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學:如何面對失眠,這兩個方法幫你快速入睡

文/王小林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製兩個過程。在白天時人的腦細胞處於興奮狀態,晚上時人的腦細胞進入抑製狀態而睡眠,早上又自然轉為興奮。

「興奮」與「抑製」交替形成了人周而復始的睡眠規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是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結果就更加難以入睡。


1.並不是睡覺時間越長越好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陷入了焦慮性失眠的漩渦之中。那時候我常常半夜12點還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一想到早上6點就要起床了,我就十分苦惱,害怕第二天變成無精打採的「熊貓」。

當然,更讓我擔心的是來自網上的一些觀點:如果每天的睡眠時間經常達不到8小時,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差,壽命也會越來越短。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了《和失眠者聊天》這本書,我的擔憂才逐漸緩解。書中說,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時間。

美國國家健康數據中心研究發現,每10個人中就有2個人每天只需要睡少於6個小時,就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而10個人中還有1個人每天可能需要睡9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態。

一些睡眠研究專家把每天所需睡眠時長為6個小時或者更少的人稱為「短時睡眠者」,把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多於9個小時或更多的人稱為「長時睡眠者」。

在歷史上,拿破崙和愛迪生都屬於短時睡眠者,他們每天隻睡4~6個小時就能保持充足的精力。而另一些人如果每天只有少於10小時的睡眠就會非常難受睡得少也可能睡得好。


2.最重要是深度睡眠,擺正心態對改善失眠很重要

在睡眠中,重要的是比例而不是時間。不是你睡的時間越長越好,心理學發現,每個人只要每天周期有一到兩個深睡眠周期,就算是睡眠質量很好。

為什麼有的人每晚隻睡5~6個小時,也精力十足,而有的人,晚上睡了10多個小時,起床時反而會腰酸腿軟、精神不濟,這是因為他的深睡眠時間過少。什麼是深睡眠,深睡眠是深入進入睡眠的狀態,要別人叫很久才能醒來的。一般一個睡眠周期維持兩到三個小時,我們人體一般每天有兩到三個深度睡眠,就能恢復體力。

如果你受失眠困擾,不妨在晚上入睡之前告訴自己:「失眠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失眠對我明天早上的工作、學習狀態沒有很大的影響」!

或者你也可以對自己說:「失眠可能會讓我明天長出一雙熊貓眼。但是只要我保持愉快的心情,明天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辦得很好。」只要你願意端正心態,1天或幾天少睡幾個小時沒啥關係,不要把它想像得很糟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調整失眠很重要。


3. 順其自然,不要過分緊張

很多有強迫症傾向的朋友都有睡眠問題,或者無法入睡,或者早醒。放輕鬆!就像你說的,好像越強迫自己睡越睡不著,那麼何不隨性一點呢?睡不著就睡不著,不用抵抗這種感覺,看看電影、聽聽音樂、上上網等,不僅時間過得快,當人累的時候自然就睡著了。

自由聯想。閉上眼睛,想像一個自由放鬆的場景,比如原野裡、大海邊等想像自己漫步在田野裡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海邊享受著迎面吹來的徐徐的涼風,踩在軟綿綿的沙灘上,非常的愜意舒心,這樣的聯想有助於你放鬆下來,更快地進入睡眠之中。微笑混淆法。

我們還可以對自己進行一些心理暗示法。具體做法是,徹底放鬆自己的臉部,保持徽笑。同時不斷地自我暗示:「今天過得很充實,現在可以安心題覺。」,「我的睡眠越來越好了。」,「今天很開心,真好!」然後閉上眼睛睡覺,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療效。

今日話題:你有失眠的經歷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