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剛剛!《人文之蘊》榮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送書!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2018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盛典,此刻正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 19:44)播出。

剛剛!

在“2018年度中國好書”的評選中,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文書托邦(人文分社)出版的《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榮膺人文社科類“2018年度中國好書”。

這不是書托邦第一本入選“中國好書”的作品,2016年,由我們出版的《抗戰家書:我們先輩的抗戰記憶》入選2015年度中國好書·年度致敬圖書。

不妨跟著小邦一起火速了解一下這本“2018年度中國好書”《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吧!

《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

劉鳳雲、江曉成、張一弛 著

978-7-300-24956-8

72.00元 2018.0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圖書評論2018年1月好書

中國出版協會“2018年度中國30本好書”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給全市黨員幹部的推薦書單

內容簡介

城市,充溢著現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築空間作為城市的基本構成,又是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物質實體。北京城市的傳統與現代,在建築空間的物質文化、歷史記憶與現實中不斷被喚醒、重構,塑造出了綿延的人文氣息。城市營造、街道坊巷、商業市集、士人活動、宅邸設計與園林藝術,多樣的城市空間提供了諸多場景,蘊含著繁複的文化符號與意義,為北京城市的人文氣息賦予了複雜的內涵。這些情懷和記憶,藉由文字、圖畫或物質文化的形式,凝結在這座城市之中,為今日北京的城市天氣積蘊了豐厚的人文傳統。

作者簡介

劉鳳雲,哈爾濱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歷史學博士,現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清代政治史、明清城市史等相關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清代三藩研究》《明清城市空間的文化探析》《北京與江戶:17—18世紀的城市空間》《權力運行的軌跡:17—18世紀中國官僚的政治》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江曉成,湖北丹江口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從事清代政治史研究。

張一弛,北京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從事清代政治史研究。

作者自述

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思想的發展及傳承脈絡,是我們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反覆思考的問題。中國歷史悠久綿延,文化博大厚重,對其人文思想與精神的發掘與弘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寫作中,我們緊緊圍繞北京城市的空間場域,對北京城遺留下來乃至已經消逝的物質特性,給予了具有人文特點的關懷和詮釋,把這些遺跡的自然性與人工雕琢疊加去重構一個空間的結構,進而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以及社會不同階層在精神層面的文化追求貫穿於城市空間中。

在關注傳統學術研究中一般性的城市建築、街道、商區、廟宇、園林等空間要素的同時,本書也關注了作為權力中心的宮城建築以及城市中的市井環境,努力在僵硬的城市空間架構中填進了實實在在的人類活動氣息,增加和凸顯人文要素。儘管我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很稚嫩,但我們願意做一些努力與嘗試。寫作中我們還對重點遺跡遺存影像資料加以搜集和整理,使本書圖文並茂,更具可讀性。

此外,我們使用“人文”一詞去表述在北京城發生的歷史故事,只是要把“人文”概念作為一種思想資源。因此我們對“人文”話語的把握主要偏重於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應用中的考察,重在對歷史的敘事。雖然這是一部小書,但我們仍懷著對學術的敬畏之心,不敢草草落筆,並將寫作建立在對有關北京城市發展的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研讀的基礎上,儘管我們仍有對自身能力與水準的擔憂,但我們更抱有得到學術價值與大眾品味雙項認同的期待。

先快讀

北京古都的“人文史跡”

如何更徹底、更精準地清理和發掘歷史賦予北京的城市品格和特質呢?與其從書本上、從對國外現代化建築的參照上來進行這項工作,不如回到北京城市的自身。

為此,我們將以敘史的方式,復活文物古跡的歷史精神,從中闡發作為現代城市要素的人文意識,使建築古跡不再只是一個存在著的物體,而是展現歷史場景並與時人共建城市文化生態的人文場域。為此,本書所言之“人文”是廣義的,囊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所有“思想資源”,在一定意義上超出了前文所述學界對“人文思想”的涵蓋與界定。但就研究選材而言,本書將關注以下幾個話題:

一是,城市布局凸顯了“禮”製下的權力序列。北京作為一個歷經千年之久的古都,有著悠久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積聚了中國傳統城市的人文精髓,同時其城市樣貌又是由遼朝的契丹、金朝的女真、元朝的蒙古、明朝的漢、清朝的滿洲等諸多民族匯集、交融形成。可以說北京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著中華民族的人文氣息。但是,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由不同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建造的都城,幾乎無一例外地注重儒家的“禮”製,並在“禮”的規範下打造了城市的空間。即便是今日已不複存在的遼、金、元的都城遺址,同樣可以依稀從中辨別出儒家文化的印跡,其已經形成規製的“方形城”儼然是一個模板,而自宮城、皇城,到內外城(包括子城)的空間等級序列,正是“禮”對權力及其等級序列的賦予。這既是中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文化交融的象徵,也是中國人文思想中“道統”的體現。

二是,城市的坊巷街區所體現的空間秩序。儘管代表傳統城市特徵的城牆與護城河在北京已經風光不再,但是,棋盤式的街道、縱橫交錯的胡同等,大多以舊有的風貌和形式承載著人文的內容。

街道布局一向是城市規劃的重點,也是構成城市整體空間布局的關鍵。所謂“平治道路,王者所先”,可以考諸歷史資料的元大都就是按照《周禮?考工記》為藍本構建的城市。在街道規劃上,元朝的蒙古人遵照了“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的設計,形成了縱橫交錯各九條大街的格局。在此基礎上,明朝在修建北京時增加至十六條大街,南北縱橫,構成了城市交通網絡的乾道。而清承明製,在城市道路規劃上未做改動。

……

這足以表明,在北京城的規劃及建設中有著多民族人文元素的存在,並有民族文化之間的交融。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些胡同的名字,它既是歷史上的一個符號,也是人文在地域空間的印記,是家戶屋宇之外的公共空間,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所以,每一條胡同都是一部完整的日常生活史。特別是那些有著“故事”的胡同,它們無疑已成為北京城人文記憶的一個部分。

此外,在北京的西城還有一個最能代表傳統“人文”精華的社區,即“宣南”社區。這個社區以“琉璃廠”商業文化街為中心,周圍聚居著清朝漢人在京旅居的眾多士大夫。因位於宣武門以南,故稱“宣南”,又因這裡文人薈萃,是創造傳統“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場所,又有“宣南文化”之稱。而“宣南文化”已然成為清朝“人文精神”的象徵。

三是,商業空間的伸展進而對城市格局及文明產生了影響。明清時期,北京城不僅是一個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城市。悠久的歷史,繁盛的人口,諸多的旅人,都令這座城市蘊含了相當龐大的商業潛力。而北京當地的物產亦頗多著稱於世者,進一步催生了本地的商業文化。商業在這座城市中,一直不僅僅是一種獲取利益的手段,它受到了以人文特質為核心的城市文化的影響,進而被改造、被納入到了北京文化的體系中。這種改造的洪流異常強力,使得北京城在商業上成了海納百川的城市,這在歷史上不難找到相關的例證。

諸如北京有許多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同仁堂”藥鋪是浙江人所開,“瑞蚨祥”綢布店是山東人所開,錢莊票號是山西人的專利,“北京的漆鋪大半都是山西買賣”,“翎子這行買賣,向來是山西人所作”。而在飲食方面,北京的傳統飲食也是來自四面八方,烤鴨來自山東,薩其瑪源於東北,火鍋的走熱也與滿人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些都不妨礙它們冠名北京,被納入北京的文化之中並成為北京城市的人文特色。

……

四是,政治權力與政治體制對古代城市的影響無處不在,而這一點又與出入廟堂的文人官僚有著直接的關係。作為人文層面上的意識,歷史文化的底蘊同群體的歷史記憶與傳承密不可分,而歷史記憶、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則同歷史文化的沉澱與再闡發有著密切的聯繫。那麽,能夠對這種記憶進行認知並闡發的人,無疑是那些掌握文化知識並具有一定話語權的文人官僚以及士大夫群體。在古代中國,士大夫群體包括那些入仕成為官僚的文人,他們在文化活動中歷來都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包括政治使命。而在文化的傳承中,他們尤其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甚至構成了文化的主體。

對於士大夫而言,考論經史、吟詩作賦,是其文化活動的基本形式。而當這些基本的文化活動以北京城市風貌為對象時,北京的歷史文化便開始被闡發、被建構、被積澱了。因此,士大夫不僅是人文文化的主體,也是人文精神的闡發者。而“闡發”在歷史記憶的過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令處於散落狀態的、片面的、僅作為普通生活經驗而存在的知識升華到文化的層面上,而利用這些零散的意識滋養共同記憶,是一個地域群體的人文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徑。

……

五是,構屋與安居中的人本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住宅的選址及營建被賦予了厚重的人文內涵。其中,與傳統文化有著直接關係的“堪輿”與擇居的個性化乃至安全訴求聯繫到了一起。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堪輿”作了如下解釋:“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可以看出,“堪輿”的原意本來是有關天道與地道的,是人類對於天和地的認識,講的是地上的人與代表自然界的天的關係。它雖然被排斥在正統儒家學說之外,被視為“江湖”道理,但其理論根源卻可在儒學的《易經》中找到歸屬。漢代的訓詁著作《釋名》中有這樣的解釋: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顯然,堪輿的觀念源自於初民擇吉避凶的樸素經驗,也可說是人們以趨吉避凶為目的選擇陽宅陰基的技藝和理論,是基於人本的考慮。

……

院牆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有道是“牆乃居室之表,有內外之分、親疏之別,為宅之最重者,可以禦奸,可以壯觀”。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居所大都保持了這種風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來華的英國使團成員斯當東即觀察到院牆在住宅中的普遍存在。他們在進入北京城後,看見皇城以東“不顯眼的普通人家的住宅,每一所房屋前面都有一面牆或一幅門簾,為的是不使街上來往行人看到房子裡院”。

此外,在高牆以內,便是由院與房組合的庭院式住宅,而這種住宅的典型莫過於遍布於北京城的四合院。數百年來,四合院成為北京城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空間。在四合院自成體系的民居建築中,處處都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方方正正的井字格局,隱含著居中與四面的方位意識。方正、對稱,又是儒家平和、中正的中庸思想的具體體現,而中軸、軸線的對稱和排列的有序性,則是封建倫理綱常長幼有序、上下尊卑的社會關係與家庭關係的完美體現。所以,四合院的民居,是以儒家的禮法為標準,融入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價值判別,而在使用與分配上的等級劃分,則是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奉行與恪守。說明自周公製禮作樂,經孔子“齊之以禮”,最終形成傳統文化系統而嚴密的典製,它以政治規範和道德規範作用於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由此建立起嚴格的空間等級序列。

同時,四合院又可呈現出一幅四季鹹宜的家居畫卷和生活的場景。四合院的庭院即是一家一戶的私人小花園。在這片私有的“領地”上,既有觀賞性的各種鮮花和常青樹,也有梨樹、棗樹、山楂、海棠等可供品嚐的果樹,甚至還有應季的蔬菜,所以老舍先生形容北京是“花多菜多果子多”,這些花草樹木增添了家庭生活的情趣,是人居個性化及其滿足於“自我”的空間。

六是,京城士大夫官僚的園居生活,反映了他們嚮往“世外桃源”的精神世界以及對個性生活空間的追求。我國傳統園林藝術,秉承了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理念,融入古代文人寄情於山水之間的浪漫情懷,是一種獨特的人工造園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在幾畝大的私家園林中濃縮大千景象,盡把秀麗山川、江河湖海納入方寸之地。

北京的私家名園,大都在疊山理水、鑿池壘石上表現出一種合乎自然的景觀組合,在以適應自然為原則的構園過程中,園林的布局以樸實、自然、含蓄、淡雅為格調,它成為時人追求的一種人文精神境界。從他們的遊園詩中不難看出,園林中山石、花木、澗泉、樓台,渾然天成,幽邃、古樸,且富於山野的自然氣息。園中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水榭池塘,是為了滿足主人的旨趣與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他們蕩漾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自然”中,已將自身融入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詩情畫境。所以,士人們一旦置身於園林中,便會有回歸自然的感受。可以說,正由於古代傳統文化注重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追求的是人在自然中返璞歸真的精神享受,才能夠最終形成一種淡泊、高遠、幽雅而又古樸的人文精神和以自然為本的價值觀念。

……

可以這樣認為,在人文思想的寶庫中,記憶與傳統是一個永久充滿魅力的話題,城市的歷史是現代性的一部分,在有著自覺意識的現代城市中,傳統和歷史都是現代城市的遺產。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的人文精神的積澱。

作品目錄

一、中國歷史語境中的“序

前言人文”思想

二、北京古都的“人文史跡”

第一章

北京城營建中的“禮”:權力與秩序

一、方形城市的奠基:遼、金、元遵從“漢禮”

二、明朝四修北京城:突出了都城的權力意識

三、明築清修:清朝“悉仍前明之舊,第略加修飾而已”

第二章

城市經緯:街區坊巷的形態

一、元大都的街道、坊巷與胡同

二、明清時期的北京城的街道及其管理

三、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坊巷與社區

第三章

空間的伸展:商業文明對城市的形塑

一、布局:商業空間在都城的伸展過程

二、滲透:商業空間對北京社會的影響

三、共軛:商業空間與城市文化場所的結合

第四章

出入廟堂:文人官僚的京城生活

一、出入宮門

二、文人聚會

三、廠甸訪書

四、訪求古跡

五、郊坰野遊

第五章

構屋與安居:風尚與習俗的規製

一、風水觀念中的宅邸選擇

二、屋宇之製與治宅風尚

三、經典住宅:老北京的四合院

第六章

園居:踐行人與自然的交流

一、遼金元時期的私家園林遺址

二、明代京城的別墅與花園

三、清朝的京城名園

四、”園癡”與園林之勝

五、園林的人格化、立言與寄情

六、“歸田”:與大自然的交流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史料

二、今人著作

後記

啥也不說了!開心!送書!

評論區留言寫下

#我與北京城的記憶#

講述你與北京的故事

就有機會獲贈《人文之蘊》一本!

5本,贈書名單將於4月26日公布。

識別下方二維碼

人大社年度好書帶回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