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福島八年:汙染、傷害、遺忘與無法返回的故鄉

文 麗虹 圖片編輯 李運恆

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八周年紀念日。當天下午地震發生的14:46,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作業基地的新事務本館,東京電子公司全員舉行了集體默哀儀式。社長小早川智明向約700名員工訓示:“雖然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反省核事故並吸取教訓面向未來。希望和所有人重新認識到東電的原點在福島這一點。”

8年前,由於地震引發的海嘯,使得福島第一核電廠的3座反應堆損毀,250噸1600多根燃料棒被高溫熔化後,掉落在反應堆安全殼底部。巨型海嘯不只切斷了核電站的電力供應,還摧毀了用來保證堆芯冷卻系統運轉的關鍵性備用保障電源。造成了自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泄漏事故之後最嚴重的核危機。據日本政府和東電預測:僅徹底報廢核電站,就需要40年。

如今,40年已過去了8年,福島的災後善後工作,仍進展緩慢。而在福島之外,仍有超過4萬人無法回歸家園,過著漂泊的難民生活,核電站附近超過300平方公里的地區(約佔福島縣土地2.3%),依然被劃為“返鄉困難區域”——這個委婉的詞的含義,是核禁區。

核汙染的首要源頭,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2、3座反應堆內熔化的高異塵餘生核殘渣。由於內部輻異塵餘生已超出人類承受極限,人們一度寄希望於機器人。2017年2月16日,東芝公司特別設計的機器人首次進入2號反應堆的安全殼中。這種機器人前後搭載攝影頭,可如蠍子一般後部翹起變換拍攝角度。但機器人進入反應堆後,發現內部的異塵餘生劑量達到驚人的每小時530西弗(1西弗=100萬微西弗),是之前測得最大數值的7倍多。就連特製機器人也沒撐過兩小時,中途發生故障無法行走,最終沒有回收。調查宣告失敗。

2019年2月13日,東電宣布再次進入2號反應堆安全過內進行核燃料碎片的硬度等特性調查,並首次嘗試通過一種導管狀儀器拿起燃料碎片。通過遠程操作裝置,儀器發現了6處堆積物,有5處確認部分可以移動,並最高“拿”起了5厘米。這次試驗證明了取出燃料碎片的可行性,但同時也證明,目前的設備仍無法滿足取出的要求,對於那些無法夾住和移動的物體,仍需再研製新的設備。

為了降低汙染,每天有大約400噸的水通過反應堆,用以冷卻過熱和具有放射性的熔毀燃料。水流帶走反應堆內的放射性物質,流入淨化設備中。但是,淨化過濾器不能去除水中所有放射性物質,這些廢水被存放在巨大的鋼製儲水罐中。至今,這樣的儲水罐已建造了1100個之多。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羽田由美子介紹,截至今年1月,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已儲存了約112萬噸核汙染水,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年5萬至8萬噸的速度增加。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院內汙染水儲水罐的建設目標容量是137萬噸,未來可能面臨汙染水存放空間不足的難題。對於今後如何處理這些放射性汙染水,羽田由美子稱,經濟產業省等研究了注入地層、排放入海、蒸發釋放等5種可能的方案,但是目前尚無定論。

地下水是另一個難題。為了阻擋不斷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日本政府耗資350億日元(大約21億人民幣),於2017年動工開始建造凍土壁。即在福島4個反應堆四周1.5公里的地層,埋入30米深的凍結管,通過循環冷卻液體,在地下構建一個冰壁。可是,東電2018年3月1日報告指,凍土壁每日只能減少80噸的核汙廢水,單獨使用的成效遠遜預期。因此,除了凍土壁外,當局還使用了“豎井”等辦法,取出地下水,迂回排入大海。但這雖使得日均核汙水由490噸減至110噸,卻再次造成了對海洋的汙染。

如何處理被汙染的土壤,也是巨大的難題。據《朝日新聞》報導,福島縣內需要除汙的汙染土壤高達1400萬立方米以上。目前採用的方式,是將這些土壤收集起來,存放在一個保存期限30年的中期存放設施內。這一計劃從2015年開始著手進行,目前隻完成了一部分。據日本環境省今年3月7日的數據,福島縣內仍有104938處民房庭院和停車場,以及933個臨時存放處,堆有汙染土壤和草木等汙染物。

日本政府曾承諾,在2045年3月前將汙染土壤移出福島,搬運到縣外的最終處理場。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最終處理場的選址尚未有進展。日本環境省參事官助理山田浩司曾表示:“接受最終處理的汙染土壤並不是簡單的事情。目前我們正在努力獲得全國範圍內的理解”。

這場8年前的災難對福島經濟的影響也仍未恢復。據統計,2010年時,福島縣農產品出口量約為153噸,而災難之後的2012年,這一數字銳減為2噸;2016年也隻回升到約67噸。福島官員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所有福島產品都是經過嚴格檢測的,但許多人仍然一聽說是福島的產品,就不再購買了。

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漁業。2016年,日本沿海捕撈量僅有約2000噸,僅為核事故前的8%,深海捕撈量也隻達到災前的一半。秋季是福島秋刀魚和比目魚的捕撈旺季,災前每天早上漁民忙得不可開交,但現在需求量驟減,當地1000名漁民,只有一半人外出捕撈,每周隻出海2次。消費者對可能已被汙染的海產仍然持不信任態度。

但隨著時間的逝去,與這場8年前大地震有關的記憶,正漸漸消失。日本共同社曾對管理東日本大地震遺址與資料館的負責人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以上的管理者表示,來訪者人數正在減少,他們認為震災記憶正在被外界遺忘。

唯一仍對災難有深痛記憶的,大概只有福島人民。目前仍有4萬餘福島人在外漂泊,被迫重建生活。2017年,日本政府大幅解禁了福島避難區,並隨後取消了給予“自願撤離者”的補貼,但據今年2月《朝日新聞》和福島地方電視台的調查顯示,60%的福島居民對核異塵餘生仍感到擔憂,不願回去。

只有老人渴望回去,原因卻令人心酸。日本媒體曾報導過一個故事,一對老人堅持每天回到原來自家的農田種地。不是為了售賣,而是因為“除了種地,實在不會乾別的”。

這次災難最深層次的影響,大概是對人類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和信心。在科學發達的21世紀,人類仍然對在福島發生的核災難束手無策。廢爐、清理、重建......所有的計劃都一再拖延,並且似乎都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2013年時,日本政府估算整個災後善後將需要11兆日元(約6650億人民幣),2016年時,增加到21.5兆日元,增加幾乎一倍。這還不包括對生命、水土、海洋等無法計算和彌補的傷害。

2020年,第32屆夏季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行,屆時,將有一場棒球、六場壘球比賽在福島縣舉行。此外,日方還計劃將福島作為聖火傳遞的起點。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此舉,糾正外界對福島的地震印象,並提振和推廣福島產品。

但是,沒人知道,奧運聖火的點燃,比賽號聲的吹響,能否彌補這場災難帶來的所有傷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