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媒體:明星天價片酬由市場產生 無法一限了之

  明星天價片酬無法一限了之

  來源:北京商報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和騰訊影片三大影片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等六家影視製作公司發布《關於抵製不合理片酬、抵製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上述9家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今後單個演員電視劇每集最高片酬被限定在100萬元,電視劇總片酬限定在5000萬元。

  與以往監管部門限薪不同,這次是來自市場內部的“抵製”。雖然表現得憂國憂民、眾志成城,雖然各個話語權皆不凡,但市場經濟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一個詞,就叫限價。

  明星薪酬由市場產生,儘管它看起來有水分、不服眾,產生相當的社會負面評價,但這是由明星的稀缺性造成的,而市場經濟就是圍繞稀缺性展開的,供求規律之下,價高者得。它可能不理性,但也是非道德化的。

  明星薪酬高是中國影視市場上的老問題。明星薪酬佔到一部戲投資的半壁江山,甚至更高,製作費用捉襟見肘,難稱精良。天下“苦秦久矣”,但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是市場供需合力的結果,強扭的瓜不甜。任何時候,價格都只是信號,任何曲解價格的行動,都會遭遇市場的消解。強行限價,結果要麽是在低水準的市場產出上達成均衡,要麽就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陽奉陰違。

  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卡特爾,指的是兩個及以上的彼此競爭的經營者達成協定或共識,共同商定一個壟斷價格。一般而言,價格卡特爾的壽命並不會很長,因為雖有共同目標,但卻各懷鬼胎,具有欺騙對方的內在動機,所以構成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每個人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會做出讓團體利益最小化的“理性”抉擇。

  我們曾經限制機票價格,我們也曾經限制電影票價格,但大多不了了之。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價格卡特爾都會迅速解體,因為誰先偷偷選擇降價,誰就會獲得額外的巨大好處,而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其他成員也自然會爭先恐後的跟上,最後的結果就是原本限定的價格下降,到底什麽價位還是由市場說了算。

  事實上,歷史上真正成功的價格卡特爾恐怕只有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蓋因石油在幾個國家中形成供給壟斷,且這幾個國家都不是強國,需要抱團。資源產品最易形成價格卡特爾,但石油之外的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至於在其他商品上組成價格卡特爾,更是脆弱,哪怕“有形的手”出手也沒轍。即便是歐佩克,相對於以往,越來越不容易控制價格,在俄羅斯的石油經濟和美國的頁岩氣革命衝擊下,力不從心。

  天價片酬積累太多的怨氣,但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市場性的。天價片酬也不是煢煢孑立,它跟資本化、數據造假、抄襲、雷劇、IP化等行業痼疾捆綁在一起。市場需要出清和自淨,需要供給側,需要內嵌於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改革,才會形成一個合理的明星片酬。但我們需要明白,明星片酬總歸是高價的,這是影視行業的市場特點所決定的。

  簡單靠抱團聲明來對明星天價片酬限價,就未免小看了“無形之手”。現實是盤意大利面,彼此纏繞在一起,並沒有什麽捷徑。如果限價有用,還要市場幹嘛。

責任編輯:史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