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年後提起“日本福島產”,是否依然談“核”色變?

8年了,福島依然難以擺脫核事故的陰影,福島第一核電站報廢工作依然步履維艱,約2.3%的土地依然被劃為“核禁區”,全縣有超過4萬人過著避難生活,願意返鄉的居民少之又少。

核事故不僅使福島成為世界焦點,核異塵餘生更是直戳食品安全這顆脆弱的“心”。日本官員賣力推銷,當局屢屢擔保,依然難以消除人們心中的疑慮。

福島產食品安全嗎

核事故後,福島縣食品一度人人避之,由此還帶來了一個常用詞——“風評被害”,意思是人們由於擔心產自災區的蔬菜等農產品乃至工業品受到核汙染而對其退避三舍,從而對災區經濟造成雪上加霜的打擊。

核事故後,福島縣所有農林水產品都要進行核異塵餘生檢測,大部分是抽檢,但大米是全部檢測

福島縣政府官網上有一個福島複興的主題頁面,上面公布有關核異塵餘生檢測的規範流程及結果,有日語、英語、中文等10個語種版本。

網站上介紹福島縣在出貨前利用專業檢測器對縣產農產品實施檢查。以全部縣產米為對象,以袋(30kg)為部門,進行放射性檢查,檢查合格的大米貼上標簽後出貨。

官網顯示,從2018年8月21日到10月31日,共檢測大米約660萬袋,超標數為零。記者採訪中入住的富岡町酒店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10公里,是最新解禁的一個小城鎮,酒店餐廳的米飯還特意標注“使用嚴選福島大米”。

2018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其他食品抽樣檢查結果顯示,蔬菜水果、畜產品、栽培產品、海面魚類、內水面養殖魚類抽檢全部合格,而野菜野生菌類、淡水魚分別有1件和3件樣品超標,佔檢查樣本總量的0.15%和0.41%。

相比之下,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的檢查結果中,蔬菜水果的超標率為0.1%,水產品的超標率則高達12.7%。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海產品,福島縣的沿岸捕撈漁業及拖網捕撈漁業因震災及核事故的影響現不得不自主停業,但是通過對超過5萬件樣品的試驗捕撈檢測,部份魚類可以安全食用。2017年3月起,試驗捕撈的對象擴展為除“禁止出貨魚種(7種)”以外的所有魚貝類。

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說,福島上市產品的放射性水準基本符合日本標準,目前日本市場上流通的食品基本不存在異塵餘生超標危險

在東京幾家不同規模的超市裡,記者仔細查看了福島產食品的銷售情況,發現食品種類並不多,有幾種酒和一些柿餅等。夏季的時候會有些福島產的黃瓜和桃子等蔬果。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2018年3月發布的數據,在2016年7月至9月間,福島產黃瓜依然保持3·11大地震前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首位份額。

福島縣也是日本較出名的桃子產地。2016年7月和8月,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福島產桃子的交易量分別達到約1500噸和3000噸,分居當月全國縣別份額第二和第一。但是福島桃子的平均價格在核事故後比全國平均價格有較大差距。

據日本媒體報導,福島產大米自銷約40%,其余60%銷往福島以外地區,包括東京、兵庫縣、衝繩、和歌山等地。另有分析稱,福島產大米銷路正向業務用轉移,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零售份額在不斷縮小。

儘管日本官方調查顯示,日本人對福島縣災區產品的警戒感有所減弱,接受程度在逐步回升但是12.7%的受訪者依然對福島產食品心存芥蒂,這也反映了大眾一種本能的避險心理。

核禁區內的巨大工地

通往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公路兩側,堆積著無數大型黑色袋子,裡面是福島核事故後清理出的核異塵餘生汙染土(簡稱汙染土)等廢棄物——這是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面臨的巨大挑戰。

記者日前應邀參觀了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汙染土中期存放設施——核禁區內佔地約16平方公里的一處巨大工地,那裡是接收和處理汙染土的專用場所。

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事故後,大量放射性物質經由空氣散布到福島等地的森林、農田、鄉村中。為了清除地表核異塵餘生汙染物,讓土地恢復到可以利用的水準,日本政府、福島縣和東京電力公司進行了長期的清理工作,將地表5厘米至10厘米深的汙染土等“刮地皮”式地收集起來。

日本環境省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3月,除了佔福島縣面積約2.3%的核“返鄉困難區域”(即目前的“核禁區”)外,福島縣其他地方的清理作業已基本完成,大量黑色垃圾袋暫放在田間地頭。

為了集中存放汙染土,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租借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核禁區內的大片土地,2015年3月開始建設一個計劃存放期限為30年的汙染土中期存放設施。

應日本外國記者中心邀請,記者來到橫跨雙葉町和大熊町兩地的這一巨大設施參觀。雖然說這裡是核禁區,但並非無人區。據介紹,這裡目前每天有約5000人在從事處理汙染土的工作。

記者領取了頭盔、手套和口罩,乘車前往該設施的汙染土接收、分選中心以及一個汙染土填埋場參觀。

記者攜帶的異塵餘生檢測儀顯示,車內的異塵餘生值最高為每小時2.547微希沃特,即如果不采取防護措施,一年的異塵餘生值約22毫希沃特。相比之下,全球平均人均自然異塵餘生值約為2.4毫希沃特。

站在一個汙染土填埋場,從護堤上望下去,記者看到不斷有大貨車運送傾倒黑色土壤,還有幾輛推土機和挖掘機在作業。據介紹,這裡能填埋約40萬立方米處理後的汙染土,底部鋪設有隔水層,盡量防止雨水滲透至地下。

在接收、分選中心,來自福島全縣各地、裝有汙染土的黑色袋子都被運送到這裡預處理。貼有信息標簽、重約1噸的黑色垃圾袋被逐個從卡車上吊起,經過破碎、篩選等程序,將袋內物品分為細小顆粒、較大顆粒以及可燃物等,分別進行填埋或焚燒,最後存放到相應設施中。

日本環境省福島地方環境事務所官員平塚二朗說,將福島各地的汙染土全部搬入該設施處理還需要大約3年時間。據介紹整個項目費用約1.6兆日元(大約967億元人民幣),全部由東京電力公司負擔。

對於30年後到底將如何處置這些汙染物,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都難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報廢核電站困難重重

福島核事故後,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和車諾比的石棺封堆不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目標是花三四十年時間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等,最終徹底報廢福島第一核電站。

8年過去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在高異塵餘生條件下困難重重,核電站的報廢工作可以說是隻完成了初級階段,接下來的“排雷”第一步就是今年3月底前開始移出1至3號機組乏燃料池中保存的共約1600個核燃料棒,之後就是真正的挑戰——取出核殘渣。

福島核事故後,1至3號機組發生了堆芯熔化的最嚴重事故,約250噸核燃料棒高溫熔化後掉落至反應堆安全殼底部等處,如何取出核殘渣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報廢工作的最大難關。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廢堆負責人小野明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目前每天有約4000人現場作業,這一數字比東京電力公司去年同期宣布的人數下降了約1000人。

福島複興的光與影

在福島縣葛尾村有一家花卉農業合作社,主要栽培一種觀賞花卉蝴蝶蘭。

負責人杉下博澄說,觀賞花卉不是食用農產品,不易受到“風評被害”影響,預計一年能夠產出4.8萬株花卉,年營業額可達上億日元。他說,希望通過養花事業來振興故鄉。

48歲的佐久間哲次一家在3·11大地震前飼養了約130頭奶牛,核事故後奶牛全部被處理。2018年4月,佐久間哲次一家從避難地返回了故鄉,並在9月新買了8頭奶牛。如今他的養牛場已經擁有數十頭奶牛和小牛,每天產出牛奶約100升。

佐久間哲次說,回到故鄉養牛需要克服很多困難,也要符合安全方面的標準。他家的牛奶都供應給當地乳業協會,孩子們上學也喝的是當地產的牛奶。

在福島核災區,一些荒廢的農地上還可以看到大片太陽能電池板。記者走訪了富岡町一個佔地約40公頃的太陽能發電所,這裡鋪設有約11萬枚太陽能電池板,全年發電量可達3.3萬兆瓦,可供約9100個日本家庭的全年用電量。

福島發電株式會社社長鈴木精一介紹說,核事故後福島縣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目標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福島縣的用電總需求量。

福島縣總務部廣報課官員平山知宏說,福島縣的避難者人數從最多時的約16萬人減少到目前的約4.2萬人,福島、會津等福島縣內主要城市的空間異塵餘生值和日本主要城市及世界主要城市的數值持平。外國遊客赴福島觀光住宿人次已經超過了3·11大地震之前的水準。但是和外國遊客激增的日本全國平均水準還相差甚遠。福島縣產主要農產品的價格也低於日本全國平均水準。

儘管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10公里的富岡町解除了避難禁令,但是原來人口1萬多的富岡町,目前返鄉的僅有800多人,且多是老年人。他們返回故鄉後還面臨著出行、購物、就醫等種種困難,原有的社會關係也趨於解體,讓這些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孤立狀態。

沒有孩子就沒有未來,雖然這些解禁地區的政府都為了地域複興努力吸引有孩家庭回歸故鄉,在育兒和教育上提供一些優待政策,例如免費提供校服校車等,但是由於對核汙染的擔憂以及適應了外地生活,很多家庭依然不願意回歸。

故鄉,對於很多福島人來說,那麽近又那麽遠。

福島複興,依然前路漫漫。

-END-

記者:華義

編輯:王申 梁尚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