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寺院串起一部北京城市史

文|王琬瑩

首發於《 中華讀書報 》( 2019年05月22日 10 版)

北京,在15世紀初被永樂皇帝選為明朝的政府所在地。從此,歷經六百餘年,這座城市始終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17世紀中期,清初統治者命令士兵及其家眷遷入北京,並重新安置漢人的居住區,這在北京城的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改變。經歷了明清兩代,北京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樣貌的雛形。

如果要寫一部明清兩代的北京史,應該怎樣寫?選擇什麽樣的切入點,才能串起五百年紛繁複雜的北京城市史的方方面面?寫一部城市史,很多人會從經濟發展或者政治變遷的角度切入,比如羅威廉(WilliamRowe)的《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戴德安(DonaldDeGlopper)的《鹿港: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區》、鮑德威(DavidD.Buck)的《中國的城市變遷:1890—1949年山東濟南的政治與發展》等均是如此。而韓書瑞教授“意外地”選擇了寺院(Tem?ples)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完成了這部近百萬字的《北京:公共空間和城市生活(1400—1900)》(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她說:“我一直比較關注宗教和中國社會的關係。為了研究‘進香’,我就開始和妙峰山、和北京的歷史發生關係。我覺得宗教現象不僅在農村有,在城裡也有,所以我就開始搜集北京的相關資料。……這樣,我就很隨意地選了北京,北京的廟宇,作為重點考察對象。……我到北京圖書館問,聽說你們這裡有一些北京廟宇的卡片,有目錄嗎?他們說有卡片目錄。我說在哪個抽屜,他們說這些抽屜都是。我嚇了一跳,那個時候我就知道可以寫這本書。這是數量可觀的廟宇碑文,就是那些支持或捐錢給這些廟宇的人留下的碑文。很有意思,非常有用,但從來沒有人用過。”(周武:《用新史料講新故事——韓書瑞教授訪談錄》,載《史林》,2005(6))

事實上,作者選擇從寺院入手,也並非偶然。她在序言中說,“因為寺院的空間是自然的和社會的,是沒有被宗族或國家所控制的少數場所,我把它們作為我進入北京社會的切入點”。明清時期,北京是從皇家至平民的各色人群共同的生活空間。在傳統的家和國之外,能夠把各個階層聯繫起來的,必定是全部公眾都需要在此活動的一個公共空間,比如公園、動物園、劇院、茶館等等。但是,那時候,中國城市的公共空間非常有限,遠不如同時期的歐洲和北美發達,而寺院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除宗教職能外,它還扮演了救濟院、市場、圖書館、社交場所、旅遊點等角色。這也是本書中譯本書名定為《北京:公共空間和城市生活(1400—1900)》的原因。

從寺院切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明清時期,北京的寺院數量龐大且不斷增長。書中說:“從1400年到1900年,北京包括郊區在內有檔案記載的寺院超過2500座。……這些數字過低,完整的數字可能至少要多出三分之一。”作者在書中探討了寺院的各種職能及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展示了“寺院如何成為社區建設和身份界定的活動中心”,“對於每項活動,寺院被注入各種私人和非私人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決定性地形成了北京的社會和文化”。本書所說的“寺院”(temples),並非狹義的佛教寺廟,而是泛指各類宗教信仰的活動場所。

點擊購買《北京:公共空間和城市生活(1400—1900)》

作者在序言中說到本書的三大主旨,一是“希望證明北京很適合探究城市生活中的宗教動態”,二是對明代和清代是無縫延續的這種假說提出質疑,三是概述中國在近代早期(earlymodern)的新發展,尤其是“19世紀建立起來的新機構和動員習性”,及其在20世紀前半期的延續和影響。

全書的結構非常簡明,分為三個部分,十六章。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北京及其寺院。總括性地介紹了15世紀初起北京的建置,通過城牆和城門、四周山脈和水道的情況說明了北京的城市範圍和地理條件。將北京的寺院作為一個整體介紹了基本情況,包括建築、神靈和僧侶,以及寺院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相關情況,包括讚助人、寺院資產和人們在此進行的公共活動。

第二部分(第四章到第八章):明代的北京。講述了明初建設北京城的歷史,皇家與北京寺院各個方面的關係,各類城市群體與寺院的關係,明末各種寺院相關活動的發展和地位,與寺院相關的風景名勝和節慶民俗,等等。作者認為,明代的北京,是又不只是皇家的北京,它是明帝國的行政中心,也是一座旅遊城市,人們能夠在此體驗全國性的節日。北京這些不同身份的形成過程中,寺院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第九章到第十六章):清代的北京。講述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際,北京城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等各方面的變化,及由此造成的城市規劃的變遷,清代對北京城的管理和皇家與寺院的關係,滿漢融合的過程,清代北京的名勝,各類宗教團體及其活動,私人創建寺院的目的和相關情況,寺院的公共功能。作者對與寺院相關的城市生活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述和剖析,關於寺院各個方面的功能都有詳細論述。

本書最重要的成果是以寺院為基礎,研究明清時期的宗教風俗活動,由此厘清北京城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群是怎樣逐漸融合、並形成城市認同的。作者認為,到1600年,北京已經形成了濃烈的文化特色,並且,“數萬的人遊歷或寄居在此,或許有一百萬人把北京稱作家”,這座城市的不同人群到此時已經形成了城市認同。清朝佔領北京後,重新規劃城市,強迫人們搬遷,人為地將城市分割成旗人和漢人相對獨立的聚居區。這種隔離的狀況迫使北京的身份需要重新被思考。經過17、18世紀的調整,旗人和漢人適應了他們的新家園,“分隔開的人口開始混合,在皇家範圍之外的生活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和完整性”。

韓書瑞教授說:“歷史就是講故事,把故事講好,講得精彩,是歷史學家的責任。”《北京:公共空間與城市生活(1400—1900)》這部書,以北京為主人公,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盛大、起伏、豐富、精彩的歷史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