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Uber、Lyft宮鬥引出豪門三角戀 背後最大贏家竟然是谷歌

“ofo劇中人:我不願謝幕”,“ofo退押金排隊人數已超1000萬”,“滴滴高管年終獎取消”......北京的冬天格外冷,優衣庫的最新款冬褲已經加厚了不少,這才讓筆者的老腿沒有在寒冬中瑟瑟發抖。在資本助力和短暫的狂歡下,中國的共享出行市場落得一地雞毛,年輕的創業者被激進的資本和各懷心思的成年人裹挾,從相信任何人到不輕信任何人,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大洋彼岸,美國的共享出行雙寡頭Uber、Lyft同樣經歷了殘酷的競爭,但是他們最近已經傳出了上市的消息,並且,雙寡頭背後是比中國互聯網三寡頭BAT更為強悍的存在......

Uber、Lyft 雙雄爭霸,或同一時間段 IPO

前段時間Lyft和Uber爭先恐後申報IPO,唯恐天下人不知。在Lyft 聲稱12月6日已經申報了S-1檔案(目前為保密狀態)後,Uber又出來放風,表示自己不落人後。Lyft將於明年3月或4月上市,Uber上市則快至明年一季度,超出CEO之前聲稱的下半年。

Uber將其IPO項目代號定為“自由項目”(project liberty),財務顧問建議其IPO估值定為1200億美元,之前Uber以760億美元的估值向豐田出售了價值5億美元的股份,過往融資總計200億美元。Lyft IPO發行股數和發行價未定,上一輪估值150億美元,總計融資51億美元。

(圖源:Uber 官網)

知情人士聲稱,Uber可能在IPO時著重強調兩點:1、Uber佔美國市場的69%,Lyft只有28%,同時Uber覆蓋了約70個國家,而Lyft目前隻覆蓋了美國和加拿大市場;2、Uber發展的新業務-食物配送UberEats和卡車業務Freight進展良好。Uber在IPO前還有可能進行並購,這會推高Uber在IPO時的估值,但也會推遲IPO的時間點。

Lyft和Uber上市將是市場的試金石,檢驗投資者能否繼續忍受高估值、但產生巨額虧損的新經濟公司。Lyft今年第三季度總營收5.63億美元,虧損2.54億美元;Uber三季度營收29.5億美元,虧損10.7億美元。雖然Uber錄得更高的營收,但是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速(相比於二季度)只有5%。

在證券承銷方面,今年十月份,Lyft選擇JP摩根、瑞信和Jefferies作為其承銷人,Uber尚無明確選擇,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可能領銜承銷。

Lyft和Uber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是共享出行領域的絕對寡頭。在一個雙寡頭市場,任何一方領先都會對另一方帶來傷害。Lyft作為老二,率先發布IPO資訊是佔優策略,老大Uber的動機就沒那麽強烈,Lyft率先發布IPO資訊客觀上起到了測試Uber反應的效果。在Lyft和Uber實際上已經成為共享出行雙寡頭壟斷市場的條件下,任何一方的一個佔優策略都會被另一方迅速趕上,最終兩方達成一個市場平衡。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互聯網巨頭“無邊界擴張”,技術和場景交叉融合,資本擴張突破地域界限,共享出行雙寡頭的發展歷史為我們提供了一部活的互聯網戰爭史。

Uber、Lyft 與Google的三角戀

Google母公司旗下風投有兩家基本覆蓋了風險投資的不同時期,一個是Google Venture,主打早期投資,Google母公司是唯一的出資人,每年風險投資總額度5億美元;一個是CapitalG,也就是原來的Google Capital,主打晚期投資,相當於PE。這兩家投資公司相當於Google的左右手,為母公司在初創企業縱橫捭闔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Google Venture並不服從於Google自身的業務發展,更多是一個純粹的VC,追求財務回報。但初創企業野蠻生長,老大哥不甘沉寂,行事凶猛的Uber、擅長奇襲的Lyft和觸角四處延伸、不容冒犯的Google,三者撞在了一塊,把VC的戲份搶了個精光。

Google Venture是Uber股東,Google創始人Larry Page當時決定了谷歌風投這筆當時最大的交易,早在2013年Google Venture即以38億美元估值、投資Uber 2.58億美元。以現在的估值來看,Google這筆交易的浮盈至少20倍。

但作為Google的小弟,Uber不是省油的燈,Uber所創造的問題和麻煩,一個籮筐都裝不完。Uber卷入的問題包括:定價問題、Uber亞洲高管涉嫌賄賂、逃避政府監管、性別歧視和性騷擾、自動駕駛事故等等。其中,性別騷擾事件影響較大,最終EEOC(聯邦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介入調查;自動駕駛事故直接導致了Uber暫停實驗。比性別騷擾和自動駕駛事故更離譜的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曾指控Uber向8.8萬名司機賄賂1980萬美元,以撤銷FTC對Uber在收入和車輛融資問題上誤導司機的指控。總之一句話,沒有想不到,只有Uber做不到的。在性格暴躁、爭強好勝的前CEO Kalanick的長官下,Uber短短數年的所作所為已經超過了很多老資格的大公司。

圖 | Uber前CEO Travis Kalanick(圖源:The Verge)

Uber的名聲在美國具體有多糟糕?舉一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2017年一月底,川普宣布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的居民進入美國境內,人們紛紛上街抗議。紐約的計程車司機聯盟宣布周六晚上罷工,6點到7點肯尼迪機場沒有計程車現場接機,這樣一來,剛下機的旅客對於Uber的需求就會增加。Uber需求增加會自動引發Uber的加價機制,為了避免人們的指責,Uber紐約城市經理沒有加價。本來Uber這一做法無可厚非,甚至是為乘客謀福利,以努力扭轉自身在國民心中的壞形象。但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人們認為Uber這樣的做法是在破壞肯尼迪機場的罷工運動,社交網絡上興起了刪除Uber的風潮,一時間Uber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

這一事件反映了Uber面臨的輿論困境,司機、乘客對於Uber道德敗壞的印象根深蒂固,以至於Uber做了好事還被冤枉。Uber的對手Lyft利用Uber落難的好時機,標榜自身的反Uber立場大肆招徠乘客,並向美國民權自由聯盟捐款100萬美元。

儘管自家小弟不聽話,Google面子上掛不住,好歹兩家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但Uber明目張膽地挖角老大哥Google的無人駕駛公司Waymo,這一事件嚴重激化了雙方矛盾,三角戀的狗血劇情馬上就要上演。

Google投資Uber後,開始搞無人駕駛共享出行(driverless ride-sharing)業務,如果這一技術成熟,Google有能力和資源利用這一技術同時打擊Uber和Lyft。在極端理想的情況下,無人駕駛可以完全省掉共享出行的最大開支 – 司機薪酬,車輛費用和維護則可以整合傳統車場和金融機構提供相關服務,並且掌握無人駕駛技術的廠商理論上可以完全掌握共享出行的供給和車輛利用效率。Uber CEO Kalanick認為這是一種背叛,於是Uber自己也搞起了無人駕駛,以掣肘谷歌。

為掣肘Google,Uber在2016年以6億美元股票的代價收購了Otto,而Otto創始人Levandowski恰巧是Google自動駕駛板塊 - Waymo的前聯合創始人兼技術總監,Levandowski前腳從Google離職,後腳就加入Uber。Uber這一招相當於直接挖角老大哥的牆角,這個牆角還不一般。

(圖源:Waymo 官網)

Google發起了反擊,雙方對峙公堂。Google控訴Uber偷竊Waymo無人駕駛技術,被挖角關鍵人物Levandowski這個時候心虛躲了起來,不願意配合檢方調查,最終被Uber解雇,而CEO Kalanick也在四面楚歌中退出Uber。

Uber被自家股東訴之公堂,高管團隊動蕩,自動駕駛業務停滯不前,這對於Google來說也不是好事情,但老大哥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勝負手準備了兩手。Google和Uber雙方在法庭上僵持不下的時候,2017年10月,Google 旗下風投CapitalG領投了Uber的對手 - Lyft的10億美元融資,Lyft投後估值110億美元。在自動駕駛領域,Lyft和一些汽車製造商如通用汽車進行了合作,此外,Lyft和Waymo也有合作。如今,Lyft的估值至少150億美元,Google的買賣做的著實不虧。

Uber方面,新任CEO Dara Khosrowshahi在2017年8月走馬上任後,積極推進與Google方面的溝通,雙方最終在2018年2月和解。達成的協定是Uber不會使用Waymo技術和部件,並且贈與Waymo 0.34%、相當於總值2.58億美元的Uber股權。

左手扶持老二、右手降服老大,Google用旗下兩家子公司左右開弓,兩個投資決策將風險對沖掉後,老大哥在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組合幾乎是無風險的。目前Waymo在無人駕駛領域已經推出了共享出行服務,決定Uber和Lyft估值的,或許是Google。對於老大哥來說,不僅可以掙估值的錢,也可以從小兄弟口袋裡面掙成本費用(無人駕駛和造車)的錢。

不僅僅是出行,Google的投資沒有邊界

圖 | Google及旗下風投歷年風險投資交易次數(圖源:crunchbase news)

除了Google Venture和CapitalG,Google旗下還有三個風險投資機構,Gradient Ventures專注於人工智能投資,Launchpad Accelerator和Google.org以無股權要求的小額捐款支持初創公司。2009年後,Google的風險投資筆數增長迅速,在2017年再創高峰,成為風險投資領域最活躍的公司,很多VC相比恐怕都要汗顏。一句話,口袋深,天地寬。

圖 | Google的投資版圖(圖源:crunchbase news)

Crunchbase news給出的這張圖可以非常形象的說明Google宇宙星圖般的投資版圖。除了Uber和Lyft,共享民宿公司Airbnb和辦公協作公司Slack都計劃於明年上市,而在這兩個金光閃閃的獨角獸背後都有Google的背影。CapitalG在2016年領投Airbnb的5.55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2017年新一輪估值310億美元,富比士在2018年給出的估值是380億美元。Google Venture則早在2014年就領投了Slack的1.2億美元融資,當時投後估值11.2億美元,2018年最新一輪估值70億美元。

儘管貿易戰引發了較大的市場動蕩,但Google手中的超級獨角獸無疑還是明日之星。無論是財務回報,還是多元化場景帶來的業務協同,這些獨角獸給Google帶來的回報不僅僅是數十億美元的账面回報這麽簡單。Google憑借其不設章法、肆意天然的投資風格,在風投界已然奠定了自己的“教父”地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