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經驗寶媽教你給寶寶正確添加輔食

都是初次當媽,誰還不是摸著石頭過河怎地,理論結合實踐,會犯錯誤才能出真知嘛。

雖然自己學醫出身,又是營養師,但在給娃添加輔食這件事上,還是踩了不少坑,趟過不少泥。寫下來,希望同樣初次當媽的小仙女們,盡量少走彎路。

我差點忽略了娃的「輔食信號」

總體來說,我養娃奉行的是「科學粗養」原則———大是大非講原則,點點滴滴不在意,其實就是懶……

說到啥時候應該給娃添加輔食,國際國內權威機構都推薦滿6月齡以後開始添加,但其實他們也都談到了「輔食信號」的問題。意思就是說,即便寶寶還沒滿6個月,但如果出現了以下多種表現,也就是在給媽媽發出信號:「我可以吃輔食啦!」

挺舌反應消失。我們把食物或小杓子塞進寶寶嘴裡,他們不會用舌頭給頂出來。正常咽反射出現。寶寶能夠把不喜歡、不該吃的東西吐出來。能夠在爸媽或物體的支撐幫助下坐直,尤其是頭頸部要保持挺直。對食物有強烈興趣。看到大人吃飯很著急、很饞,咿咿呀呀想要參與進來。母乳/配方粉不夠吃。每次吃完奶都不滿足,哭鬧哼哼像是還沒吃飽。吃飽後知道拒絕,不至於過飽。吃飽後知道扭頭避開乳頭或奶瓶,人家不要啦!體重達到出生體重2倍。

然而我愣是懶懶的等著妞滿6個月, 忽視了她發出的一系列信號,直到有天姥姥說:「最近我們吃飯妞好著急啊,你看她盯著你的嘴流口水了都」,我才忽然意識到,妞雖然才5個半月,但她會歪歪扭扭的坐著、常伸手抓食物想吃、體重早就翻番,完全達到可以吃輔食的標準啦!

第一口輔食,我們吃的好糾結

妞的第一口輔食其實還蠻糾結的。我按照國內外權威育兒機構,如美國兒科學會、梅奧醫學中心的推薦,給娃選了強化鐵的營養米粉以及含鐵量豐富的澳洲進口嫩肩牛肉。沒成想這肉泥還沒吃兩次,就遭遇了兒保醫生的狂轟濫炸。

話說那天帶娃去體檢,兒保醫生問:「吃輔食了嗎?吃的什麼呀?」

我老老實實回答:「營養米粉和肉。」

醫生:「什麼?吃肉?誰讓你給吃肉的?為什麼不吃蛋黃?!回去別再吃肉了,吃蛋黃喝米粥。」

我剛想跟醫生探討一下最新的嬰幼兒餵養指南中關於蛋黃應該延遲到8個月以後添加,因為它補鐵效果差而且容易引發過敏的問題,只聽我親娘開始了對我的第二波攻擊:

「看看,我說吃肉壞事吧,你還說我老傳統,現在聽聽醫生怎麼說的,我告訴你,老一輩的經驗它肯定是有道理的!」

我:「……,媽,咱回家說」。

回家之後,我拿出十五分的耐心翻最新版中國膳食指南嬰兒輔食餵養部分給親娘看,打開美國兒科學會網頁用谷歌翻譯成中文讓親娘過目,還拿出孩子最近幾天拉的臭臭照片說明並沒有消化不良,這才讓她老人家勉強點頭。

至此,妞終於可以安心的擁抱肉類美食啦!(至於她不愛吃的事兒,噓!別出聲)

科普時間:無論是母乳或配方粉餵養寶寶,第一口輔食都推薦含鐵的營養米粉或富含鐵的紅肉泥哦。

坑媽的妞不愛吃肉,看我花式搭配搞定你

妞剛開始吃輔食的1-2天,我是用溫水調稀米粉,用料理棒將牛肩打成很細膩的肉泥,分開吃的,每次吃15克米糊、10克左右肉泥,接受度不錯,我開心的飛起啊!

萬萬沒想到啊,過了幾天小傢夥大概更會辨別味道了,開始拒絕牛肉味濃鬱的肉泥,隻喜歡有點淡淡甜味的米糊。我怕萬一被我娘發現又要絮叨說娃既然不喜歡就不要給她吃肉了,於是抓緊想辦法用其他食物遮蓋肉的味道(ps:這進口牛肉味道太正宗也有弊端啊)。我試了米糊調肉泥,香蕉泥調肉泥、優酪乳調肉泥,最後確定了優酪乳香蕉調肉泥這個方案。哈哈,機智如我,發現妞就喜歡酸甜口味。雖然這個搭配聽起來挺奇葩,但實際混合後味道酸甜口感還不錯,而且營養也沒有任何損失哦!

我媽看妞每天吃肉的很開心,體重身高也穩步增長,而且力氣極大,也慢慢轉變了觀點,現在逢人就說:「你看看,我家妞吃肉,身體就是強壯一些吧。」

妞八個月整,到目前為止依次吃過的食物有:營養米粉、藜麥糊;嫩牛肉、三文魚、北極甜蝦、瑤柱(妞超喜歡);菠菜、油麥菜、南瓜、蕃薯、蕃薯葉、土豆、西蘭花;蘋果、香蕉、南果梨、西瓜、柚子、橙子、橘子、草莓;優酪乳、乳酪、豆腐。

科普時間:輔食添加要遵循從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則。每次隻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添加後建議觀察3-4天,寶寶沒有拉肚子等消化不良的表現、皮疹、咳嗽等過敏表現後再添加下一種。

除了以含鐵的米粉和紅肉泥作為第一口輔食,雞蛋8個月以後加,牛奶1歲以後再接觸(優酪乳和乳酪6個月以後就可以吃噠),其他食物先吃哪種後吃哪種,沒有嚴格的標準, 娃能接受不過敏就好,記得每添加一種要觀察幾天就可以!

親愛的妞,我第一次當媽,你第一次吃飯,咱們要相互幫助、多多體諒哦!祝你再接再厲,還有太多太多美味的食物都在等你寵幸呢~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