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感拖得久警惕風心病 風濕性心臟病的誘發因素

氣溫驟降,醫院接診的疾病患者中有很多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許不少人對此不以為意,認為這只是小小的一個病症。不過,專家提醒,無論得了什麼疾病都應積極治療,拖的時間長了會「悄悄」地惡化,如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兩周後,活動時出現氣不夠用,心慌、憋氣等癥狀,那麼就需警惕會誘發風濕性心瓣膜病,也就是俗稱的風心病。

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原因

風濕性心瓣膜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病,也就是醫學名中的風濕性心臟病,大家習慣稱為是風心病。在成年人群裡面,患有心血管疾病中佔了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實際病例中通常以心臟的單純二尖瓣病變最為多見,通常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左右,心臟發生二尖瓣合併主動脈瓣病變次之,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在冬春兩個季節發病的比較多,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發病比較多,同時會出現反覆發作的傾向。

在正常的情況下,導致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因素一般和生活的環境比較寒冷、潮濕,以及發生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後,引發的扁桃腺炎疾病、咽炎等原因有關。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鏈球菌及其代謝產物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導致心臟產生急性非化膿性的炎症變化,造成心臟損害。

風濕性心臟病是自身免疫性類型的疾病,通常影響到全部的心臟,包括心臟的心包區域、心肌及心內膜,嚴重的還可使心瓣膜發生炎症,因此稱為風濕性心臟炎或全心炎。

風心病的早期可以無癥狀,隨著病情加重會出現乏力、心慌氣短、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吐泡沫樣痰現象,或見咯血、胸痛、吞咽困難、口唇深紅、兩顴紫紅色。到了晚期則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發燒、下肢腫脹、腹水、感染性心內膜炎、栓塞、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臟驟停、猝死。」張宜明副主任說。

俗話說「防患於未然」,風心病也是如此。人們總是把上呼吸道感染看成一種小病而不太在意,其實它可以引起許多疾病,風心病就與上呼吸道感染後引起的風濕熱有直接關係。

因此,建議:平時要注意居室衛生,對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的急性扁桃體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結炎等急性鏈球菌感染要積極徹底治療,防止發展為風濕熱而導致心臟瓣膜損害。

溫馨提示

特別提醒,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後兩周左右出現活動後心慌、氣短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一般來說,風濕性心臟病如果能夠在疾病初期就發現,及時有效的進行藥物治療,完全能夠及時的控制疾病,避免反覆發作而導致心臟瓣膜的損害和心功能的損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