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取消“公設面積”的呼聲越來越高,或許這次真的要說再見?

相信大家在買房的時候總是會遇見這樣一件事,即使心裡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那就是公設面積。公設面積就像一根針一樣,始終揪著每一個購房者的心,在公設面積開始實施的這些年裡,百姓們對它的質疑聲始終沒有中斷過,但公設面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全靠開發商一張嘴說的算的東西,即使我們有諸多不滿,但由於我們無法獲取到準確的數字,所以真的想要為自己申辯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

近幾年,由於公設面積在計量上缺乏統一的標準、收取面積上也沒有設定上限、測量的方式也並不透明,導致開發商在公設面積的設定上存在很多貓膩,針對公設面積的諸多問題,許多權威的媒體開始接連發聲,指責公設面積的不合理性。人民日報發表了《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這麽坑的公設面積到底怎麽來的?》,文中指出,公設面積長期侵佔老百姓的利益,已傷害市場經濟公平性。希望主管部門借房地產調控之機,探索科學合理的計價方法,切實保護人們的利益。新華社發表《“公設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文中指出,國際上都是按套內面積核算房價,而我國房價、物業費都要按照公設面積計算,希望職能部門在治理房地產亂象之際,主動回應民眾關切。

公設面積最早起源於香港一地產商之手,當時的目的也是為了降低百姓對房價的恐懼,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家對房價的接受度。公設面積在香港實行的早幾年,各方面運用的都比較合理,由於當時我們的房地產模式大多借鑒香港,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把公設面積這一說引用了過來。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初期,公設面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和引導的作用,但是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開發商也變得越來越不真實,很多不良的開發商都會在公設面積上大做文章,使購房者處在一個越來越被動的局面。

但是如果我們放眼望向國際,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他們是沒有公設面積這一說的,在購房時也是如此,買到手的面積就是房屋真實的使用面積。而事實上,早在2002年,國內重慶就取消了公設面積這一規定,實行套內面積計價,隨後廣州和北京也在不斷探索試點。而有關媒體曾報導過,最先開始實施公設面積的香港,也已經在2013年完全取消了建築面積和公設面積的概念,全部改為按使用面積計算。那麽我們還有什麽理由要繼續執行這一並不算合理的政策呢,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取消公設面積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購房者需要按照公設面積來繳納物業費和取暖費,其實多層住戶還好一些,高層住戶就比較慘了,公設的比例都能達到20%-30%。還有一些開發商會建造一些獨立的車庫,按照一定的售價賣給業主,但其實這些車庫的面積早就已經算在業主的公設面積裡了,很多時候由於開發商對公設面積實行不透明制度,包括的類別又眾多,導致很多購房者完全分不清哪裡是自己交過錢購買屬於業主所有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重複公設,多次計價的情況,完全損害了購房者的合法利益。 另一方面,很多小區的電梯都會被物業用來投放廣告,日積月累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而且小區電梯本就被算在了業主的公設面積裡,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少有開發商會把這筆收益返還給業主,業主花錢買過來的公共面積,卻被物業拿去賺取利益,這上哪說理去?

總的來說,公設面積的存在還是弊大於利,對於這種藏汙納垢、削弱百姓利益的政策也到了該取消的時候,有關專家就曾表示“只要制度設計合理,技術和政策做到也不難”,由此可見,取消公設面積是與時俱進的行為。

更多詳情歡迎關注諸葛找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