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單期節目片酬不超80萬 “綜藝限薪令”是真的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影視圈的“地震”還在繼續。9月18日,新浪、騰訊等媒體相繼發布了一條報導,稱“廣電總局或將嚴控綜藝片酬”,其中“單期明星總片酬不超過80萬,季度明星總片酬不超過1000萬”。

報導在坊間迅速發酵,引起大量關注,空穴來風還是重拳出擊,成為媒體們追逐的熱點。一點劇讀(ID:yidianjd)聯繫了多家綜藝製作公司和綜藝從業人士,試圖了解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和業內解讀。

“暫時沒有收到這方面消息”,國內某知名網綜製作公司的公關表示,但兼具製作和藝人經紀業務的他們對此持“樂觀”態度;一位深耕親子關係的“綜藝老炮兒”則表示“拍手稱快”;近年來搭上綜藝快車的兩位人士則表示“不相信”、“執行起來有難度”。

眾說紛紜,消息似乎也被定性為“網傳”。但是在一點劇讀(ID:yidianjd)聯繫一位傳統電視綜藝製片人的時候,他卻很肯定的表示,“電視台是按照這個標準來要求我們的,單期不超過80萬”。目前他所出品的綜藝正在某一線衛視播出,似乎以電視台的形式為這一限令“蓋章”。

結合之前多家媒體求證的消息,或可大膽猜測,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只是目前看來執行程度或還停留在“試驗田”階段,尚未普及。只是不能否認,這把終於燒到了綜藝天價片酬的火,對產業來講無疑是良性信號的釋放,至少已然被提上了日程。

明星片酬佔80%,綜藝成圈粉、圈錢捷徑?

自從2016年央視拉開明星天價片酬的大幕,兩年裡每每有風吹草動總能迅速掀起輿論的龍卷風,但“收效甚微”亦是常態。直到近期,影片網站與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聲明抵製天價片酬,坊間關於“明星自降片酬”、“多部影視劇停滯”的消息不斷,是否屬實有待查證,但這一記重拳似乎微有成效。

影視圈“限薪”舉動層出不窮,綜藝市場卻似乎成為“法外之地”,頗有“歲月靜好”之意。國產綜藝迎來黃金發展期還是在2013年真人秀的興起,五年時間綜藝市場百花齊放,迅速成長為和影視劇並駕齊驅的娛樂形式,發展之快毋庸置疑,但也逐漸呈現出一種和明星深度綁定的“畸形狀態”。

相比影視劇對演技的硬性指標,綜藝一度被視為明星維持曝光度、增加人氣的“捷徑”,尤其是影視代表作“缺失”的流量們,畢竟只要接地氣、敢拚敢努力、甚至“口直心快”,都是圈粉利器。同時,流量明星加持也為綜藝帶來了高話題量和高關注度,何樂不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明星青睞、觀眾追捧、市場買單、資本熱逐,長此以往,也助推明星綜藝片酬“水漲船高”。對於綜藝片酬,坊間最早流傳的數據顯示,《挑戰者聯盟》范冰冰、《極限挑戰》黃渤、《爸爸去哪兒》劉燁等明星分別拿下了6000萬、4800萬以及3100萬的綜藝片酬。

發展到去年,在轟動業內外的袁立對撕《演員的誕生》這一事件中,袁立曾暴露自己參加節目的片酬是稅後80萬/期/天;除此之外,“1億製作費用8000萬給明星”的業內人士吐槽版爆料也逐漸浮出水面。

綜藝片酬正在成為比肩影視劇天價片酬的存在。諷刺的是,作為明星身價的兩個重要指標,綜藝和影視劇甚至形成了“相輔相成”之勢。從爆款綜藝《極限挑戰》和《真正男子漢》中走出來的張藝興、黃子韜等,雖無影視劇代表作以及業內認可的演技加持,但借助綜藝的人氣,影視劇的報價一度瘋狂飆升至8000萬左右,比肩一線影視演員。

與此對應的,製作人士和平台方不堪其苦卻又迫於市場買單“樂在其中”,畸形心態下綜藝市場天價片酬有增無減,發展到今年更是出現了王菲以3億加盟《幻樂之城》的消息,震驚業內,雖後來被快速澄清,但“低不了”成為揭不去的標簽。

從2018年綜藝市場說起,“綜藝限薪令”時機正好?

影視圈“餘震”不斷的當下,“綜藝限薪令”的出現,似乎並沒有太讓人震驚,更像是整頓市場組合拳中的一記重擊,力度和決心之大不容小覷。其實,即使單從綜藝市場來看,亦早有征兆。

早期輿論嘩然的“限娃令”等暫且不論,僅近年頻頻收緊的“全明星限令”就像是一場布局長久的大棋。2017年8月伊始,《我們來了2》《極限挑戰4》等多檔綜藝為了搶佔黃金檔紛紛加入了素人元素;2018年7月,“素人佔比50%”的黃金檔傳聞再次來襲,雖然其並未以廣電限令的形式出現,但市場早已做出了改變。

縱觀當下綜藝市場,無論是常青衛視綜藝《快樂大本營》,在播的偶像選秀《中國新說唱》《明日之子2》,以及新發綜藝《我家那小子》《心動的信號》以及《妻子的浪漫旅行》,素人成為超越明星之後的新看點。

其中三檔新發綜藝對於素人元素的使用更是被視為“星素結合”下新的方法論。在這幾檔節目中,素人不再是明星的點綴,而是成為故事的主人公。《我家那小子》中冬大姨、海喬媽媽、以及少女心的武藝媽媽都圈粉無數,受到網友的熱捧;《心動的信號》中向天歌、奧斯卡等人的情感走向成謎自帶看點,每每播出總能引起熱議。

值得一提的是,星素結合在綜藝表達中不斷創新,帶來的不僅是“與民同樂”、“娛樂關照現實”,更是為明星天價片酬敲響了警鍾:當素人表達越來越具看點,在劇本之說、作秀之說中苦苦掙扎的明星們將不再是綜藝王牌。而內容為王的時代到來,率先擠破的必然是資本帶來的“泡沫”。

事實上,“流量失靈”已然在影視圈發酵。僅從近期數據來看,《武動乾坤》《鬥破蒼穹》《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多部流量明星加持的影視劇先後不及預期;綜藝場上亦是如此,相比上面提到的幾檔節目,《哥哥別鬧啦》《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等多檔節目雖有當紅明星加持,卻難以真正引爆輿論。

有趣的靈魂終將遠勝於千篇一律的美貌,尤其是在娛樂至上的綜藝市場。“綜藝限薪令”的出現頗有恰到好處之意,其帶來的必將是綜藝市場製作理念、嘉賓選擇等多種形態上的全新洗牌;同時《我家那小子》代表的星素結合節目的走紅,也為以往過度依賴明星的綜藝市場提供了新思路。破與立並存,時機正好。

業內人士:執行難度很大?

“關於片酬這一部分市場呼聲一直都在,廣電終於以政策的形式落實下來了,對於整體制作環境肯定是比較好的,可以讓更多的資金用於製作,為觀眾呈現更加優秀的作品”,向一點劇讀(ID:yidianjd)證實限令屬實的製作人表示,只是他亦坦言“具體執行可能有些難度”。

首先來分析,“單期明星總片酬不超過80萬,季度明星總片酬不超過1000萬”,是什麽概念呢?以《演員的誕生》為例,僅袁立片酬已達到了80萬“紅線”,且她並不算常見的綜藝流量,個人片酬也不是金字塔最頂端。更何況節目配置的明星陣容還有三位導師、兩位主持人、多位助演嘉賓,以及每期至少6位嘉賓。

龐大的片酬支出似乎就在眼前,而且縮減的難度肉眼可見。“不能用一線藝人了”,年輕的綜藝出品人坦言。在他最新的綜藝節目中,並沒有當下流行的一線綜藝流量,而是選擇了一些咖位普通的明星,且素人佔據了50%以上的比例,和明星共同組成節目的主體。

同時,他還創新性地帶來了類似於“單元劇”的綜藝剪輯,打破以往人物拚接式剪輯帶來的單期四五個明星的慣例,每兩期以一位明星為主人公,完整的人物成長故事外也讓單期明星片酬的壓力有所減弱,只是隨之而來的也是要面臨的收視風險。

“大型綜藝節目根本不可能做到,而這又會催生許多新的問題,比如要想方設法把片酬給到明星”,相比明星選擇上的影響,一位助推了多部綜藝爆款的從業人士告訴一點劇讀(ID:yidianjd),而他所言正是目前業內避之不及的“陰陽合約”問題,而這顯然是限令帶來的最大隱藏風險。

當然,也有一些綜藝製作公司對此持“樂觀”態度。對於伴隨著爆款網綜而生的某網綜公司而言,雖然“限令真假不太好說,還在繼續觀望”,但其內部已然評估過相關影響:對於綜藝製作來講,核心藝人經紀約在手,且培養系的藝人“沒有那麽貴的價格”;另一方面,明星成本壓縮帶來的製作成本壓縮,對節目內容無疑是有利的。

目前,“綜藝限薪令”雖尚未真正以政策形式下發,但整頓影視圈以及綜藝市場的信號已然發出,規範市場發展迫在眉睫,而或許相比一紙限令,具體如何執行才是重中之重。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對於那些不過度依賴流量明星的優質綜藝來講,真正的風口已然到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