不丈夫”,個個都是狠角色,先與隋軍作戰,後來逐鹿中原,血腥殺戮是家常便飯。打仗不是請客吃飯,竇建德也並非“佛系”人士,他擊敗了宇文化及之後,不僅殺掉了宇文化及,還把抓住的宇文家族的人一股腦全殺了。為什麽?因為宇文化及是臭名昭著的弑君者,他與隋煬帝楊廣有姻親關係,父子兄弟都蒙受隋朝的恩典,卻最終乾出弑君謀逆的勾當,為竇建德所不齒。

其實楊廣身後有三個諡號,“煬”,是李淵取的,這是一個很差的評價,楊廣弑君父、殺兄弟、逼姐妹,好大喜功,確實幹了不少壞事,一個“煬”字,把他全盤否定了。還有一個諡號是“明”,來自軍閥王世充扶植的皇泰主楊侗,這個字當然比較扯了,但楊侗是楊廣的孫子,這麽弄也可理解。第三個諡號是“閔”,來自竇建德,“閔”字同“憫”和“湣”,有憐恤、哀傷之意。楊廣生前極盡奢華,卻死於親信宇文化及之手,死後卻連一副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竇建德認為楊廣也挺慘的,值得憐憫。

從楊廣這些諡號,也可一窺竇建德之為人。

史載,竇建德生活簡樸,即使建立政權稱王后,也不穿錦衣,吃糙米、素食。不好色,別的人一旦稱王,首要工作就是搜羅美女擴充后宮,竇建德呢,擊敗一個稱王的對手,馬上把俘獲的宮女們全部遣散回家,讓她們與家人團聚。不貪財,每次戰爭後繳獲財物,都分給將領,自己不要一分一毫……

最令人稱道的,是竇建德對人的悲憫之心,從不輕易殺人,四方豪傑因此紛紛來投,竇軍也因此迅速做大。他對老百姓也很有感情,建立夏國後,勸科農桑,薄賦輕徭,與民休養,軍紀嚴明。雖是隋末亂世,夏國境內卻一片安寧,沒有強盜出沒,百姓生活安穩,商人敢在野外露營。

今天的河北永年縣,還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叫借馬莊,村名即來自竇建德的一次善舉:有一天他到城北菊花莊微服私訪,看到老百姓一家老小人力拉犁,當即將戰馬借與農夫耕田,菊花莊因此更名為借馬莊。

但這麽好的一個人,為什麽卻最終失敗了呢?

02

竇建德用人出了問題,大問題。

他重視人才,手下也不缺文武賢才,《舊唐書》記載:“初,群盜得隋官及山東士子皆殺之,唯建德每獲士人,必加恩遇。”很多人來投奔他,一時人才濟濟。

缺人,是個問題。但人多了,也有問題:不同山頭,如何平衡?不同訴求,如何兼顧?不同才能,如何配置?一言以蔽之:如何通過科學管理,搞好隊伍團結問題。

竇建德之敗亡,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誤殺了一文一武兩個人:

武是大將王伏寶,此人打仗非常勇猛,對竇建德也很忠誠,卻被誤殺。這一段在《舊唐書》中有清晰記載:“其大將王伏寶多勇略,功冠等倫,群帥嫉之。或言其反,建德將殺之,伏寶曰:‘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既殺之,後用兵多不利。”

王伏寶被殺,源於同事赤裸裸的嫉妒:你這麽能,把我們擺到什麽位置了?可能王伏寶情商也不高,恃才傲物,結果搞得一堆人都在說他壞話,聯合起來誣陷他謀反。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竇建德選擇相信了大多數人,於是便處死了王伏寶。

文的是宋正。《舊唐書》記載:“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讒言殺之。是後人以為誡,無複進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這個正直的愛提建議的宋正,也是死於同事的讒言!他的死,同樣造成了惡劣的後果:沒人敢在竇建德面前說真話了,大家更多是順著他的心思,講些他喜歡聽的話。更嚴重的後果是:王伏寶、宋正兩個勇敢正直的人,先後被讒言害死,意味著竇建德的團隊,歪風邪氣已佔了上風,搶了話語權,這種格局,猶如定時炸彈,在決定竇建德和夏國命運的關鍵時刻,爆炸了。

能否讓部下齊心協力跟著乾,是領導力的重要標誌。有人曾概括過:讓部下跟著乾,有三重境界:一是讓部下感受到恐懼,二是讓部下感覺有利益,三是用共同的價值觀來凝聚、激勵部下。

縱觀隋末群雄,大多數人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用恐懼來駕馭部下,譬如王世充,自從手下有個乾將投降李唐朝廷後,他不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反而採用酷刑嚴厲控制——家裡有一個人逃跑,全家不論老少都株連被殺,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只要告發就可免罪;又命令五家為一保,互相監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而鄰居沒有發覺,四周的鄰居都要處死;每當派遣將領出外作戰,也把他的親屬拘留在宮裡作為人質……

那個年代,能夠達到第三重境界的,也就只有李世民一人了。歷史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劍橋中國隋唐史》上評價說:“國家由一個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著他的帝國,同時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群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它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於它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竇建德在哪個境界?應該說,處於從第二重境界向第三重境界過渡期間。遺憾的是,未能過渡成功,然後,沒有然後了。

03

毛澤東有過這樣的精辟論斷: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是出主意、用幹部兩件事。

竇建德在“用幹部”方面出了大問題,在“出主意”方面,更是犯了致命錯誤,而且連續的致命錯誤。

其一,李世民進攻王世充。上世紀80年代萬人空巷的電影《少林寺》,背景就是李世民與王世充作戰。王世充屢戰屢敗,地盤越來越小,最終只能龜縮在洛陽城裡,無奈之下,向竇建德求救。救,還是不救?

竇建德很討厭王世充,因為王世充立楊侗為皇帝又乾掉楊侗自己取而代之。事實上,王世充這個人在歷史上口碑很差,用今天的話來說,屬於“爛人”一類。竇建德與手下商議後,還是決定去救,當時局勢是李唐、竇夏和王世充的鄭國三足鼎立,竇建德想:王世充要是亡了,壓力就全在我身上了。唇亡齒寒,沒錯,錯就錯在,竇建德決定親率大軍,離開經營多年的河北根據地,浩浩蕩蕩開到洛陽去救一個自己厭惡的人。

其二,竇建德大軍開到,形勢其實對他和王世充大大有利,對李世民大大不利,古代作戰,最怕攻城不下,援軍趕到,裡外來個夾擊,慘不忍睹。

但竇建德猶猶豫豫,走得很慢,他不是個傻子,存了個小心思:坐山觀虎鬥,讓王世充跟李世民先惡鬥一場,自己來收拾殘局。沒料到王世充被李世民嚇破了膽,扼守堅城不出,竇建德在一廂情願的等待中,浪費了大把黃金時間。

其三,李世民是個戰略高手,見竇建德來救,便分兵兩處,一處繼續圍困洛陽,自己另帶一部,往虎牢關抵抗竇建德。竇建德與之交鋒,多次失利,士氣頗受影響,怎麽辦?這時謀士凌敬提議說:全軍渡過黃河北上,跨越太行山,殺到李唐老巢太原去!

這無疑是一個好主意,唐軍精銳被牽製在洛陽附近,大後方正空虛著呢。夏軍若殺到太原,洛陽之圍,也自然解了。

竇建德一聽:不錯!但他召集部下開會後,又改變了主意,決定繼續留在虎牢關與李世民硬扛。

戰略機遇就這麽錯失了,竇建德一念之差,歷史的走向,改變了。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曾在名著《人類恆星戰役閃耀時》一書中探討歷史關鍵時刻的吊詭細節,拿破侖輸掉滑鐵盧一役,在於把製勝希望寄托給了一個不會變通的庸才,茨威格感慨道:“只有一件事會使人疲勞,搖擺不定和優柔寡斷。”

當然,支撐竇建德留下來與李世民硬扛的,是他的迷之自信:咱們士氣旺盛,將領求勝欲望強烈。

但事實是:王世充派來的使者長孫安世見竇建德有撤軍的念頭,於是使出賄賂之計,以大量金銀珠寶利誘各個將領,這些將領拿了錢財,就紛紛遊說竇建德:凌敬不過是個書生,怎能跟他談打仗呢?咱們兵強馬壯,一舉蕩平李世民,天下還不是您的?

04

公元621年5月28日,虎牢關,李世民發動了一場“斬首行動”。行動目標:竇建德。

當時,夏軍主力遠多於唐軍,他們也算驍勇善戰,但他們還沒布好陣,李世民就親率玄甲軍突然從正面衝進敵陣,包抄部隊從後面殺進去,前後夾擊,夏軍陣勢大亂,四處逃命。唐軍追擊三十裡,俘獲5萬多人,最大的俘虜,是夏王竇建德。

王世充在洛陽城頭看到竇建德被俘,兩人相對流淚,王世充最終獻城投降。虎牢關之戰,絕對是唐朝最終一統天下的關鍵之役,一役解決兩大強勁對手。

後人分析虎牢關之戰,皆認為此役李世民能勝,但獲此大勝,有很大的運氣成分。試想想,竇建德是何等英雄人物,完全具備了與李唐爭天下的實力,卻這麽戲劇性地在一場突襲中給活捉了……

殷侔在《竇建德碑》一文開頭中,也認為竇建德失敗,是因為“運氣不好”,“天命”不在他這一邊:“雲雷方屯,龍戰伊始,有天命焉,有豪傑焉。不得受命,而命歸聖人。於是元黃之禍成,霸圖之業廢矣。”

確實,竇建德英雄一世,卻遇到了不世出的李世民。李世民跟王世充遠不在一個等級,竇建德此前戰勝的魏刀兒、宇文化及和孟海公等,更是連給李世民拎鞋都不配。

李世民有多厲害?他兵臨洛陽城下時,王世充曾趁著唐軍營壘還未安頓好,帶著2萬人馬出了洛陽方諸門,想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大戰爆發,李世民一馬當先,陷入敵軍的重重包圍。廝殺中他與部下失去聯繫,坐騎也中箭受傷。千鈞一發之際,部將丘行恭趕到。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兩人拚死衝殺,這才突出重圍,與大軍會合。

誰能堅持,誰就能取得勝利。激戰持續了半天,遍地積雪都染成了紅色。王世充終於堅持不住,敗回城內,從此閉門堅守,再也不敢出戰。

李世民勇猛無畏,自己也是個高手,他曾自信地對大將尉遲敬德說:“我拿弓箭,你執槊守衛,敵人再多,誰能近身?”

但李世民作戰雖多次涉險,卻絕對不是一個有勇無謀之人,恰恰相反,他善於做判斷,尤其是在千鈞一發之際,他能迅速洞察形勢,堅持己見。

竇建德大軍來救王世充時,唐軍兩面受敵,形勢一下子變得嚴峻起來。李世民的部下也出現了意見分歧,多數將領主張撤兵,退守到洛陽以西的新安一帶。但李世民思考之後,決定:不撤,圍洛陽,打夏軍。

歷史證明:他做了正確的選擇。

虎牢關大戰這一年,李世民22歲,竇建德49歲。

史載:竇建德被俘後,李世民訓斥他:我收拾王世充,你不在河北好好待著,跑過來搗什麽亂?竇建德笑答:我不過來,你也會到河北去收拾我的。

英雄末路,倒也瀟灑。

05

竇建德被押到長安,處死。他的多年知己劉黑闥召集夏國舊部,又在河北山東攪起滔天巨浪,唐軍費了老大功夫才擺平。由此可見,竇建德的實力有多雄厚。

英雄之死,總是令人惋惜。後人還杜撰了一個故事:竇建德之女竇線娘,為救父親,在李淵面前銜刀長跪,願意替代父親赴死。李淵感動,赦免了竇建德,讓他出家為僧。這是一個政治正確又皆大歡喜的故事,當然,只是虛擬的故事。

後人常以項羽來比竇建德,但殷侔不這麽認為,《竇建德碑》中寫道:“或以建德方項羽之在前世,竊謂不然。羽暴而嗜殺,建德寬容禦眾,得其歸附,語不可同日。跡其英兮雄兮,指盼備顯,庶幾孫長沙流亞乎?”他認為,項羽好殺,竇建德仁義,項羽比不上竇建德。竇建德,應該是三國時孫堅一樣的人物。

遺憾的是,竇建德沒有一統天下,也沒有成為孫堅一樣的人物……

往期文章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