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米歇爾奧巴馬的童年,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秘訣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晴天愛笑

ID: carriecaiwei2014

圖 | 豆瓣、Pinterest.com

2018年11月14日,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自傳《成為》上市,兩周後,這本書躍居美國暢銷書榜首,銷量超過了美國和加拿大出版的所有其他書籍在2018年的總銷量。

讀這本書,源於我對女性自我成長的好奇,在階級此般難跨越的美國,同時作為少數族裔,她如何不依附於總統先生的身份,在上流社會佔有一席之地。

米歇爾對文字的處理方式,舒服又能抓住人心。她擅長處理深入微處的細節,不只是一個敘述者,還是一個靈魂的引導者,嘗試帶我們走進那個當下,讓閱讀有了氣味、聽得到那些嘈雜而真實的畫外音。

翻閱本書,最大的收獲是了解到米歇爾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熱騰騰的感受湧動,想和大家分享。

01

物質的缺失,精神的積極

小時候,我的願望很簡單。我想要一隻狗。我想要一棟帶樓梯的房子,一家人住兩層樓。我還想要一輛四門的旅行車,而不是我爸爸那個引以為豪的寶貝——一輛雙門的別克車。

在書的序裡,米歇爾就迫不及待的傳達了一個信息:我並非出生在一個物質豐沛的家庭。跟著她細節描寫的筆觸,我也脫離了時空,走進她的街區,走進她和哥哥用木板隔開來的小房間,走進她那個小小的閨蜜圈。

米歇爾有一個哥哥,家裡五口人,租住在芝加哥南城一個磚砌小樓二層的公寓裡,爸爸在城裡的水處理工廠上班,直到高中以前,媽媽都是家庭主婦。

這樣的家庭環境,稱得上普通,甚至有點兒困苦,她小時候沒有進過餐廳,家庭慶祝的方式就是訂個匹薩,生活的半徑就是家旁邊五個街區以內。

物質匱乏的時候,人最容易產生的就是缺失感,因為生活捉襟見肘,從而失去積極應對生活的勇氣。極端一點的話,這樣家庭的孩子成長中可能帶著濃濃的自卑意識。

有一個朋友,每個月都用大部分收入補貼親戚家:大伯家又新買了一套房子,想讓她配齊全部進口家電,買!小堂妹想要最新款的蘋果手機,買!奶奶想讓她付首付和貸款買套房子,但房子寫小叔的名字,買!

當她自己想在北京買房子的時候,卻發現每年近7位數的收入,工作5年,沒買過一件奢侈品和珠寶,捨不得出國旅行,單身住著公司的公寓,卻拿不出一百萬的首付。

我問她,是不是因為當救世主有快感?她咬著嘴唇用力甩頭。“不,不是,我小的時候,家裡窮,我們沒有自己的房子,也租不起房子,只好擠在奶奶家。每次爸爸的兄弟姐妹回來看奶奶,都用一種嫌棄的眼神打量我,人多,我和媽媽是從來輪不到上桌吃飯的。我們做飯,做完了,大家吃,我和媽媽就端著碗在灶台旁邊蹲著吃。可無論我怎麽乖巧聽話,我媽還是和其他人一樣討厭我,認為現在沒錢就是因為生了我,她每次偷偷出去打牌,打輸了就回來打我。而現在,收到錢的親戚至少還能接到我電話的時候誇我兩句,春節回家我媽也會帶我出門炫耀。”

並不是要讓大家一起掉進“原生家庭”的陷阱。但米歇爾的家境,的確讓我對她的成長環境有了更深層次的好奇:是怎樣的父母,有能力在這樣的條件下給予孩子一種相對的豐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

02

愛與接納,永遠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核心

米歇爾在文章裡,這樣描述她的家和生活的樣子:

我家住在芝加哥南岸社區一棟整潔的磚砌小樓裡。

我的家人就是我的世界,是一切事情的中心。

我們家的日子過的很節省,但我們不常討論花費超支的問題。母親總能想辦法來彌補。她自己修指甲,自己染頭髮,只在過生日的時候買衣服,由父親買給她作為禮物。

我們家的桌布是她自己用針鉤手工編織的。一直到中學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她做的。

母親還經常改變我們起居室的布置,換一個新的沙發套,或者換一下牆上掛著的照片和裝飾畫。

氣象轉暖的時候,她循例會進行一次迎春大掃除,把邊邊角角都打掃一遍——家具用吸塵器吸一遍,窗簾洗一下,風暴窗都拆下來,用威斯特清潔劑清洗玻璃窗…直到今天,我一聞到派素清潔劑的味道,馬上就會感覺生活很美好。

字裡行間,都是一猛子扎進生活之河的熱情。所謂儀式感,不是輕飄飄的為了某個節日去刻意迎合,而是這種融入生活的熱望。

越成長越發現,那些整齊乾淨的同事和朋友,幾乎都異常一致的條理清晰,邏輯清晰。而這些,恰好是年幼的家庭習慣的饋贈。生活上的雜亂無章,還怎麽苛求思維上的一清二楚?

她成長環境裡的寬容與接納,更深深地擊中我。

“有時我們對樓下的壞脾氣抱怨過度時,母親會這麽教育我們。雖然我們不了解時代背景,但我們被教導要記住它是存在的。父母告訴我們,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背負著一段看不見的歷史,單憑這一點,寬容就是必要的。”

這話聽上去,就像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一樣,虛無縹緲得可笑。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評論裡,卻又難以避免的對別人的生活方式七嘴八舌。NO judging,是我用了三十幾年人生,遭遇變故後才逐漸學會的事。

03

教育和生活上的冷靜和中立

教育上的冷靜而中立,於我而言,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們都被教會了要蹲下來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要平等的和孩子說話,要學會傾聽。然後呢?

當看到孩子在競爭中落敗,當他們表現得退縮和膽怯,我們真的甘心?不會覺得自己孩子不夠爭氣,不覺得挫敗?

不炫耀,或者過度的炫耀,本來就來自於內心的不安。

母親在教育子女上秉持著一種禪宗式的冷靜和中立,我覺得這種心態非常好,非常難以效仿。我有些朋友的母親對他們的生活過分關注,我還知道一些孩子的父母因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我母親則介於兩者之間。她不急於下判斷,也不急於乾預。她觀察我們的情緒,慈愛地見證我們每天的痛苦與歡樂。事情變得糟糕時,她隻給予我們一點兒同情。我們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她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表揚一下,我們知道她對此感到高興,但那不至於成為我們做這件事的理由。

哦,這簡直太難了。在家裡,我就是個戲精,或者講真,我是真的為家裡每個成員的進步感到激動,感同身受他們的每一絲難過。我總是控制不了自己誇張的情緒。大女兒笑笑很看重自己的每一次比賽,講故事要贏,彈鋼琴要贏,運動會主持要贏,國旗下講話也要贏。我很擔心這種要贏的心態是為了贏得我的歡心,所以我也在刻意練習自己的態度和方式,把握好情緒的尺度。

米歇爾在書裡提到一個很不喜歡的女老師,有一次在她向她母親抱怨時,她的母親這樣跟她說:“你不需要喜歡你的老師。但那位女士腦子裡的數學知識,你需要掌握。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其他的不要想。”

看事情,請看重點。這個母親也太睿智了吧,一下子教會了孩子學會把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不是人上,抓重點,學會思辨。

04

卸下階層焦慮,潛心教育

在我們這個年代,販賣階層劃分的恐慌恐怕達到了頂峰。底層階級翻身無望,連雞血的能力都沒有,所以相對平穩安逸。而每每有文章討論格局及教育的階層劃分,最先為這種焦慮炒作埋單的,就是愛跑步的中產階級。

格局和階層更多的來自於原生家庭,視野與格局的限定,從一開始的確會受限於環境,可是態度堅定的人,“逆襲”並非不可能。畢竟,人的自驅力、自我成長才是決定過程和結局的關鍵元素。

米歇爾家,就有這樣的所謂逆襲。

米歇爾的兩個學位,都來自於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頓和哈佛,而米歇爾的哥哥,也一樣是普林斯頓的優秀畢業生。通過教育轉變了人生,這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的逆襲。

母親早早開始教我讀書,帶我去公共圖書館,陪我一起認書上的字。父親每天穿著城市工人的藍色制服去上班,晚上下班後會向我們展現他對爵士樂和藝術的熱愛。…當我的哥哥克雷格對籃球產生興趣時,父親將硬幣拋到廚房的門框上,鼓勵他跳起來去夠。

我愛我的房間。這裡只夠放一張單人床和一張窄窄的書桌。

晚上,我們一家人會玩棋類遊戲,講故事或笑話,聽傑克森五兄弟樂隊的唱片。

大概四歲時,我決定學習鋼琴。

1969年秋天,我上了布林茅爾小學附屬幼兒園,剛入園的我有兩大優勢:我已經提前學會認讀一些簡單的單詞,而且還有一個上二年級的受歡迎的哥哥。

作為夏夜的消遣,我們一家還會到社區西南方向的一個汽車電影院看《人猿星球》系列電影。我們在暮色中把別克車停下,安頓下來看電影,母親把從家裡帶來的晚餐——炸雞和炸薯片分給我們,克雷格和我坐在後座,把食物放在大腿上吃,小心翼翼地用餐巾紙擦手,而不是直接把油抹在座位上。

我二年級時,班裡混亂不堪…教我們的老師不知道怎麽維持課堂秩序,甚至也不喜歡孩子…在她眼裡,我們是一班“壞孩子”…我在那裡什麽也學不到…我氣衝衝地抱怨那個新老師,她平靜地聽著,偶爾插一句‘噢,天哪’和‘噢,真的嗎’。她並不縱容我的怒火,但是會認真對待我的沮喪。如果換做其他母親,可能只會輕描淡寫地說一句:‘你盡力而為就好了。’但是我母親知道發牢騷和真正的苦惱之間的差別。她沒有告訴我就找到學校去,開始了持續數周的幕後遊說工作。後來我和其他幾個表現好的孩子被悄悄地從班裡抽出來,經過一連串考試,在大約一周後插班進了樓上的三年級,那裡光線充足,秩序井然,老師是一位笑眯眯的女士,她做事幹練,課講得很好。這件小事改變了我的人生。

許多年後,我才知道,當年母親特意找到我二年級的那位老師,盡可能禮貌地跟她說,她不應該當老師,而應該去雜貨店當收銀員。母親生性安靜、詼諧,但是在任何場合她都是直率最敢言的那一個。

他們對於我們學業之外的事情並不過多乾預,而且很早就希望哥哥和我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他們似乎認為自己作為父母,在家中的責任主要是傾聽以及在需要時給予鼓勵。

這些成長路上全家人的參與、陪伴,當孩子在教育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主動、決絕而又溫和的去爭取權益,都是教育之路上的閃光點。

大部分家長常常詬病現今的教育體制,擔心孩子會失去未來的競爭力。大家的做法相對單一,遇到教育需求,就開始找培訓學校,選一個自己所能負擔的最好的。這,並沒有錯。不過,教育這條路,不只是供給足夠就可以。

帶著愛的滋潤的陪伴,時刻關注孩子的內心並作出積極回應,悄悄幫助孩子去成長,依舊是核心。

幾乎所有家長都認同閱讀的重要性,所以都拚命給孩子讀繪本、買書,從繪本上認字。但一個在“監督”孩子寫作業、看書時只會在旁邊刷手機的家長,他成年後的孩子,很可能和自己一樣,獨愛刷手機和玩電子遊戲。

寫到這,關於《成為》裡的教育,隻談到了冰山一角。不過想要提醒自己,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無論我們內心追求的教育目標是什麽,都要和孩子的心很近很近,發現並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成為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