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樓宇烈: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是什麽?

作者簡介

樓宇烈,浙江省嵊縣(今嵊州)人,1934年12月10日生於杭州。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85年9月起);北京大學哲學系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1989年12月起);國際儒聯顧問等。

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項重要貢獻。

中華文化從西周以來就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後形成的是以神為本的文化,直至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才高舉起人本主義的旗幟,啟發人不要做神的奴隸,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來源是古希臘羅馬文化,同時也受到16世紀以後傳教士從中國傳回去的人本文化的影響。

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有兩個重要傳統。第一個是“以史為鑒”。

唐太宗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強調歷史經驗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我國的歷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統、最完備的,僅正史就有二十四史或者說二十五史,還有很多野史和輔助性歷史資料。

每個朝代政權相對穩定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修訂禮樂,第二件事情就是修前朝歷史。中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過“以史為鑒”總結出來的,是這個傳統的一個成果。

商滅夏,周滅商,在歷史上被稱為“湯武革命”。夏商兩代的歷史給周王朝非常深刻的啟示。以歷史為借鑒,周王朝一開始就認識到一個重要的道理:“天命靡常。”天命並非恆常不變,不是獲得了就可以一勞永逸,它是會因人而變的。那麽,天命是如何變化的,又根據什麽變化呢?

《尚書》裡記載了周人對歷史的總結:“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周人提出了一個重要觀念——“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國家治理者要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就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即決定命運和政權興亡的不在於外在力量,而在於人自身德行的好壞。

上天是根據民意來行事的,《尚書》裡有很多這樣的記載,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等等。“王者以民為天”。中國文化裡的天不是簡單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個造物主的天。天的含義很豐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重點在於人不是受外在力量主宰的,而是靠自己德行的提升來行動。

中國文化中的第二個重要傳統是“以天為則”。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中國人非常強調以天地為榜樣,向天地學習。傳統上用“德配天地”來讚揚孔子。聖人的品德能夠與天地相配,與天地一樣高明博厚。人絕對不能妄想去做萬物的主宰,而要向天地萬物學習。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是這樣的廣大無私、廣闊包容。人們首先就要學習天地的這種品德。同時,天地也是非常誠信的。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道是從天道學來的,天道誠,所以做人也要誠。

人不僅要向天地學習,還要向萬物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要人們學習小草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又有兩句詩描寫竹子:“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這是用竹子做比喻,人們要學習它從根子上就要有做人的氣節,地位再顯赫也虛心謙下。

中華傳統文化中很多人提到要學習的物,就是“水”。古書記載,孔子遇水必觀,非常注重向水學習,因為水的品德太多了。老子也說:“上善若水”。水總是往下流,普潤萬物,卻從不居功自傲,也不要求回報;水能夠包容萬物,卻沒有自己的形狀,而是隨器賦形。這彰顯了“道”的精神。

縱觀近幾百年來的歷史,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或社會的關係、人自身身心的關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緊張,這與傳統以人為本人文精神的式微頗有關係。現在亟須重振這種精神,正確闡釋和弘揚中華文化中以人為本人文精神的現代意義,將它貢獻給世界。

原文標題: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