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債利率回升短期施壓國內債市

  5月中旬以來,美國債券市場再現加速調整,15日10年期美債利率回升至3.08%,刷新2011年以來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美債跌、中債漲”不同,這一輪美債大跌過程中中國債券市場也同步走軟,目前10年期中債利率已回升至3.71%。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中國債券市場調整,主要原因仍是前期漲得太多、資金面一度收緊、對監管和供給的擔憂升溫等國內因素,但中美利差收窄的確壓抑了部分機構的交易情緒,海外市場利率回升對國內利率也存在一定的傳導壓力,對海外市場的變化需高度關注。

  中債與美債同步走低

  4月下旬,10年期美債利率逾四年來首破3%,中美利差一度收窄至56BP,引發市場對美債跌勢傳導至中債的擔憂。目前來看,這一擔憂正在變為現實。

  自4月25日觸及3.03%的高點後,10年期美債利率有所回調,但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通脹預期升溫又重新拉高美債利率。5月15日,10年期美債利率大幅上升8個基點至3.08%,不僅刷新年內前高3.03%,並觸及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與此同時,2年期美國國債利率收報2.58%,觸及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3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也上升至3.22%,為4月26日以來的最高水準。

  對美國通脹預期及向中國傳導的擔憂,也給中國債券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5月15日,我國10年期國債利率回到3.71%,較4月18日觸及的低點3.50%已大幅上行了21個基點。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債券市場自4月下旬以來震蕩走低,主要原因仍在國內,比如前期債市漲得太多、資金面一度超預期收緊、監管政策陸續頒布、供給加速釋放等,但也要承認,此前中美債市走勢背離、中美利差收窄,也導致中債利率繼續下行遇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情緒。

  短期施壓中債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債市場大跌,主要因此前公布的零售銷售和製造業數據表現強勁,進一步驗證了美國經濟正穩步復甦,並提升市場的加息預期。多數機構認為,結合當前經濟、政策環境來看,美債利率仍有繼續上行的太空。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美聯儲觀察”(Fed Watch)工具顯示,交易商周一預期美聯儲今年總共加息四次的可能性為51%,首次達到了50%以上。

  新時代證券指出,美債收益率仍有上升太空。一方面,美國名義經濟增速可能繼續上升。另一方面,國債供需不平衡會加劇。美國經濟狀況支撐美聯儲繼續加息縮表,並且由於通脹預期的走高,未來加息路徑或許隨著經濟的加速增長而變得更加陡峭。由於川普稅改方案的實施,財政赤字增長,美國國債供給仍會增加。

  “美債收益率在通脹預期上行+加息預期概率上行的過程中,破3%可能只是打開口子,仍有繼續上行的壓力。”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孫彬彬表示。

  隨著美債利率再度破3%,中債利率有沒有繼續跟隨上行的理由?

  對此招商證券(港股06099)研究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的走勢高度相關,背後有三個維度的邏輯支撐。從中長期邏輯(經濟周期協同和貨幣政策協同)來看,中國經濟或在2018年領先於美國回落以及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在中長期內為中國債券利率下行提供更多太空;從短期邏輯(市場悲觀情緒)來看,中美利差收窄的確壓抑了部分機構的交易情緒,對於美國通脹預期及向中國傳導的擔憂在一段時間內仍將使市場情緒處於低位。

  截至5月15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的利差僅為63基點,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

  “美債利率突破3%也使得中美利差被壓縮到最低60基點,遠低於歷史均值水準。未來無論是美債利率的上行趨勢,還是利差均值回歸的動力都會對國內債券利率形成上行的壓力。”華創證券屈慶團隊指出。

  屈慶補充稱,近期隨著美元指數的反彈,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再次上升,外資的主要配置品種3年和5年國債招標就出現了大幅降溫,二級市場利率也明顯反彈,未來這一趨勢如果延續,匯率對利率的負面影響也將進一步強化。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