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師

“身教最為貴,行知不可分。”這是葉聖陶先生曾告誡教育者們的一句話。無聲的“身教”往往勝過有聲的“言教”。孩子的很多優秀品質的養成,都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在我國,歷來就重視親子關係,重視長輩對子輩的家庭教育。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父母應該怎樣更好的教育孩子。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麽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二、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是指孩子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在之後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無法彌補。

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三、重新認識母愛和父愛

母愛和父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父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愛應該適當增加。

四、給家長的幾條建議

1.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讀初中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有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煙、喝酒、打架等不良行為。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麽,在做什麽。

4.一定管孩子,關鍵是怎麽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手”、“一隻眼”和“固執”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超級嬰兒”。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父母要教育孩子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往往後果非常嚴重。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好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父母對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比想象中要重要很多。每對父母都應該在事業和孩子之間做一個取捨,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不光對孩子好,對自己也有好處:

(1)親自帶孩子能讓家庭更加和諧

父母親自帶孩子,夫妻之間會因為與孩子的良好關係而變得更加親密,感情更加深厚,也會表現出更強的家庭責任感。除此之外,親自帶孩子還能避免因教育方式和理念的不同,與長輩發生矛盾和衝突。這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會更加和睦,家庭會更加和諧。

(2)親自帶孩子能讓親子關係更加美好

大家都知道,誰長期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會跟誰親。父母想要獲得一段更加美好的親子關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陪伴問題,要與孩子一起生活,參與孩子的成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這樣,父母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才會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遇到問題才會找父母商量解決。有一段美好的親子關係是做父母的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

(3)親子帶孩子能收獲一個獨立、懂事、不任性的孩子

長輩帶孩子,他們喜歡處處讓著孩子,什麽事都親自給孩子做好。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長輩也會依著孩子,這樣很容易慣壞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免不了出現任性、自私的問題,進入社會後會在人際關係上遇到不小的障礙。如果由父母親自帶孩子,就能有效抑製溺愛的問題,將來能收獲一個獨立、懂事、不任性的孩子。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9.家校共育,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是兒童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可以彌補學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只有相互協調,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子女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教育中滲透著豐富的情感色彩,對於孩子來說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也要經常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對學校教育的內容要深入了解,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家在學校的主要表現、活動和進步情況。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只有調動家庭的教育力量,學校才能更好地實現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要認真負責地為他們導航,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